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评论】
无论歌曲本身是什么样子,大部分选手都在其中加入了拼命嘶吼的段落,而大部分的转身都发生在这些拼命嘶吼的段落里,缺少这一段落的选手,被转身的几率明显少了很多。
周末去给某个著名选秀节目做评委,遇到一个非常棒的选手,长相酷似去年“好声音”中备受好评的蘑菇兄弟中的一位,但在吉他演奏及音乐改编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多嘴问了一句,你有没有参加过《中国好声音》?选手很坦白地说:没去,因为我不是好声音要的那种路数。
“好声音”要的是什么路数?把这个问题抛给很多人,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的,最普遍的回答就是:飙高音呗。如果要给《中国好声音》画一幅主题形象漫画,我相信很多人交上来的答卷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大话筒和一个眼睛紧闭、嘴角咧到两边耳根子上、身体弓成一只虾米的选手形象。还有很多人注意到,大部分选手,都是在演唱进入到这种状态,开始发出拼命一吼的时候,导师们那只在按钮上转来转去的手,才会真正拍下去。
这答案当然并不准确,但不可否认的是,连续三季下来,它的确已经成了大众对于“好声音”的普遍印象:好声音已经变成了好拼音——好拼命的声音。
可以说,《中国好声音》的最初出现对于内地歌坛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将歌坛一度被过分降低的门槛重新抬高了起来,重新走回到更接近音乐本身标准的方向。这本是一个喜大普奔的良好开端,然而随着节目的推进和深入,新的问题又暴露出来,原来歌坛是走错了方向。《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等一系列节目之后,人们很快就发现,这些节目似乎过分偏爱高音,过分偏爱嘶吼型歌手,这一现象在第二季“好声音”中尤为严重,无论歌曲本身是什么样子,大部分选手都在其中加入了拼命嘶吼的段落,而大部分的转身都发生在这些拼命嘶吼的段落里,缺少这一段落的选手,被转身的几率明显少了很多。
文艺的繁荣本来就是以百花齐放为标志的,若只有一枝独秀,就是再漂亮的花,物极必反,当你对它别无选择后,可能慢慢就会放弃这个选择,甚至当成是一个反选择——今年第三季好声音播出时,就有不少人选择不看,看过的人也习惯用“无新意”、“一般”来评价它,观众的流失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实第三季好声音从第一期开始,是可以看出一些有意识的转变的,这一季非嘶吼型的选手,明显有所增多,并且也给了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譬如上周五的分班倒计时赛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反倒是刘明湘的《漂洋过海来看你》和刘双双的《致青春》,只是相对于依然占绝对主流的“好拼音”们来讲,这样的声音仍然是少到不足以影响节目整体形象的转变。
我们也懂得所有的选秀比赛必须首先满足的是电视收视需求,但在这个电视传播又成为音乐推广主流手段的时代,人们还是寄希望于这些大火的音乐节目能够担负起更多的音乐责任,这种责任反过来也会加重观众对它的期待值及认可度。
“好声音”第三季已进行到导师分班阶段,分班之后学员会被导师们打造出什么新的形态来,是继续让学员们一味拼下去,还是能给其他形态的声音更多的机会,目前尚不得而知。
□卢世伟(乐评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