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也在于不弃小。大学教育抓大规划、大目标,固然应该,但更重要的,是回归常识,少来花活。如果不从小事抓起,忽视看似不大的师生恋和滥发文凭等问题,侵害的也会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这些年来,关于如何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有人出计献策。但总的来看,说大事的多,什么方向、规划啊,有学者甚至建议再来一场教育大讨论。我觉得,更重要的或许在于八个字:回归常识,少来花活。毕竟,几年前,中国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向全民征集意见时就有过大讨论。我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出路八字是:内外兼修,苦练内功。至于如何苦练内功,我看可以从抓小事做起。
问题一:师生恋
比如师生恋问题。近年来,在大学以及中学因师生恋引发的问题不少,严重的甚至引发命案。其实,国外对禁止师生恋早有明确规定:2007年英国多所大学发出指引规定,老师若与学生相恋,需向校方报告,以免爆出老师“徇私”或性骚扰学生的丑闻。与学生恋爱的老师须向系主任报告,校方则会避免由该老师批阅恋人的成绩。美国的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名校,也禁止师生恋,即使是两厢情愿或未直接授课也不行。美国加州大学校董会也表决通过议案,禁止教职员与学生发生恋情或性关系。以自由校风著称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指出这样的关系会危害教学过程的正道。
有专家指出,因为老师和学生间存在着不对等权力关系,无法发展出正常、对等的两性感情。此外,师生恋并不等同于性骚扰,但很可能出现性骚扰后谎称为师生恋情况。此外,原本是两厢情愿的师生恋,一旦发生感情纠葛,劣势一方的学生可能会出于报复目的状告老师师生恋。因此,无论是从保护学生,还是保护老师的角度出发,教师和学生间的“浪漫关系”都应受到约束。由此看,禁止师生恋,无妨在我国的有关规定中做出明确要求,并写进教师守则中,并通过该规则去规范师生关系的某种边界。
问题二:滥发文凭
还有,制止高校滥发文凭问题。我一直认为,高校如何守住底线是一个国家的严肃命题,对中国高校来说,治理滥发文凭迫在眉睫。从公开的事实看和凭常识判断,我国滥发文凭现象确凿存在。一是各种教育层次无论是大专、大本、研究生,还是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几乎毕业率为100%,如此高的毕业率未免有些不正常。二是一些倒台的贪官墨吏动辄有名牌名校的硕士博士头衔。还有,就是各种MBA、EMBA高级工商管理班多如牛毛且要价不菲。
必须指出,高校是社会正义和道德良知的圣地,是知识文明的殿堂和科学发明的摇篮,其文凭的发放和头衔的授予既是崇高的荣誉,也是不可亵渎的称号,还是学问和能力到达某种程度的标志。因此,高校文凭和头衔不仅不能滥发,甚至应当与金钱名利和世俗标准脱钩,以此才能显示出高校的尊严和品位。上面所列事实,无疑是对教育尊严的践踏,也是制造教育不公。
从国内外情况看,滥发文凭头衔非中国独有。有报道说日前英国有60所院校因为有滥发文凭嫌疑被调查,甚至有老师在考场上念答案的丑闻,英国有关部门正在就此进行调查处理。希望我国有关部门也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高校滥发文凭滥授头衔的势头蔓延。我认为,滥发文凭和滥授头衔是治理教育腐败的重要内容,也应是当前高校深化改革的实实在在举措。这其中,无论是按党纪标准,还是按《高等教育法》的要求,一些高校的书记、校长都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高等教育,通俗说就是大学教育。有人认为大学教育抓大事,抓大规划、抓大目标、抓大方向,这当然没错,但如果不从小事抓起,忽视上文所述的师生恋和滥发文凭等看上去不大的事儿,影响的就必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看上去比这样的还小的事儿还多得是,如师生就餐问题,住宿问题,选专业问题,直至图书馆管理、电影放映等等。这些事看起来可能更小,但折射出来的恰恰正是学校的质量和水平。我曾不止一次地呼吁,高校发生天灾人祸,书记校长要站出来认错和表示个态度,至今都未有人响应。如此不言而喻的事儿,贯彻落实都如此艰难,质量从何谈起?
粗糙的管理,堆积起来就是质量的低下。“大学之大,在于大师”,我补充这句名言:大学之大还在于不弃小。有大师,不弃小,这才是大学的胸怀和气度。说到底,抓高教,境界要高,眼光要低;抓大学,要有大胸怀,还要抓小事。
□王旭明(语文出版社社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