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6:书评周刊·书影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6:书评周刊·书影

脸之书

2014年08月0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脸之书》

  骆以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6月

  “这是一座夸张的城市;不断重复着一切,好让人们记住自己。”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的这段话,被用在了骆以军的新书《脸之书》的扉页上。《脸之书》是骆以军专栏文章的精选,他用文字勾勒出不同城市里那些偶遇的面孔,组成一幅都市浮世绘。每张面孔的背后,都有故事,这些故事组成了人世的聚散别离。

  工作日的下午5时,和摄影师一起来到建外soho的写字楼。前一晚刚下了一整夜的雨,换回的不是清凉一日,反而气压低到让人稍一活动就开始流汗。我们穿梭在北京东区的繁华地带,见证着在都市里偶遇的一张张面孔。

  低着头坐在树下刷手机的男孩还穿着旁边餐馆里的工装,可是忙了一整天后终于能偷个闲?不远处的音乐喷泉旁相连的两条石凳上坐了三个人,左侧的凳子上是一对情侣,女孩盘膝而坐,对着男孩大笑,他们面前两个软包装饮料是否在你侬我侬时胜过了任何的饕餮盛宴?暂坐他们隔壁的身穿蓝色衬衫的戴眼镜男子,一个人默默抽着烟,他和隔壁的两个人坐得如此近,但他们想必谁也不会记得谁。地产中介公司外几个男孩穿西装打领带的男孩站在一起玩闹着,一个人把手伸进另一人的裤兜掏出对方的手机,大家都笑起来。笑起来的是少数,“你看,大家都皱着眉。”摄影师把抢拍到的图片在我眼前展现。

  “××英语,××英语。”、“私家秘制鸭舌。”、“肉夹馍!”、“我在国贸呢,我坐地铁回来。”、“东东,你在哪儿?”……间或入耳的一两句话语,有的是对我们说的,有的是对电话另一端的人说的。声音让图像变得立体起来。路边的小摊贩多起来,还有蹦蹦停在那里开始准备拉活,这大概是每日周边写字楼要下班前的写照。我们顺着下班的人群往地铁里走,在换乘通道里,把《脸之书》放在穿梭的人群里拍摄,面无表情的穿梭人流里,总算有人放慢脚步,投来好奇的目光。

  不知为什么,脑子浮现出的张悬唱《城市》时的音调。“所有浮生里万千的脸孔,让我因为你们隆重。你多难得,城市,继续转动。而我爱你,你可要记得,容纳我们共同的饥饿。握手后再奔波,人们懂的,激情后各自沉默。而我爱你,但不因你而什么,我们今曾与共。”

  骆以军专栏文章的精选,用文字勾勒那些城市中偶遇却难以忘怀的脸孔,构成这部城市浮世绘,倾听那些不堪埋没的人间世情。

  独守废墟古厝的老人们,把出租车当育婴房的女司机,岁月静好的盲人按摩院……浮生聚散、往事微茫,我们生活在一个压挤的世界,情感重叠,都在演同一出戏;然而正因为如此,便有那相逢时的会心微笑——你会懂得他们,他们会懂你。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