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走进甲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走进甲午

日本这样“吃甲午”

2014年07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经过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暴发户。日本资本主义以战争为契机而迅速发展起来。这种发展是以扩军备战为动力的,使日本迅速走向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于是,日本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它多次发动对外扩张的侵略战争,最后终于遭到彻底的失败。可见,甲午战争的胜利也为日本的最后失败埋下了伏因,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最终败亡的起点。甲午战后日本的崛起,改变了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甲午战争前,远东地区国际形势的基本格局是英俄的对立和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桎梏。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一跃而为亚洲强国,开始挤进了列强的行列。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沦为受列强支配、宰割的对象。本来,在远东的争衡中,英国是占据上风的。可是,甲午战争后,俄国和法国都加强了它们在远东的侵略活动,德国开始参加远东地区的争夺,美国则先是兼并夏威夷和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继而提出独立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所有这些,都是对英国在远东传统优势地位的挑战。于是,列强在远东地区的角逐日趋激烈,预示着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的到来。

  赔款34725万日元

  日本向战败的中国索取赔款平银二亿两,再加上赎辽费三千万两和威海卫日军守备费一百五十万两,共二亿三千一百五十万两,约合三亿四千七百二十五万日元。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才有八千万日元。这次战争掠夺,使日本发了大财。日本前外务大臣井上馨踌躇满志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的日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

  军费85%

  日本第一次真正地尝到了发动侵略战争的甜头,更加刺激了它对外扩张的野心。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发生后,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打败俄国远东军队的扩军计划,把师团的建制翻一番,即在原有的六个师团(一个近卫师团除外)的基础上再增加六个师团。并迅速扩大炮兵和骑兵,使其成为能够适应近代化战争的军队。

  据统计,日本从中国所取得的偿金,用于陆军扩充费为五千七百万日元,海军扩充费为一亿三千九百万日元,临时军事费为七千九百万日元,发展军舰水雷艇补充基金为三千万日元,共三亿零五百万日元,占偿金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

  义务教育10%

  日本将10%的战争赔款用来推进小学义务教育。

  8处专管租界

  根据《马关条约》第六款,中日两国还进行了通商行船条约的谈判,双方签订了《中日通商行船条约》二十九条。条约规定,日人在中国已开及日后约开的通商口岸有设立工厂企业的自由。在这次谈判中,中国方面提出对日人所开工厂征百分之十的内地制造税,而日方又以此为要挟,胁迫清政府增辟天津、上海、厦门、汉口四处租界。这样一来,日本在中国取得了八处专管租界的设立权,比英国还多三处,其“已达一百万锭并仍在駸駸发展中的各纺织公司的棉纱等各种产品,将滔滔不绝地流进这个巨大市场。”

  工厂动力64429马力

  战后日本的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八九二年,日本全国有工厂二千七百六十七家,其中使用动力的工厂九百八十七家,共有三万-千九百一十六马力;而到一八九六年,工厂数便增到七千六百四十家,其中使用动力的工厂发展到三千零三十七家,共有六万四千四百二十九马力,翻了一番还多。经济力量也大为增强了。

  38000万银行资产

  一八九三年,日本全国共有七百零三家银行,资本约一亿一千万日元;而到一八九八年,便增到一千七百五十二家,资本三亿八千万日元,差不多翻了两番。

  18万吨钢铁

  日本政府从中国的赔款中拿出五十七万九千元用来发展钢铁,并建立了八幡制铁所,决定扩大炼钢计划,在一八九六年实现年产十八万吨钢的目标。

  (据戚其章《甲午战争史》摘编、改写)

  ■ 甲午战争的细节

  1.1894年1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汤姆斯·柯文辗转发回来的电讯:“旅顺陷落前,日本士兵纷纷向上级要求采取灭绝政策。此后,日本士兵清洗了整个城市,几乎无人幸免于难。很多中国人双手被绑,衣服被剥开,被日本士兵切腹挖肝,砍断手脚。许多人甚至是被活活烧死的。”

  2.整个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个交战国与多个中立国发生的各种国际纠纷,其结果凡是涉及中国的,不管有理无理,到最后都得中国道歉赔偿了事。而涉及日本的,则多是不了了之。作为亲身经历者的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其回忆录里说,这正是西方人亲近胜利者的势利眼的表现。

  3.豆腐渣工程,误国!甲午战争中,有2门210毫米虏伯炮的黄泥沟炮台看似威风凛凛,其实是纸老虎。防御墙是用大石头码的,上面薄抹一层洋灰,只能防范土炮轰击,不能应对日军洋炮。当时,中国已有大面积灌水泥的技术,钱也发放下来了,但官场层层吞款,炮台成为豆腐渣工程。

  4.日本武士刀不如中国砍刀?1894年中秋节这一天,日军进攻大同江岸,顶住枪林弹雨疯狂地冲击清军阵地。马玉昆见状把上衣一脱,抽出大刀,大喊一声:“跟我来!”一阵激烈的肉搏战之后,日军战死140名、受伤290名,其中少将1名。数万人的进攻被马玉昆率领的2000名清军打败了。

  5.不能忽略媒体的战斗力。日军在攻下威海卫后,演出了一场好戏,让战地红十字会给受伤的清军提供医疗服务,释放俘虏,还给俘虏发放两天的食物。对于战败自杀的丁汝昌,也给予很高礼遇。这些,都是在西方媒体的眼睛下进行的,并通过报道传播到全世界,文明之师的形象由此而生。

  (摘自蒋丰《甲午战争的千条细节》)

  (摘自宗泽亚所著《清日战争》一书)

  本版整理撰文新京报记者张弘 吴亚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