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每个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的生活,都无法真正远离这些冲突。新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几名普通的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说说他们如何在炮火的阴影中生存与生活。
兵役 “等你18岁就没有战争了”
每一个以色列人都需要承担起战争的义务。根据以色列法律,年满18岁的以色列公民须服兵役,男孩3年,女孩2年。
莫蒂一家都服过兵役,“我在军队里遇到了我的妻子。我大女儿已经结束了服役,但是小女儿现在正在加沙边境。”
“义务兵役期间是没有任何收入的,因为你是为祖国服务。当然,基本的生活都是军队负担。但是如果军队需要你的专业,服完义务兵役,就可以加入职业军队,就有工资了。我小女儿是文职军人,服完两年义务兵役之后,军队让她留下来,所以她又延长了一年时间。不我真的很担心她。只有当她三年的兵役服完,我可能才会真正放心。”
瑞恩18岁时也按规定应征入伍,加入的是技术兵种。
瑞恩有时想,如果没有战争会怎样,他的父母也曾抱有这样的期望,“我们的生活被战争改变很多。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嗨,当你18岁的时候,就不会再有战争发生了’。一直到17岁的时候,我都还相信这一点,直到入伍后我才发现,原来并没有实现和平。”
入伍后不久,瑞恩的一个朋友就在加沙地带遭遇袭击身亡了,他的家距离瑞恩父母家仅仅数米。
“但现在我仍然在和我的小女儿说,当你长大了,18岁了,之后就不会有战争了,你就不需要再入伍了。希望真的会实现这一天。”
安全屋 躲过炮弹再躲“碎片”
“15秒跑到防空洞”,15秒是一枚火箭弹从加沙地带发射到以色列南部城市斯德洛特的时间。这座人口总数约2万5千的小城就坐落在距离加沙地带仅一公里左右的位置。当地政府发放给每家房主2万美元用来“加护”房屋。
1991年之后,以色列法规要求每栋新建建筑,都须建民防设施,莫蒂说,他们管这叫“安全屋”,为让防空洞显眼,同时也为缓解人们尤其是孩子们面对空袭的恐惧,很多的“安全屋”被装饰上了色彩绚丽的涂鸦。
37岁的生物工程师瑞恩住在特拉维夫,以色列著名的经济中心。和其他的以色列人一样,巴以冲突成了瑞恩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警报一响起来,他就要停下工作,躲避到安全屋中。
2012年巴以再次爆发冲突时,瑞恩小女儿3个月大,当时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在刺耳的空袭警报声中,初为人父的瑞恩带着她躲到了安全屋。那段时间里,带着孩子寻找“安全屋”成了瑞恩一家人每天需要面对的常态。
瑞恩对新京报记者说,让人们有些心理保障的是,以色列的铁穹系统能降低直接伤害的可能性。但莫蒂说:“人们可能不会被导弹击中,但是拦截之后掉下来的碎片可能会砸死砸伤人。所以大家等着这些‘碎片雨’下完了,才能出来,然后车也坏了,还要去清理。”
瑞恩说:“还好我的女儿小,我和妻子骗她,说防空警报是一场游戏,看谁躲得快。但孩子年纪大了,家长就没有法骗他们。这是当孩子长大后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瑞恩的记忆里,没有小时候父母带他躲避防空洞的记忆,“当时我们并没有面对现在这样的导弹和火箭弹袭击,当时多数是军队间的冲突,很少波及平民。”瑞恩说,但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有些组织利用人肉炸弹在以色列城市中发动恐怖袭击。“那时我很害怕坐公交车。爸爸妈妈不让我去人多的地方,因为没人知道身边的人是否携带着炸药,随时会把自己引爆。”
空袭警报 唱着儿歌躲空袭
53岁莫蒂·萨尔是以色列阿塔市一家旅游公司的英语导游,他正犯愁愈演愈烈的冲突让很多游客取消了前往以色列旅游。
不过,对莫蒂来说,没有火箭弹发射的日子还算挺好。莫蒂说:“约3/4的国土遭到火箭弹的威胁,而我所居住的阿塔市属于另外1/4”,这座距海法仅12公里的西北部小城俨然成为冲突中的“世外桃源”。他的父母和亲戚常会去他家里住几晚,以躲避防空警报不分昼夜的尖叫。
“他们来只为了睡几晚安稳觉,在我这呆两天,然后还要回去继续上班”。莫蒂对新京报记者说。
“以色列长期的安全训练,让人们养成了每次听到警报,就必须放下一切寻找掩体的习惯。一般有15秒的时间跑到防空洞里。如果在路上开车,附近没防空洞,就要立即停车趴下躲在车旁;如果你在城市里,那就找到最近的建筑,然后迅速找到防空洞跑进去。”莫蒂说。
“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部分以色列人口每天都过这样的日子。我们的孩子,一直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
“从幼儿园开始,小孩子一旦听到警报,他们要马上跑进防空洞,而且要大声唱歌。”莫蒂说,唱歌就是为了安抚孩子们的紧张情绪,这是一首希伯来语儿歌,大致是说“让我们立即去,去到安全屋,呆在里面,一定呆在里面。”
轰炸 “习惯了就不躲了”
24岁的巴勒斯坦留学生阿里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2008年来到北京。
记者见到阿里时,他有些憔悴,在此前一天晚上,也就是7月24日,他在电视上看到了加沙一栋被轰炸的建筑,就在他家后面。
心急如焚的他赶紧和在加沙的父母联系,但却一直联系不上,直到早上6点,确认父母安全之后,他才稍微安心。
即使身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北京,阿里的生活仍然被巴以之间的冲突搅动。
几乎从早到晚,他通过网络上的社交媒体来关注被轰炸的房屋,受伤的人,“这个人可能就是你的邻居、亲戚。”
阿里的祖辈曾为躲避战祸而迁往加沙地区,如今这里却成为巴以冲突最激烈的区域。这块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80万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近5000人。对人口如此稠密的地区实施轰炸,殃及平民几乎不可避免。
阿里说,有时上着课,轰炸就来了。“刚开始还会躲,不过加沙也没有多少防空洞,能躲到哪里呢?后来习惯了,也就不躲了。”
炮火成为加沙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加沙,每一小时都有可能发生巨变”,巴勒斯坦人雷克说。31岁的雷克也是留学生,在长安大学攻读研究智能交通系统的博士学位。
“小时候不知道害怕,在外边疯玩也不会担心,”雷克说:“但家里爸爸妈妈们却时刻担心”,而父亲出门买东西的时候,妈妈也时常担心是否能看到他回来。
检查点 “出境等了三天不敢睡觉”
阿里几天前他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3岁的侄女跟他抱怨,邻居太吵了,“总是在过生日”。阿里这才知道,原来哥哥嫂子怕孩子受冲突影响,骗她说,外边的爆炸是邻居家人过生日放的鞭炮和礼花。“还好一般我们都是大家族。人多,‘生日’可以一直过。”他苦笑着说。
阿里每天都要和家里打电话,留学六年,阿里只回家过一次。
“我的姥姥、姥爷在约旦河西岸,你知道我们离那里多远吗?”阿里打比方道:“40公里,就是从北航到通州、或者去怀柔的距离,可是20多年来,我没有见过他们。”
出远门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是需要运气和体力的事情。
高中毕业,阿里申请到了中国政府的奖学金。阿里说,留学生算是最容易离开加沙的群体,即便这样,他们也要“碰运气”。“出加沙的时候,我在边境检查点等待了三天。不敢吃饭,不敢睡觉,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出去。”
想要离开加沙前往中国,要通过拉法口岸进入埃及,从那里向南行约500米即是埃及的边防检查站。
“通常需要提前几天去排队”,雷克介绍,“一次只有几百人能通过。通过检查后,前往埃及,再乘坐国际航班。”雷克说。而回程也是一样,如果口岸被封锁,他就无法回家。
“一次,航空公司通知我埃及方面说边界被封,因此不让我搭乘航班。”雷克说,因为没埃及签证,边界被封就意味着他不可能通过埃及进入加沙。没有封锁时,他们抵达埃及后,会被安排在一个房间等候,可能几小时也可能几天。凑够十几个人后,由一辆大巴直接送到埃及和加沙的边防检查站,换乘另一辆大巴直接送到加沙地区。
有很多人没有像阿里和雷克一样如愿求学成功,2008年至少700名已考取外国大学的学生由于口岸关闭而无法离开。
实际上,即便是在国外,阿里也无法远离冲突。
2008年12月28日,阿里来北京过第一个生日。朋友们为他举办了生日派对。但就在前一天,近300巴勒斯坦人在大规模空袭中丧生,“我都快疯了,我没办法再过生日了”,阿里回忆道。
联合国学校 两拨人上下午轮流上课
在每日的炮火里,加沙的居民仍在努力维持着生计。
由于冲突,现在加沙地区每天只有2小时有电,在有限的时间里,人们抓紧时间给手机和电池充电。
物资的匮乏也让巴勒斯坦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阿里的父亲在加沙地区一所联合国学校当老师,阿里从小就在这所学校上学,“每周上六天课,三天上午,三天下午”,阿里说,这样安排是因为加沙地区没有那么多学校,“只能一拨人上午上课,另一拨人下午上课。”
加沙地区的主要大学有4所,不过由于地区封锁和经济落后,很多人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并没有工作机会。大部分人只能待业,领取救济维持生计。
巴勒斯坦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各国的援助,数据显示,2011年的国际援助有8.49亿美元,但这对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450多万人口来说远远不够。此次冲突以来,加沙地带唯一的货物口岸就关闭了,这意味着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无法进入加沙。
加沙地区也仅有寥寥几个“医院”,但这些医院并不具备手术能力。口岸不开,伤患没有办法到外边求医。雷克说,他罹患癌症的父亲因此得不到治疗。说到这里,雷克陷在沙发里好一会儿,扭过头去,拭去了眼里的泪水。雷克说,小时候父亲常说,和平很快就会来到。“但我会长大,会发现现实,我会问他问题:为什么我们出不去?为什么想买的东西买不到?”
B04-B05采写/新京报记者 韩旭阳 高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