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调查或引发更多豪车降价,分析称自主品牌车将受挤压,此前市场份额连跌10个月
反垄断调查的展开搅动了国内汽车市场的“一池春水”。面对掀起的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风暴,多家车企纷纷选择下调车型及零部件价格作为回应,这也使业内担忧,一旦越来越多外资品牌大幅降低售后服务和原装配件价格,自主品牌汽车的生存空间将会再受挤压。“汽车市场必然加速洗牌。”汽车营销专家张志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自主品牌车或再受挤压
“从目前情况看,反垄断调查势必引起豪华车价格的大幅下跌,并下探至合资品牌的价格区间,引发市场连锁反应。”张志勇认为,合资品牌车型价格区间的再下探,将会给自主品牌车型带来更大风险。
事实上,近年来,受到合资品牌价格下探、渠道下沉影响,众多自主品牌车企已经拉响警报,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大自主品牌车企销量全线下滑。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63.03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6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48个百分点。其中,今年6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6.67万辆,环比下降2.41%,市场份额环比下降0.2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30个百分点。至此,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连续10个月下跌。
因此,原本寄希望于下半年发力补回销量的自主品牌,面对豪华车的突然降价,很难做出充分准备。“自主品牌很可能会丢失更多市场份额,亏损更大。”张志勇说。
竞争更充分消费者受益
对于汽车流通市场而言,价格变化一直是市场反应最敏感也最直接的一个因素。2012年豪华车价格大幅降低所带来的整个车市动荡至今让业内各界心有余悸。当时,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开始猛打价格战,进而引起合资车、自主车价格大幅跳水,经销商库存高企、资金压力倍增,优胜劣汰加剧;同时,价格战也导致不良竞争出现,扰乱了市场秩序。
张志勇认为,不管市场格局将会出现何种调整,反垄断调查都将为我国汽车市场带来更加充分的竞争。“打破厂商的垄断后,经销商的自主经营权将更大,消费者的选择权也会随之增加。”
据了解,由于目前中国整车厂商往往会对经销商的零配件采购和流通进行限制,消费者若要获得原厂零配件,必须在品牌4S店进行保养,并承担较高工时费。如果未来零部件垄断能够被打破,那么消费者能够从更多地方购买到正规零配件,无疑会加速充分竞争,促使配件和服务价格下降,最终让消费者受益。
新京报记者 张洁
■ 算账
进口车价如何形成?
国外同一车型,在进入我国市场后,普遍存在“同车不同价”的情况。如果暂时除却进口车价格内可能存在的暴利,进入我国市场的进口车价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按我国税率政策,进口汽车需缴纳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及车辆购置税。其中,关税价格是由关税完税价格乘以相应的适用税率而得,适用税率依据车辆排量来定,排量越大适用税率越高。
举例:以一款到岸价格为100万元,排量3.0L的进口车型为例(单位:万元):
关税:100×25%=25
消费税:(100+25)÷(1-12%)×12%=17
增值税:(100+25+17)×17%=24.1
车辆购置税:(100+25+17)×10%=1.4
完税价:100+25+17+24.1+1.4=167.5万元
另外,按照我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进口车销售需获得厂家授权。因此,一辆进口车的最终售价,除各种税费外,还包括运输成本,总代理经销商的渠道管理、广告投入及利润,以及经销商的运营费用及利润等。新京报记者 张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