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6:书评周刊·回望甲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6:书评周刊·回望甲午

1894年前后的清日舆论战

2014年07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万国报馆 编著
三联书店2014年8月版
本书稿的两位作者历时十几年的努力,从世界各地搜集大量120年前西方媒体对甲午战争进行报道的报刊资料,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呈现120年前的战争场景。
本版图片全部选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由英国制造的吉野舰是当时最快速的巡洋舰,吉野舰原为中国建造,由于中国经费短缺,转由日本购买。
西方媒体为争取第一手新闻和图片,向东亚派出了大批记者和画师。图为日本随军记者在前线采访、绘图。
纽约日侨俱乐部,作为日本在美国宣传的桥头堡,时常组织西方记者、政要、名流参加晚宴。
占领旅顺后,为庆祝胜利,日军元帅大山岩在旅顺港码头举行的午餐会。《纽约世界》记者克里曼最早进行旅顺大屠杀的报道,并由社长普利策亲自编排,在“旅顺大屠杀”的标题下,克里曼写道:“日本终于揭开了自身的假面具,在最后四日里,征服军的足下彻底蹂躏了文明。”假如没有克里曼、普利策等正义媒体人的报道,旅顺大屠杀事件也许就此湮没于历史中。
列强瓜分“中国蛋糕”。1894年爆发的这场海战成为西方各国关注的焦点,战争结果将会改变西方势力在东亚的格局。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赴日本求和。西媒对李鸿章有相当正面的评价,并赋予他一个优雅的绰号——“中国忠仆”。
上战场前,一个日本兵与家人依依惜别。
被俘的中国伤兵在东京医院内接受治疗。

以上照片由日本政府发放给多家西方媒体,在当时广为流传。

  纵观甲午战争,除却黄海上的硝烟,还有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舆论战。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启动了所有的国家宣传机器:允许外国武官观战,允许外国新闻记者随军采访,允许国内的报刊记者、随军画师、照相师、僧侣、神官等人随军采访和工作。在为西方媒体提供采访便利的同时,日本政府还借助西方媒体进行舆论策划。在随军记者的全程见证下,善待战俘、将自杀身亡的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的遗体“以礼送还”等,都成为日方舆论宣传的素材。伊藤博文说,利用媒体攻势取得国民舆论的支持,就等于拿下了战争一半的胜利。

  相比之下,清政府在新闻报道上则是一贯采取极端保守的态度,因为清政府对舆论宣传的漠视和放任,使得国际社会只能听到日本的一面之词,诱导国际舆论向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倾斜。对此,连李鸿章本人都不满意中国报纸的表现,1896年访美期间,李鸿章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我们的编辑们不愿意将真实情况告诉读者……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高贵的价值,失去了广泛传播文明的可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