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2:摩登周刊·中国时尚权力榜·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2:摩登周刊·中国时尚权力榜·人物

行业大人物见证时尚20年

2014年08月2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徐巍,《时尚COSMO》杂志主编
苏红,资深时尚媒体人,曾任时装传媒集团副总裁。成功运营《时装L‘OFFICIEL》和《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并将“打造明星红毯形象”这一概念引入中国。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张晓冬,《嘉人》杂志出版人
洪晃,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世界都市iLOOK》杂志主编兼出版人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周凯旋,《时间观念》出版人
苏芒,时尚传媒集团总裁
张宇,《Vogue服饰与美容》主编
晓雪,《ELLE世界时装之苑》主编

  20年前,国际品牌开始进入中国,与此同时,一本本中国的时尚杂志创刊,时尚媒体伴随着中国时尚产业一同成长。从对国际大牌的毕恭毕敬、顶礼膜拜到现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从中国原创设计的匮乏,到中国品牌影响世界,时尚刊物“大佬”们见证了中国时尚环境和产业的变化,并作为产业中一环,影响了整个时代的发展脉络。

  一条狗关系杂志命运

  时尚传媒1993年成立,我1995年加入,当时第一批奢侈品杰尼亚等进入中国,《时尚》见证了奢侈品在中国的整个历程。当时有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拍片借了一件大牌衣服和一条名贵的狗,我们抱着衣服和狗,说如果这两样掉地上,时尚杂志就不存在了,因为太名贵赔不起。

  虽然中间有很多困难,但我们很快乐。现在有人说“徐巍你特别聪明,赶上了时尚媒体腾飞的20年”,实际上当时进入时尚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在小胡同里的简易二层楼起家,骑着自行车采访,加班到11点,然后去小馆子吃宵夜。但大家怀着理想,也很兴奋,因为有机会接触一流的品牌和设计师。时尚行业本来就是一个造梦的行业,就如同《时尚COSMO》的定位,鼓励女性追求自我、独立,倡导女性去追求美好的事物、有品位的生活。

  倒回去看,时尚不仅传播的是时尚文化,更是新的生活方式,我们曾经做过丁克家庭、留学、不婚族等专题,特别敏锐地捕捉到当时人们流行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对于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非常大。很多小城市的人也通过《时尚》打开了世界,获得了新的思想。

  打造明星红毯形象

  从2004年第1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2005年第11届华表奖电影节开始,我们就联合国内电影节打造明星红毯形象,这个想法源于我那时经常去国外参加电影节,看到国外明星红毯形象与时尚紧密结合,而国内电影节上,有的演员甚至穿军大衣走红毯,有的则想用一件白衬衫彰显自我吸引力——说明他想美,但不知道怎么美。

  中国电影节的存在感不像国外那么强,而红毯是这个事件中较大的谈资。对红毯的忽视集中反映出很多品牌、演员甚至媒体不知道自己在活动中存在的质素。“打造明星红毯形象”作为一种营销,与中国最棒的化妆师团队合作,选择顶级的品牌帮助明星量身打造红毯造型,希望把国际大牌的东西引进红毯,吸引更多关注。

  媒体的力量就是传播,作为一个拥有诸多社会与行业资源的平台,囊括性很重要,决定了传播的力度。后来我们开始打造自己的时尚品牌——2010年发起的“优雅盛典”,倡导打造中国优雅典范。如今中国社会物质发展很快,而精神有所缺失,我们希望把过去的儒雅文化找回来,用明星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中国礼仪这些“高级”的东西。

  基于移动端的媒体新平台

  90年代初,王府饭店是奢侈品在中国的唯一一片沃土,当时我在王府饭店实习,接触到了最早进入中国的奢侈品大牌杰尼亚和香奈儿。那时杰尼亚在王府饭店开第一家专卖店,没有人认出来,都觉得这是什么店啊,衣服价格吓死人。1992年,香奈儿进驻王府饭店,我去拜访,这时有个男顾客进来要给女朋友买衣服,让我帮他试几件衣服。那是我第一次穿香奈儿,上身的感觉真是好,突然觉得整个人的气质都出来了,当时觉得奢侈品确实有贵的理由。

  在王府饭店过了两年“纸醉金迷”生活,我在1993年放弃了优越的待遇,加入了时尚集团,拿着只有之前1/6的薪水,我开始作为杂志广告销售跑在上海和江浙的公司和工厂。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时尚出版物,国际品牌最初是漠视的。可能一些客户我拜访完之后,他们根本不知道我长什么样子,因为他们说话时一直是只给我下巴看的。但我当时真的非常认真,其实做好一件事对你我来说,都是一个包装。

  一个国家发展强大与否,衡量指标之一就是对奢侈品的消费能力。从最初奢侈品的一片荒地,到今天成为世界最为关注的奢侈品消费国,时尚传媒也在随着产业发展,并在整个过程中起到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以前大家穿衣服都是大LOGO,现在细节处的一个扣子就是亮点,这些有赖于时尚媒体对消费者的教育。相对最初的艰苦,或许现在挑战更大。现在不是拼内容,而是拼平台,需要结构性的变化才能拯救。我们也正在尝试着这种结构化改变,《嘉人》未来的计划,是希望和好的电商合作。真正媒体平台是基于在移动端的思考,和内容导读功能的结合,《嘉人》正在力图打造这样的大平台概念。

  融入情感沟通的中国设计

  最初《iLOOK》杂志和其他时尚杂志一样,有着各种大牌信息和内容。2006年,当时的主编离开,大家有机会重新调整。我问很多朋友对杂志的看法,大家批评得厉害,尤其是做设计的朋友,说你们除了拍马屁就是拍马屁,为什么不做中国设计师?当时我也接触到一些优秀的中国设计师,觉得他们很了不起。外国设计师的作品让我觉得漂亮,但文化上隔着一层,中国设计师的设计让我有感情的沟通。做小的本土杂志需要有激情,有对行业的热爱和冲动,于是我把杂志定位为坚持原创。改版后化妆品客户第一个离开,认为我们太小众。因为之前和客户比较熟悉,我了解到大家对改版不是完全否认,但持观望态度。“你要坚持,我们就回来。”爱马仕、香奈儿和Prada一直没有撤,还增加了投放度,这三个品牌支持了我们两年,终于熬过来了。

  我个人从没想过做服装杂志,从小的愿望是做一名战地记者,但做到现在,觉得时尚很有意思。我不认为时尚和社会大趋势毫无关联,我们也会找一些和社会大动向有关的途径去表达时尚。比如美国弗里德曼出了《世界是平的》,我们就请了范冰冰和Olive Stone拍摄,做了一个专题,从时尚角度讲全球化的故事。现在这个杂志环境很好,真正的时尚媒体要到工作室,看到东西,知道设计师在想什么,是什么在带动这个社会的品位和流行倾向,而非品牌市场部的衍生单位。做中国设计师有一点很重要的感觉是:我还叫作媒体人。

  赶上钟表黄金发展期

  《时间观念》1994年在台湾创刊,是华人世界第一本钟表刊物。此前我在《世界地理》杂志做策划工作,认识的手表品牌非常多。他们经常会和我聊:你在出版界,你帮我想想,为什么我们只能看日本图片,意大利文、德文杂志,能不能办一本中文钟表杂志?我开始找专家帮忙规划,《时间观念》就这样做起来,从最开始就是原创,针对当时台湾的市场。创刊后带动了整个行业对钟表出版的关注,2002年我又做了内地第一本钟表杂志。

  对我来说,做华人钟表第一本杂志意义最重大,目前这还是唯一一本覆盖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的钟表杂志。我幸运地赶上钟表市场的黄金发展期,对于市场的蓬勃发展也有着推动意义。《时间观念》从1994年创刊到现在,台湾的钟表杂志一直是四五本,而从2002年《时间观念》进入内地,内地的钟表刊物已经超过20本,几乎所有的国外原版都引到中国,面对的竞争和挑战不一样,现在又迎来新媒体的挑战。市场在高点时品牌预算比较大,只要是钟表媒体全部投放。当预算紧缩时,负责把关的人会把眼睛睁亮,不好的竞争对手被市场淘汰,对我们反而是好事。我们的优势在于专家特别多,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

  今年巴塞尔表展上,浪琴表总裁送我一只优雅系列表款,谢谢我给浪琴提供了创意。此前他们为170周年复刻什么表犹豫不决,我给了意见,一起创意了这一系列第一代。经常会有品牌和我聊中国的市场状态、消费者品位、趋势等,能深入到这个层面很好,是在做促进整个行业的事情。

  苏芒,时尚传媒集团总裁

  中国的时尚传播和海外西方是有很大不同的,西方是先有了群体,就是真正的时尚行业的受众之后才有了设计师,才有了产业,之后才有了媒体。中国是先有了时尚的传媒,后有了时尚的产业。我是这个时代最幸运的人,我们从事着美的事业。每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潮流在自己身上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他永远没有冲动想成为那样的人。

  张宇,《Vogue服饰与美容》主编

  现今,很多人开始对时装有了一定了解,消费程度也是在提高的时候,时尚圈内的创意人群怎么继续保持这些人对时尚的热忱和兴趣点,这是一个挑战。我们要认认真真思考要做的事情和做事的品质,因为现在人们缺的东西不多,缺的是好的东西和有特色的东西。

  晓雪,《ELLE世界时装之苑》主编

  时尚绝不是品牌和LOGO,是一种生活态度。10年前,我对名牌要仰视,第一因为买不起,第二觉得那些LOGO深不可测;10年后,我对名牌用平视甚至俯视目光,懂得LOGO不再是判断设计好坏的标准。时装不仅是衣服、艺术、设计,还是一种能量,传递着荣耀、自豪与力量。

  D02-D06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许海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