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纵观甲午战争,除却黄海上的硝烟,还有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舆论战。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启动了所有的国家宣传机器:允许外国武官观战,允许外国新闻记者随军采访,允许国内的报刊记者、随军画师、照相师、僧侣、神官等人随军采访和工作。在为西方媒体提供采访便利的同时,日本政府还借助西方媒体进行舆论策划。在随军记者的全程见证下,善待战俘、将自杀身亡的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的遗体“以礼送还”等,都成为日方舆论宣传的素材。伊藤博文说,利用媒体攻势取得国民舆论的支持,就等于拿下了战争一半的胜利。
相比之下,清政府在新闻报道上则是一贯采取极端保守的态度,因为清政府对舆论宣传的漠视和放任,使得国际社会只能听到日本的一面之词,诱导国际舆论向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倾斜。对此,连李鸿章本人都不满意中国报纸的表现,1896年访美期间,李鸿章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我们的编辑们不愿意将真实情况告诉读者……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高贵的价值,失去了广泛传播文明的可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