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文娱新闻·特别报道(一)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文娱新闻·特别报道(一)

曹禺剧作发表80周年,新京报梳理不同版本,采访10位85后戏剧人谈眼中“经典”

《雷雨》的N种面孔(1)

2014年07月31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曹禺著《雷雨》初版序手稿。
1954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功上演了《雷雨》。
2004年,制作人叶惠贤运作了一个“明星版”《雷雨》。
适逢《雷雨》80周年,今年林兆华和马福力这两位中国和瑞典的重量级导演也拿出了他们版本的《雷雨》。

  弹指一挥间,《雷雨》这部中国话剧经典已经问世了80年。80年间,《雷雨》也在舞台上经历了每个时期的不同诠释。而如今,除了北京人艺1954年沿袭至今的“权威版”《雷雨》,我们时常能看到的却实在寥寥无几。

  戏剧终究是现场的艺术,戏剧的使命也是不断与当代人建立联系,促发新的思考。只有一种所谓的权威解读,无疑难以满足更年轻观众的需求,上周人艺版《雷雨》遭遇青年学子哄笑的新闻事件可见一斑。自1934年横空出世起,我们的舞台上还曾出现过什么样的《雷雨》,什么样独到的解读,新京报带领读者一起回顾一下。

  前世

  《雷雨》1934年7月发表于《文学季刊》1卷第3期,1935年4月留日中国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好会在东京神田一桥讲堂公演《雷雨》。同年8月,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演出了吕仰平执导的《雷雨》,曹禺本人也曾现场指导了排练。刘西渭在《大公报》撰文称赞《雷雨》“是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1935年10月,中国旅行剧团在天津新新剧院公演《雷雨》是国内职业剧团首演该剧。但中旅版受到当时左翼思潮的影响,以暴露大家庭罪恶、反封建与个性解放为主题,有着时代的局限性。

  1949年后,《雷雨》被列为“五四以来优秀剧目”,在发展人民戏剧事业的指示下,北京、上海、辽宁、湖南等地的专业剧团都开始排演《雷雨》,其中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版《雷雨》为代表。北京人艺践行现实主义精神,在创作上精益求精,但也始终没能跳出“社会问题剧”的框架来演绎《雷雨》。随着“左倾”思潮的加剧,1959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吴仞之导演了一版《雷雨》,从阶级革命论出发,突出“封建压迫与劳资矛盾这两条线”,周朴园被处理成凶恶的买办资本家,繁漪和周萍被定性为“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和“十足的资本家阔少”。鲁家四人则以受迫害者的形象出现,鲁侍萍的反抗性得到加强,鲁大海的阶级觉悟被拔高,甚至鲁贵市侩嘴脸也得到改善。上海人艺“阶级斗争”版《雷雨》一度也影响到北京人艺的演出。

  (以上史料整理自陈希的《〈雷雨〉:未完成的演出》)

  今生

  人艺版

  1954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功上演了《雷雨》(上图),郑榕、朱琳、于是之、吕恩、苏民、胡宗温等人演绎,此版也被奉为经典。北京人艺目前正在上演的第三版《雷雨》由杨立新、龚丽君、王斑等人主演。73岁的顾威导演在人艺老导演夏淳执导的第一版基础上,排出了这一版《雷雨》。顾威版把繁漪“扶正”,成为《雷雨》的第一主角,其他则都沿袭了1954年的首演版本。顾威认为,坚持现实主义的演法是北京人艺的传统,“观众可以通过这个《雷雨》看到某种标准,看到最接近曹禺原著的精神状态”。

  没有鲁大海版

  1993年,王晓鹰导演曾在当时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了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排戏前,王晓鹰当时在中戏的导师徐晓钟带他去北京医院见了曹禺。曹禺对王晓鹰说:“这是一条很艰难的道路,但是很有启发性,这能让《雷雨》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它已经很旧很旧了”。

  梅花版

  2003年,为庆祝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20周年,徐晓钟导演了“梅花版”《雷雨》,由梅花奖得主共同演绎,每一幕都会换一组演员,观众可看到三个“周朴园”(王卫国、魏积全、宋国锋),三个“繁漪”(肖雄、高侠、夏军),三个“周萍”(濮存昕、康爱石、陈希光),三个“鲁侍萍”(张九妹、刘美华、王丽云),四个“四凤”(肖虹、杨春荣,另两位为特邀演员)。

  明星版

  2004年,制作人叶惠贤运作了一个“明星版”《雷雨》,一时风头无两。此版由陈薪伊执导,达式常、濮存昕、潘虹、蔡国庆、雷恪生等人主演。“明星版”结合了当代人的审美,赋予戏剧更人性化的色彩,突出命运主题。

  诗意版

  2007年,导演王延松率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多位资深艺术家以及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带来了一个新版《雷雨》。该剧着重呈现了曹禺原作中的诗意。此版最大的改变是恢复了《雷雨》原剧中的序幕和尾声——序幕和尾声在绝大多数《雷雨》的演出中都是遭到删节的。而曹禺创作《雷雨》的本意却是“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为此,导演找来曹禺中学时代的诗作《不久长》作为歌词,谱曲后由歌队吟唱。学者、剧评人胡薇认为,此版较之其他版本最大的不同在于“运用意象、象征以及对人物的心理空间的展现等手法来触摸人物的内心、开掘戏剧场面”。导演甚至做出了淡化情节的处理,比如戏剧性最强的第三幕在舞台呈现中减到了18分钟。

  音乐戏剧版

  2010年,易立明的《阅读〈雷雨〉》在“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上演。这是一部重新解读经典的音乐戏剧,提取了原剧中的重要台词和段落进行重组拼贴,使观众体验到阅读时的意识流动。台词与音乐共同构建起一种当代的审美和思想。戏剧家林荫宇认为,此版《雷雨》是真正有突破的。

  边演边拍版

  2012年,80后戏剧导演王翀将《雷雨》“升级”成《雷雨2.0》在木马剧场首演。《雷雨2.0》是以曹禺剧作《雷雨》为蓝本的后现代剧场作品,对经典文本进行了大胆解构。剧中的人物、人物关系以及所有台词都来自《雷雨》原剧,但故事背景被放置在上世纪90年代,剧情也拆解得面目全非。现场有四台摄像机与二十来位“演员”同时工作,如同一个忙乱的电影拍摄现场,所有影像都实时投影在幕布上。舞台电影的部分展现的是一部女性主义的艺术影片。

  纪念活动版

  适逢《雷雨》80周年,今年林兆华和马福力这两位中国和瑞典的重量级导演也拿出了他们版本的《雷雨》。林兆华强调,他的《雷雨2014》“不是戏”,而是一个纪念活动。甚至在节目单上,他的身份也从“导演”成了“活动策展人”。《雷雨2014》全剧长一个多小时,围绕主人公“周朴园”展开,情节保留了原作中的几个重场戏。舞台是极简的现代风格,并有室内乐团现场伴奏。

  肢体版

  与林兆华版同期“开擂”的是鼓楼西剧场版的《雷雨》。瑞典导演马福力运用大量肢体动作重新建构了《雷雨》,并以四凤的“纯真之眼”切入剧作。该版本尽管有着独特的立意,但也被一些剧评人批评改编太流于表面,没有吃透原剧。

  (下转C05版)

  C04-C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