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7月贷款、融资“暴跌”,货币政策新常态

2014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宏观大势

  在坚持不扩大信贷规模、坚持中性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准备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放弃经济发展高速度,始终承受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股市基本上在低位行走。

  昨天上午央行发布最新金融统计数据,7月中国信贷及融资数据暴跌。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52亿元,预期7800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创2009年12月以来新低。7月,社会融资规模为2731亿元,环比降幅高达86%,比去年同期减少5460亿元。

  央行对“暴跌”现象作出解释。一是今年6月新增贷款大幅冲高至1.08万亿元,7月历来是“小月”,其季节性回落就较去年更为明显。二是在“三期叠加”、经济运行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背景下,有效贷款需求没有过去那么旺盛。三是7月存款季节性下降较多,存贷比有所上升,金融机构相应调整贷款的投放进度。四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11个季度上升,信贷资产质量管控压力有所加大。

  关于社会融资规模减少,也是由于社会融资规模6月“冲高”较多,7月显著回落,如6、7两月合并看,每月仍有1.1万亿元。单看7月,除人民币贷款少增外,主要是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涉及表外融资的项目明显减少,特别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波动性较大,7月份下降4160亿元。这主要与近期规范相关业务发展、金融机构加强风险控制有关。

  由此央行得出结论: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仍处在合理区间,货币政策“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并没有改变。

  可是,7月暴跌的金融统计数据公布之后,A股应声下挫。经央行解读之后,股市似乎重新回启,这样的数据对今后股市走势会没有影响?

  7月的确是小月,虽然依照央行在解读中透露的8月以来的信贷状况,每天有300亿至500亿的新增贷款,若按两个月一起计算,7月新增贷款也不能算暴跌。但是,今后几个月,房地产市场会继续调整;存款还会下降,起码要做好不会大幅上升的准备;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无法在短期内下降,反而因地方债、企业债务可能发生的危机而进一步上升;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压力可能更为沉重。

  央行所列举的7月贷款及社会融资规模大幅下跌的原因,在今后几个月中仍然存在,因此今后几个月的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或许会有所上升,但是总的偏低的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要有把这作为常态的心理准备。

  这说明,一方面宏观管理层主观上认为微刺激政策已经开始起作用,无须继续刺激,没有必要扩大信贷规模、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相反,有着大力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大力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决心。另一方面,在客观实体经济中,扩大信贷所能起到的实际作用越来越小了。

  当然,在坚持不扩大信贷规模、坚持中性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准备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放弃经济发展高速度,始终承受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股市基本上在低位行走。

  □郁慕湛(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