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艺术

藏书票里的人生

——插画家肯特和他的小小藏书票

2014年08月1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肯特传》
作者:唐·罗伯茨
版本:金城出版社
2014年3月

  “……藏书票、标签、信头、印章、长三角旗以及用于承载、标明、描绘给这个世界或其本人看的座右铭、饰章或个人题铭的任何载体,都可以影响、决定文明的进程以及个人、民族的命运。我们的论点基于浪漫的信念——英雄的确可以创造历史,我们自身以及我们认识的人的行为的确可以触及我们的幸福。”

  ——罗克韦尔·肯特

  □书评人 张旋

  喜爱外国文学古典名著的中国读者对美国画家罗克韦尔·肯特肯定不陌生。他曾为《白鲸》、《十日谈》、《莎士比亚戏剧集》、《浮士德》等作品绘制了大量插图。这些插图庄重典雅、洗练明快,在注重体块间秩序井然之美的同时,又不失细节丰富之韵味。画中人物个性鲜明,带有早期无声电影里那种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将插画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哑剧舞台。人物不管是好坏皆以其毫不妥协的诚实面貌凌驾于现实道德之上。这种硬朗的画风与肯特的人格是完全契合的,而这本《肯特传》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用藏书票抚慰别人的人生

  传记作者唐·罗伯茨是杂志《罗克韦尔·肯特评论》的主编。他怀着对肯特的敬意写下这本传记。以藏书票和书信为媒介将肯特的生活细节铺设成一条质朴自然的艺术家之路。虽然全篇没有赤裸裸的赞美之词,但其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藏书票艺术是随着现代印刷业和藏书家的出现而诞生的。由现代印刷术印制的书籍在其早期属于奢侈品,人们把那些手工制作的书籍看得非常珍贵,甚至把它们看作是可以继承下去的财产。因而在上面用手写签名通常会被看作是败坏家财。精美的藏书票一举两用,不仅解决了标记为私人财产的问题,而且表达了书主人对书籍的品位和向往之情,带给藏书家极大的满足。不过藏书票只属于西方藏书文化,对中国读者来说有点陌生,在我们传统文化中,藏书家更喜欢用的是藏书章。

  肯特的藏书票不仅画工精美,而且设计巧妙、寓意隽永。一张小小的藏书票有时竟要长达几个月的构思,过程堪比作诗,需要在漫长的感悟中期待灵感乍现的一刻。因而,这些藏书票无一不体现出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同时也体现肯特对这种艺术的尊重。而且这些藏书票不仅见证过拥有者珍贵的爱情、亲情、友情,还平复过他们的丧亲之痛。

  比如本书第123页,肯特为加利福尼亚州阿尔托市的大卫·斯奈登夫人设计的藏书票就是为了纪念其死去的儿子设计的。图片中那位正在跳水的少年就是以斯奈登夫人提供的照片绘制的。照片中的光源是从上往下的,肯特将光源倒置过来,变成从下往上,海面上一艘鼓帆远行的三桅帆船遮住了正在冉冉升起的太阳,青春之美与无私的母爱就被一条艺术的纽带永恒地保存在这一幅藏书票中。

  用藏书票打动人们的心灵

  终其一生,肯特都对现代抽象艺术加以拒绝。他声称自己的艺术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其实更像是“具象主义”的。他的画总是以强烈的个人审美特色对细节加以取舍和安排,一丝不苟,每一处细节都生动鲜明,打上个人观念的烙印。他对此加以解释道:“我把自己说成现实主义者,指的是什么呢?我一向主张画有立体感的画面。对我说来,不存在没有形象的艺术……要使天蓝色成为美丽的颜色,而不是画家画板上的色块,只有当它表达天空或水波的深度的时候,它才和其他表现成分一起,创造出特定的思想和形象。又如一个人的话,只有当它打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感情的时候,才能说是达到了目的。”

  肯特一生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国经济大萧条,艰苦的谋生环境对他的性格和画风都有重大影响。他喜欢挑战自然,远离人群,多次前往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岛等靠近北极的地区从事风景写生,他还因此被人称为现代梭罗。他的风景画总是描绘险峻陡峭的海礁或断崖,笼罩在红色落日中简朴的海岛渔村等,色调结构沉着厚重。他热爱自由,对人类的精神怀着崇高的敬意,这些都使他本性中秉直且崇尚秩序的性格得以加强。而他之所以走向绘制插图和藏书票的道路,也是因为这是两种只需很少的妥协即可从事的商业艺术。

  肯特结婚很早,妻子接连生下五个孩子。他需要手脚不停地工作才能将生活维持下去。一位曾经为他工作的秘书说他行事带有普鲁士风格(纪律严明),把他的家和工作间比作三圈马戏场,“三场表演总是同时进行”。不过,就算是这么忙,他仍然抽出时间参加工人运动,并主持他与其他几个人一起创设的国际工人秩序的组织工作。这一些都体现出他心中有一股追求美好生活的钢铁意志。

  用藏书票坚持生活的热情

  1969年4月的一个夜晚,已经86岁高龄的肯特正在休息时,房子遭遇雷击,大火摧毁了他的房子,包括其大量珍贵的藏书和画作。但是就在次日早晨,肯特默默地来到工作室,着手画新房子的蓝图。他的老友卡尔·齐格罗瑟惊叹地说道:“他想抹去那场灾难的记忆,像往常一样生活。他是如此果决,试问多少人会在86岁像他一样重建住房!他有惊人的意志力和不可动摇的信念——他相信,只要下定决心,没有办不到的事。”

  正是他对社会活动的巨大热情和绝不妥协的意志也带给他巨大的麻烦。因为毫不避讳自己同情苏联的立场,麦卡锡分子对他大为头疼。甚至连麦卡锡本人也出席了一场为了批判他的政治立场而举行的听众会。他们在这个听众会上激烈交锋,肯特的表现更胜一筹。如他的好友卡尔·齐格罗瑟所说:“罗克韦尔是少数几个在可耻的麦卡锡时代没被打倒的人之一。他不仅能够替自己辩护,而且能发起反击。”

  肯特和德国的丢勒、法国的杜米埃、英国的比亚兹莱一样是西方插画史中一个标志性丰碑,是西方古典版画式插图中色块和线条运用技巧之集大成的大师。他在艺术的美和庄严中悟出宗教一般的力量,正如他所崇拜的作家托尔斯泰一样,他也把这股力量看作为“爱”。这本书加深了读者对肯特作品的理解,也雄辩地说明了成就艺术大师的必要条件不仅仅是聪明的头脑和对艺术的爱,还有对生活的热情、意志以及毫不妥协的人生信条——这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