这两天,关于保障房的消息让人眼花缭乱。7月15日,一则“北京首批限价房满五年可交易、房主5年获利4倍心急卖房”的新闻让广大没资格买两限房的人们羡慕嫉妒恨,也让呼吁政府福利分配公平透明的人士愤怒,世联行董事长陈劲松公开批评“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微利房都是特权房”。
尽管按相关规定,转卖限价房时需要交35%差价(同地段商品房指导价与此前购房价之差)作为土地收益金,但限价房大幅的溢价仍然遭人诟病。正当大家又想来老生常谈一下“低价保障房怎能变成牟利工具?”时,仅仅一天后(7月16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放出消息,称北京今后配售型的保障房拟实行封闭管理,房子只能自住,不得上市出售,要卖只能卖还给政府。
据本报报道,这项新规定的《北京市城镇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草案)》,预计在7月下旬经市人大常委会议审议, 一旦条例实施,经适房、限价房都将纳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不得转手。
此言一出,惊声一片。从最早在天通苑推出“一生之宅”200平米的经济适用房,到如今政府定价的自住房,北京保障房的思路一直在调整。
如今一锤定音,配售的保障房限制买卖,这甚至走在了香港前头。要知道香港的公屋,中签者买下后也是可以转卖的,但需要完全补齐地价。
不过,香港人对此好像并不热衷,一方面香港对申请保障房审核严格,造假申购查出来不仅房子要退,还要坐牢;另外据港媒报道,如买政策房时只需几十万,如今卖房价格超三百万,那么补齐地价都要两百万,可见香港税法之严厉。
有趣的是,在北京计划出台这项新保障房政策的同时,介于保障房和商品房之间的“自住型商品房”正在集中入市,7月已有金隅汇星苑、首创悦都汇、金隅汇景苑三个项目完成了摇号,但前两个项目的选房中,却出现了20%以上的中签者放弃购买,在楼市降价声中,这项新政颇为尴尬。
最后,按照老规矩,目前已经通过审核尚在轮候的经适房、限价房家庭,仍然按原政策走,五年后可以转卖,也就是说,有大约10万户的家庭赶上了政策的末班车。
新京报记者 自曾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