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书评周刊·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4:书评周刊·书情

书情

2014年07月1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重点】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

  作者:杰拉德·马丁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4年6月

  为加西亚·马尔克斯立传的人当然不少,但这位大文豪总是不愿意予以接纳。他习惯这样说,“不,这不是经过认可的传记。”起初,杰拉德·马丁得到的也是相同评价。杰拉德是匹兹堡大学现代语言学院教授,在17年里,他与马尔克斯常常见面,并且采访了作家300多位亲朋好友。在这个过程里,马尔克斯并不热衷,但友善、亲切和包容。不过到了2006年,杰拉德的这本传记得到了不同的待遇,马尔克斯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这本传记才是他本人所接纳和认可的,这也让这本书,成为了这位作家唯一认可的传记。如今马尔克斯已离我们远去,还好他的故事和文字,都留下了。

  【文学】

  《提堂》

  作者:希拉里·曼特尔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6月

  在2009年用《狼厅》摘得布克奖三年后,希拉里·曼特尔又以其续篇《提堂》夺魁,曼特尔成了第一位两获布克奖殊荣的英国作家,当然《提堂》获得的荣誉远不止于此。托马斯·莫尔死后,亨利八世的宫廷依然阴云密布,故事要如何走向呢?这还不是完结篇,曼特尔正在创作该三部曲的第三部——《镜与光》。

  《我是恶人》

  作者:李约热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年4月

  广西作家李约热将文字对准了他虚构的广西野马镇,在他的笔下,这是一个灰暗的、恐惧的、邪恶的镇子,镇子里有一个发誓就是要当恶人的主人公马万良。历史的仇怨和现实的暴行交错纠葛,展现了激情与理想之外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叙事逻辑。

  【诗歌】

  《给孩子的诗》

  作者:北岛 选编

  版本:中信出版

  2014年7月

  本书缘起于一首名叫《假如我是一支粉笔》的诗歌,北岛偶然听doa这首给孩子们创作的诗后极其震惊,“我不需要你们的保护/但求你们不要让我粉身碎骨。”这样的诗句竟然可以成为推荐给孩子们的诗歌……于是北岛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的最适于孩子诵读、领悟的短诗公布于世,“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实现诗人长久以来的夙愿。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作者:巴勃罗·聂鲁达

  版本:南海出版公司 

  2014年6月

  “我不再爱她,这是确定的,但也许我爱她。爱情太短,而遗忘太长。”聂鲁达的诗歌里总能让人找到某种共鸣,被某句话击中内心,难怪他的诗歌被誉为“情诗圣经”。本书由西班牙语直译,完整收录聂鲁达的情诗,总有一首能够击中你!

  【音乐】

  《不朽的钢琴家》

  作者:哈罗德·C·勋伯格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6月

  著名音乐评论家、普利策奖得主哈罗德·C·勋伯格用本书,刻画了有史以来伟大钢琴家们的群像图。从巴赫到肖邦、从李斯特到拉赫玛尼诺夫、从霍洛维茨到范·克莱本,哈罗德更多把注意力放在了他们的钢琴演奏层面,生动介绍了每位钢琴家的表演风格,甚至还包括他们令人捉摸不透的癖好,幽默风趣的文风又令本书超越了音乐的范畴。

  《聆听巴赫》

  作者:米歇尔·魏尔新

  版本:漓江出版社 

  2014年7月

  德国音乐家魏尔新曾经在高校里担任宗教音乐专业讲师,几百年来,人们认为巴赫的音乐是永恒不朽的。这本书将巴赫的音乐向听众进行进一步的阐明,从音乐结构到其中的文化史,当然也少不了对《哥德堡变奏曲》、《b小调弥撒》和《赋格的艺术》的分析和介绍。

  【儿童】

  《荒野求生》

  作者:贝尔·格里尔斯

  版本:接力出版社 

  2014年6月

  本书是著名野外生存探险专家、美国Discovery探险节目《荒野求生》节目主持贝尔·格里尔斯为儿子创作的“荒野求生少年生存小说系列”第一辑。贝尔将自己的探险经历编成故事,除介绍野外生存技能外,也试图向孩子们传递生存哲学。他认为,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在面对危险时解决问题,而不是替孩子挡住所有的困难。

  【海外】

  《犹见扶余》

  作者:黃锦树

  版本:麦田出版社 2014年7月

  马华作家黄锦树最新小说集《犹见扶余》在台湾出版,看似没有关联的篇章之间其实都有着关联性,甚至与已经出版《南洋人民共和国》等书籍的篇章间也存在关联。而马华作家的特殊身份和多年来在台湾的生活经验,也让黄锦树拥有了不同于他人的观察视角。一直擅写文学评论,且因为文字严厉而没少得罪人的黄锦树,自己的新小说写成什么样,确实令人期待。

  《哀伤纪》

  作者:钟晓阳

  版本:天地图书 2014年7月

  香港著名作家钟晓阳,多年后为旧作《哀歌》重新修订,易名《哀伤纪》。好几年前,钟晓阳就答应为新版写一篇序,几年后,不想竟然是一篇五万多字的长序。从“哀歌”到“哀伤”,一个“哀”字, 写尽人生的伤感和无奈。

  本版整理撰文/新京报记者 姜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