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1:教育周刊·家庭教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1:教育周刊·家庭教育

爸妈,请无条件当琴童的粉丝(1)

2014年08月04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茅为蕙现场指导一位七岁的小琴童。

  如何找到合适的钢琴老师?钢琴考级究竟有何意义……8月2日,2014年新京报暑期父母公开课系列活动举行首场活动——与钢琴家茅为蕙面对面,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茅为蕙受邀,与琴童家长畅谈了孩子学钢琴中可能遭遇的种种困惑,还亲自对4位琴童进行了现场“点拨”。

  感谢施坦威钢琴、星德威琴行的大力支持

  “我知道琴童的苦,也知道琴童家长的苦。”活动刚开始,茅为蕙就以自己小时候学琴的经历切入,引出很多中国琴童家长关注的问题。

  家长要扮演好三个角色

  茅为蕙说,她走过中国许多城市,发现好的琴童很多,但幸福的琴童不多。“很多琴童一坐到钢琴前就板着脸,甚至痛恨钢琴。我想说的是,有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人的问题。”在茅为蕙看来,孩子学琴的同时,父母也要学习如何做琴童家长。

  她认为,琴童家长要扮演好三个角色:首先,要无条件当琴童的粉丝,“昨天会弹一个音,今天两个音,你不要去责怪他为什么不会弹三个,而是要欣赏和表扬他学会了两个,家长的鼓励非常重要”;其次,做一个会声情并茂讲故事的创造者,“你可以不懂钢琴,但在孩子弹一支圆舞曲的时候,家长可以跟着翩翩起舞”;第三才是所谓监督者,监督者的职责就是观察、学习、记录,或者在孩子出现某些老师不能解决的特殊情况的时候出手帮忙。

  鼓励是“爱钢琴”动力之源

  给孩子多创造一些演出和表演的机会非常重要。讲座现场特意设置了“现场点拨”环节,挑选了4位具有代表性的琴童,既有初学者,也有已过钢琴9级的琴童,他们展现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孩子学琴中的优缺点。

  第一位上台的是4岁半、学琴半年的小婧涵。她从容上台,自报家门,弹奏了一曲《小星星》。在充分肯定了小姑娘镇定的台风后,茅为蕙就孩子手型谈到了一些钢琴老师教孩子时的误区,如“握鸡蛋”手型。在她看来,手型应以孩子最为自然的状态为前提,“把双手放在身边自然垂下,再抬起来放到琴键上,就是一个正确的姿势。”

  与小婧涵相比,随后登场的小学生郑依桐、王柯量虽然年长一些,却显得有些紧张。茅为蕙说,大部分孩子登台都会紧张,只要家长态度得当,慢慢地,孩子在台上会越来越轻松。

  虽说孩子在表演时各种不足,但茅为蕙对每个孩子的优点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这也是她最想传达给中国家长的教育理念,“对孩子上台的勇敢,琴艺上的点滴进步给予绝对的肯定。孩子对音乐的情感、对练琴的坚持,非常有赖于家长的鼓励和支持。”

  ■ 热点问答

  1

  怎么选老师?

  4岁的孩子不需要专业教授教。选一个孩子第一眼看到就喜欢的老师更重要,比如孩子会因为老师的声音动听、性格开朗等而喜欢老师。对初学者而言,老师的性格比她能否弹好肖邦的曲子要重要得多。最好的老师,是既不乏严厉又随时面带微笑的。

  2

  必须要考级?

  考级的意义仅限于证明孩子考过了多少级,但不证明水平,不证明深浅。有些家长会让孩子跳级,2级以后考5级,5级以后考8级,结果中间好多断档,基础不扎实就好比摩天大楼已经盖到了30层,但下面却是空壳。

  3

  怎样去坚持?

  孩子因练习枯燥失去对钢琴的兴趣,家长除了“逼”之外,还要用更温和的方式鼓励孩子坚持下去。比如,将每天的练琴时间分为两个半场,让孩子有放松的间歇。在编排上,曲子的顺序可以调整,不要总固定曲子。我反对让孩子在难度大的曲子上停留时间太长,如超过两三个月。这往往是孩子厌恶学琴的开始。孩子在一首曲子上暴露的缺点,可以换另一首具有同样功用的曲子试试,边弹边纠正错误。 

  (下转D12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