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文化新闻·艺术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8:文化新闻·艺术圈

荣荣&映里 用镜头书写“雪国”(1)

影像艺术家拍摄日本越后妻有系列作品中国首展

2014年08月0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在身处越后妻有这个未受现代生活污染的自然美景下,荣荣&映里有了最初合作创作的激情。所有作品图片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川端康成经典小说《雪国》的场景原型越后妻有,也给了影像艺术家荣荣&映里以灵感。近日在草场地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开幕的“荣荣&映里——妻有物语”新展中,这对艺术眷侣展示了他们自2012年开始创作的“妻有物语”新系列。自2000年开始用影像讲述自我故事的荣荣&映里,因为日本越后妻有回到了14年前创作的最初原点,也重寻到了人与自然的感觉。该展将展至10月26日。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就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川端康成经典小说《雪国》,其场景原型正是越后妻有。而荣荣&映里走到这里,则要追溯到2012年受邀参加在日本新潟县举办的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该三年展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优美自然景观中创作场域特定艺术作品。

  荣荣告诉记者,他们来到这里一是为了此次大地艺术祭策划“亚洲写真影像馆”,同时也是再度以艺术家的身份在当地创作新的作品。初来到越后妻有,“这里的自然给了我们以震撼,内心中受到很大的震动,唤起了我们多年的记忆,”荣荣说,自己回到了最初与映里一起合作的原点。

  1999年荣荣和映里在东京相遇,并自2000年开始了合作,创作了一批难分彼此的作品,包括《在中国玉龙雪山》《在日本富士山》《在奥地利巴德·古森》及《在芬兰赫尔辛基》等几个抒情系列,记录了两人在壮丽的大自然中相互宣告对彼此的激情。此后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这对艺术眷侣的一大主题。不过随着在北京城市生活的深入,自然也日渐生疏。为此,在身处越后妻有这个未受现代生活污染的自然美景下,两人仿佛有了最初合作创作的激情,由此在荣荣看来,“妻有物语”新系列也是一次重回原点的创作。

  据介绍,自2012年年初“妻有物语”开始拍摄延续至今,呈现了艺术家感受到的别样四季。2012年夏天,荣荣&映里把当地一家废弃小学校改造为展厅,将“妻有物语”的作品首次展出。此次则是“妻有物语”系列在中国的首展。

  荣荣&映里

  荣荣1968年出生于中国福建漳州市,1992年到北京学习创作。他居住在东村期间,对东村的前卫艺术家进行长期拍摄,《东村》成为他个人代表作之一。

  映里1973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94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写真艺术专科学校,供职于朝日新闻社出版写真部,1997年,映里成为自由摄影家,开始独立创作活动。个人代表作《1999 东京》。

  两人于2000年开始合作,他们的摄影作品将人与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主题,也是对从死亡和废墟到重生和超越这一视觉叙事的充满诗意的沉思。

  (下转C09版)

  C08-C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