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之前的中日海军建设对比
|
(上接B04版)
第三回合 组织与战略、战术
组织:联合舰队VS各自为战
日本海军自从草创以来,便非常敏锐地察觉到西方卓有成效的制度才是他们力量的源泉,因此日本海军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在完善海军的制度。
在1886年4月,日本通过了海军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将军令部门从军政部门独立而出,成立了“海军军令部”。同时,还规定了五个海军区的划分,使日本海军行动时没有后顾之忧。1889年7月29日日本成立了常备舰队(所谓常备舰队,是指能够独立达成预定战略任务的部队,有别于保护港口的小规模舰队)由海军少将井上良馨任舰队司令长官,这也为1894年7月19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最终编成具有日本海军象征意义的联合舰队打下了基础。
与此相比,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军事变革,主要针对的是武器装备,其次是教育训练方式,而军事制度变革基本未实行。虽然在1885年11月成立了海军衙门,主管全国海军事务,并于1888年10月3日正式颁布效法英国海军规范的《北洋海军章程》。但由于缺乏更进一步的法制保障,这些举措效果并不如意,全国统一舰队的设想始终无法落实。而北洋舰队根据章程所编成的舰队还是完全套用绿营体系,比如同型舰被分在左右翼,这样不但不能发挥各舰的最大性能,还无法进行统一指挥,影响战斗力的正常发挥。
战略战术:三套预案VS避战保船 单列纵队VS冲角战术
战争爆发以前,日军由于对海上作战依然没有把握,根据舰队的胜负状况作出了胜、平、负的三套预案,一旦获胜,陆军长驱挺进北京;未分胜负则陆军固守平壤;而舰队若败,则将陆军撤出朝鲜固守本土。但北洋舰队方面则缺乏明确的战略,并寄希望于列强调停,而仅仅采用消极保船的策略,结果不但错失备战良机,而且处处被动,受制于人。
而一旦战事爆发,日本海军根据第一游击队司令官坪井航三少将的设想,利用日本新舰艇在侧舷遍布速射炮的实际情况,采用了风帆时代的单列纵队阵型。这个乍看“复古”的阵型,却将速射炮的火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这个单列纵队阵型不但被各国海军竞相采用,还一直运用到二战结束。
而北洋舰队则采用了铁甲舰时代比较通用的冲角战术,利用各舰炮火主要朝着舰艏方向的特点,试图始终将舰艏对准敌舰,边射击边接近敌舰发起冲击的传统战法。这个战法对于舰龄普遍较老的北洋海军舰艇是合适的,但是由于通讯不畅,以及各舰的锅炉年久失修而无法发挥最高航速,该战术难以发挥威力。因此,从双方采用的阵型,也可以看出双方舰艇事实上已经不是处于同一时代。清廷的故步自封,怠于海军的现代化建设,事实上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祸根。
第二回合 舰队建设 巨舰VS速射
北洋水师:远东巨无霸
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整个清廷拥有军舰71艘、200吨以下炮舰13艘以及大小雷击舰艇28艘,总吨位大约有八万余吨,而日本海军则拥有军舰31艘、雷击舰艇24艘,总排水量约六万余吨。但是清军水师分成几部分,直接和日军对抗的基本上唯有北洋舰队,各种舰艇40艘,外加广东水师参加会操未归的3艘共43艘,总排水量约四万吨。因此,仅仅从这方面看,日军占了若干优势。然而,北洋水师中则拥有日军所畏惧的两艘具有“远东巨无霸”之名的七千吨级的铁甲舰。
1880年7月11日,由于朝鲜问题与日本发生了对立,而且前一年又由于日本完全吞并琉球,清政府开始发布建造铁甲舰的命令,向德国的伏尔铿船厂定购了三艘铁甲舰,这三艘舰于1885年10月12日到达大沽并编入北洋海军,除了3055吨的“济远”外,七千吨级的“定远”和“镇远”号在当时的远东是最大、最新的巨舰,排水量达到7430吨,各装备4门305毫米主炮,这些舰艇的成军,使得清军已经拥有相当的远洋作战能力。
但是此时,正值中法战争后不久,由于福建水师的溃灭,清廷在1885年10月12日设立海军衙门,企图统一全国的海军,而北洋大臣李鸿章则扩充北洋海军,力图使之成为全国的模范。此时正值因朝鲜问题与日本的对立加剧,李鸿章又向英国定制了“致远”、“靖远”,向德国定制了“经远”、“来远”,这些舰都于1887年竣工归国。北洋海军的主力基本建成,到了1888年左右达到了鼎盛。
然而,清廷认为海军建设已成规模,于是出现了懈怠,此后不但未新增舰艇,而且资金被挪用,对于其间出现的新装备也未能加以更新。自此北洋海军的发展陷入了停滞。
日本海军:目标“定远”舰
当“定远”舰竣工之时,日本最大的舰艇为铁甲舰“扶桑”号,其余舰艇皆为铁骨木质,更不存在可击破定远级装甲的火炮。因此明治天皇下诏增税强化海军。1886年,日本海军大臣西乡从道下令从6月起发行海军公债1700万日元,新造舰艇54艘共66300吨,这就是所谓第一期军备扩充计划。
为了击破“定远”,日本聘请法国著名的造船大师白易劳所设计三艘4278吨的海防舰“松岛”、“桥立”与“严岛”号。舰上装备一门320毫米的巨炮,目的就是专门为打破“定远”和“镇远”而用。
1887年,一种新型火炮首先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研制而成。这种火炮的口径为120到152毫米,其射速从原来的40至60秒一发骤然提升到了8至12秒,几乎达到了5倍。在当时日本舰政局长佐双左仲的主张下,日本海军将其在这一年以后定制的巡洋舰以上的这一口径段的8门152毫米,59门120毫米炮悉数改为速射炮。
为了完全发挥速射炮的作用,日本在造舰方针上也采用以快制胜的思想来对抗北洋水师的铁甲舰。这一思想的典型产物便是著名的“吉野”号巡洋舰。这艘巡洋舰是日本在1893年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的,该舰排水量为4150吨,装备152毫米速射炮4门、120毫米速射炮8门、47毫米速射炮22门、360毫米鱼雷发射管5具,航速达22.5节,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军舰。以“吉野”号为首,加上“浪速”、“高千穗”以及“秋津洲”这四艘大于3000吨的新式巡洋舰,构成在日后黄海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第一游击舰队。
日本海军的急起直追极大地压迫了财政,甚至引发政治问题,内阁会议压缩或者否决了多次造舰计划。1893年,在明治天皇直接干预并拨款后,众议院立即再次审议并修订了预算案。
甲午战争爆发时,中日海军实力对比大致如下:2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上,日本海军以11对21门落后,而且在射程上,北洋舰队的8门305毫米火炮具有较大优势。然而,120到152毫米的中口径火炮环节,日本拥有67门速射炮及33门通常炮,而北洋舰队仅有3门速射炮以及17门通常炮。按1门速射炮等于5门通常炮计算,两军比例为368比32,日方占据压倒性优势。同样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日舰的18节以上航速的主要作战军舰便拥有5艘,由此日本舰队可以组织一支快速编队实施机动作战。
【结语】
何以兴衰
120年前的9月17日,黄海大东沟海战,北洋舰队五舰战沉,残余舰队退守威海卫之内,最终全军覆没。
囿于篇幅和主题,本文只能挑选与海军建设直接有关的原因。但是笔者认为比较关键者,还是北洋舰队尽管拥有近代化的舰艇,但是却难以称为一支近代化的海军。因为这支力量带有太强的私兵色彩,与近代化国家军队相距甚远。正因为如此,才会造成那么多的离心背德。回首两国海军刚刚开始进行近代化海军建设之时的一个轶事,也许可以给我们有所启迪。当时中日同时在欧洲进行考察,与清朝官员主要咨询船炮机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官员着眼于军事体制与教育之上。见此,德国宰相俾斯麦便发出了预言“日将兴,清将衰”。□章骞(海军史研究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