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下一篇

国企高管高薪要看如何拿

2014年08月20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一家之言

  过于强调国企负责人薪酬水平与市场看齐,比照设计股权、期权激励模式,在强调国有企业的竞争性和逐利性的同时,却忽略了国有企业的公共属性。

  据媒体报道,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习近平指出,要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

  近年来,央企高管层薪酬向民企高管层看齐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这也成为央企乃至政府难以面对舆论强烈质疑的主要“痛点”之一。

  此前,国资委已在全国铺开过一次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职工薪酬调查工作。据了解,目前国资委对央企负责人实施绩效薪酬,分为基本年薪和绩效奖金。数据显示,2010年和2011年,国资委下属的央企负责人平均年薪在65万至70万之间。

  国企领导在职务上享受着行政任命,与政府官员同质化,而在薪酬上却享受着所谓市场化“成果”。而且国企高管们的巨额薪酬不与业绩挂钩。就算与业绩挂钩,也是依托国家和政府的扶植,产生的垄断和政策性利润。从而使他们“只对上级负责,不对职工负责”。

  这十几年来国企获得大发展、大扩张是事实,但各级国企高管层薪酬待遇逐渐失控,从一开始就是国企改革缺乏配套的“副产品”。

  过于强调国企负责人薪酬水平与市场看齐,比照设计股权、期权激励模式,在强调国有企业的竞争性和逐利性的同时,却忽略了国有企业的公共属性。由于出资人监管不能及时到位,加之对国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尚有欠缺,既不够持续缜密,也无法剔除其高水平薪酬中的垄断利益,这也造成了国企负责人薪酬市场化程度虽已大幅提高,但不仅没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加大了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国企之间、国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薪酬差距,甚至出现了高管自定薪酬的事。

  薪酬结构不合理、支出不够规范不仅是国企弊端的显性部分,而且在利益导向下,有可能化为推动国企改革的某种阻力。这种阻力既会表现为对于国企薪酬改革的抗拒,也会表现为更大架构下国企改革路径的迷思。

  事实上,针对央企尤其各级国企高管薪酬及职务消费失控的现状,从国资委、审计署、财政部再到监察部,甚至包括中纪委,均就约束国企高管的薪酬待遇想过很多办法,颁行过一系列红头文件。如今,回头检视这些措施之所以每每“雷声大雨点小”,关键在于缺乏改革必需的权威和顶层设计。如今,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直接力推上述两项改革,显示出中央层面开始着力“敲打”央企的钱袋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两项民意期待已久的改革,现在终于要动真格了。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本质矛盾。问题的关键是让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经营管理体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经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国企的活力发挥出来。因此,国企特别是央企负责人,不是不能拿高薪,而是这笔薪水,一定要和企业的效益挂钩,要和对国家的贡献挂钩,和回报社会的程度以及员工的收入挂钩。把工作做好,体现出自己的能力来,让企业良性发展而不是成为吸金机器,薪水才能拿得让大家服气。

  □王莹(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