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窥著名赛事背后的讲究和技术门道儿
速度与激情,这是我们提起汽车赛事时最直接想到的两个词儿,然后旁边便有人热血沸腾,甚至是唾沫横飞地讨论自己喜爱的车手和经典的对决。
不过,估计对一个外行而言,这些比赛看上去都像是在拼了命地绕圈圈。那么,不同的赛事背后到底有哪些讲究和技术支撑呢,现在我们就来略窥一二。
一级方程式大奖赛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
F1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昂贵、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商业价值最高、最吸引人观看的体育赛事。
赛车调校
F1赛车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调整的——从方向盘到引擎,从定风翼角度到车轮角度,从离地间隙到空阻系数。
调校赛车是一项极其细致的工作,需要根据天气、赛道特性以及通过车手与工程师之间的良好沟通,根据车手的驾驶风格来确定各项设置。
在雨天,赛道对赛车抓地力和牵引力的要求更高,车队会采用最软的悬挂设置,最大的前后定风翼角度,同时需要使用雨胎。为了降低空气阻力,会选用小尺寸的刹车通风管和引擎冷却通风管。
晴天时,赛车离地间隙一般为10毫米左右,减小前后定风翼角度,根据赛道特性选用较硬的悬挂设置,采用更高的胎压。同时选用大尺寸的刹车通风管以提高刹车冷却效果,相应的引擎冷却通风管也会选用大尺寸。
潮湿天气下,赛车离地间隙比干燥天气时更高,同时前后定风翼角度会调高,根据赛道条件选择中性胎或者干胎,悬挂会偏向更软的设置,刹车通风管尺寸会趋向于雨天的设置。
引擎替代
现在F1赛车上,1.6L V6涡轮增压引擎将取代2.4L自然吸气V8引擎。
这被认为是F1二十五年来最大的一次技术变革,引擎的进气方式从自然吸气改为涡轮增压,和8年前从V10到V8只是砍掉了两个气缸和缩减了0.8L的排量相比,这一改变使得引擎拥有完全不同的输出特性,特别是扭矩。
国际汽联(FIA)的目标是让F1的燃油效率提高35%,用100kg的燃油去完成原来需要消耗150kg甚至更多燃油的每一项分站赛。
实验轮胎
目前F1赛车使用的是搭配13英寸轮毂的高扁平比轮胎,不过如今倍耐力试图对F1赛车轮胎的使用提出新思维,其带来了尚处于实验性阶段的18英寸低扁平比轮胎。
这套实验性的18英寸轮胎将出现在银石赛道上,进行有里程限制的测试,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测试轮胎性能,而是为了从各车队搜集这套轮胎对现在F1赛车带来的影响。
世界拉力锦标赛
World Rally Championship
WRC是一项由国际汽联组织的,全世界范围内级别最高的拉力系列赛事,其第一场赛事在1973年举行。
赛前勘路
WRC比赛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勘路。车手和领航员要在比赛开始前的周二或者周三进行赛道的勘测,每个车组允许通过同一赛段两次,以尽量贴近真实比赛的情况进行勘测。第一遍通过赛段时,车手需要将路况信息反馈给领航员,然后领航员以简短的语言记下这些信息;第二遍通过赛段时,领航员报出路书,车手对这些信息再次核对。
勘路车辆不允许张贴任何赞助商的广告。车手通常会有一个维修团队协助勘路,以解决在勘路过程中遇到的任何赛车问题,他们携带常用的维修配件,等待在赛段的终点。
高速换挡
WRC赛车搭配的6速前变速箱通常会装配在仪表板附近,而并非是一般车辆上的手排。WRC赛车上也有离合器踏板,但除了从起跑线起跑以外,其他时间不太需要用到,驾驶只要推拉变速拨杆,其他动作都由计算机控制。
WRC赛车的换挡时间大约只需50毫秒,这比市售车辆大约快了10倍。
“百变”轮胎
WRC赛车的轮胎更换极为频繁,注重提升抓地力及安全性,其一般搭配巨大的18英寸轮胎。在柏油路上,车辆需要平滑的光头跑车胎;在碎石路上,轮胎必须厚实以防路上碎石的敲击。雨天赛车要换成有排水沟纹的雨胎;而在雪地上,加钉的轮胎则是标准配备,且会换成15英寸轮胎。轮胎厂也研发出了防泄气系统,如果轮胎遭异物穿刺,轮胎中的泡沫状物体会自动膨胀填满轮胎内部,以防止空气泄漏以及潜在可能造成的危险。
达喀尔拉力赛
The Paris Dakar Rally
作为每年都会举行的专业越野拉力赛,达喀尔拉力赛的知名度无需多言。它的全称实际是巴黎-达喀尔拉力赛,只是近些年由于非洲时局动荡等原因,赛事已多年移师南美举办。
全队跟跑
虽然名称为拉力赛,但事实上这是远离公路的耐力赛,其主要赛段地形险峻,加之当地气候恶劣,车手只身无法跑完全程,必须有一支训练有素的补给和维修车队跟随其后,帮助其处理如车胎爆裂等意外情况。
赛事组委会规定,由于该赛事赛车所用燃油为特殊品种,一般加油站不具备提供这种油的能力,因此赛车“口渴”时只能等组委会派飞机空运燃油过来,车手不能随意在路旁加油站“自行解决”,一经发现即被判出局。但是在一些特定赛段,组委会会指定几个加油站,车手可以在此给爱车“充电”。
“来者不拒”
达喀尔拉力赛对车手是否为职业选手并无限制,80%左右的参赛者都为业余选手。
勒芒24小时耐力赛
24 HEURES DU MANS
勒芒耐力赛自1923年开始(1936年、1940-1948年除外),每年6月举行,被称为最辛苦单项赛事。
彻夜观赛
勒芒耐力赛是全球各种耐力赛中时间最长的比赛,不同于别的赛车运动,它仅需要车厂造出一辆速度和稳定性的赛车,同时还必须很省油,比赛中尽量少地进站加油有利于获得胜利。选手驾车在同一环行赛道上要不停地转上350多圈,不论是车手、维修人员还是观众,在下半夜的时候都会变得疲惫不堪,因此这场比赛被称为最辛苦、同时也“最乏味”的赛事。
大多数观众是带着宿营车或帐篷前来观战的,赛场旁的30个大型停车场每次比赛都会停满约10万辆汽车。赛场周围还有设施齐全的餐饮、娱乐和休闲场所,以及销售仿制的各大车队服装、帽子的商铺,让车迷们在这里如同过节一样。观众可以在餐厅里一边吃着可口的食物,一边观看窗外时速达到300多公里的赛车飞驰而过。
贴近公路
在2014赛季,一系列规则发生了变动,主要针对LMP1赛车手,目的是让该组别的赛车技术更加贴近公路汽车,这也有助于车迷们在观看比赛时更好地理解赛场上的变化,拉近观赛者与赛事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完全是旁观者。
这些规则变化中,最重大的估计要数引擎设计的变化。目前,勒芒赛车汽油发动机的排量被限制在3.4L,柴油发动机则被限制在3.7L。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涡轮增压、机械增压等不同形式发动机的不同限制。车身质量方面,将从现在的900公斤降低到830公斤(非混合动力车型)和850公斤(混合动力车型)。
B14-B15版专题综述/新京报记者 陈泓伊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