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5:书评周刊·主题

书单内外,评委们的心水书

2014年08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历史学家王奇生
文学评论家解玺璋
博物学家刘华杰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亚民
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
学者吴思
文学评论家李静
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

  新京报讯 (记者吴亚顺)8月27日,新京报书评周刊夏季书选活动在言几又书店举行,八位评委各抒己见,并增补了自己读到的好书。

  刘东谈论“轴心突破”

  学者余英时新作《论天人之际》出版,受到学术界的追捧,报刊、网络、微信“朋友圈”都能读到对这本书的评介。《论天人之际》从西方“轴心突破”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古代系统思想史的起源,余英时认为,只有在其他古代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对照下,中国轴心突破的文化特色才能充分地显现出来。

  夏季好书评选尚未开始,学者、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和记者聊起了这本书。“我早上还在说这个事儿,昨天(指8月26日)还有人邀请我去做一个关于轴心时期的讲演。这一拨汉学家,余英时先生研究时间很长,成果很多,直到现在还在写作,但是余英时从来不深究西学,他利用的西学算是‘起点’的内容,如果这些‘起点’被我们推翻了呢?”刘东说。他本人的学术路径是从西学进入国学。

  对于“轴心”这一概念,刘东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德国人喜欢‘轴心’这个词,还有‘轴心国’,受到所有非西方文明的反击,只有中国人高兴。”同时,他认为,当前我们需要更进一步与西学对话,去怀疑雅斯贝尔斯,怀疑马克斯·韦伯。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评选前的闲聊花絮,并非真正的学术论道。

  刘华杰吐槽摄影道德

  刘华杰是一名博物学者,夏季好书评选现场,他甚为喜爱奚志农领衔出版的野生动物摄影书《万兽之灵》。他非常强调关注自然者的写作:“没有写出来,就是私人的东西,那就没有教育意义。”

  对于国人的摄影道德,刘华杰颇有意见:“现在爱好摄影的人越来越多了,出去拍什么,往往有破坏,拍珍稀动物时,破坏了,就很有影响。”他希望应该有更多人有自己的摄影道德,不破坏、不伤害,也希望有人来提醒、教育。

  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自然摄影师、《万兽之灵》的作者之一王放谈到摄影的道德规范也说:“具体来说,就是拍摄的时候不伤害动物、不破坏栖息地、不给动物带来不必要的危险。听起来这是一个特别低的要求,但是这样的要求很多摄影师都难以达到。”

  《看不见的森林》受推介

  夏季好书评选时,一本没有进入评选名单的书《看不见的森林》被频频提及。这本书副标题是“林中自然笔记”,是生物学家戴维·哈斯凯尔的森林观测成果,曾获得2012年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2013年美国国家学院最佳图书奖等。

  参与好书评选之外,刘华杰向新京报书评周刊的读者们推介了这本书。“它非常特别,作者是一个生态学老师,尝试写一本教材,但这个教材以散文的形式来写,写一米见方的森林在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变化,把进化论的东西和万物的变化写在一起,写得非常精彩。”刘华杰说。

  文学

  评论家笔下的沈从文获认可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

  解玺璋:《沈从文的后半生》的作者张新颖以前是搞文学批评的。一个搞评论出身的人,很容易走到评论上去,他会把自己的判断加在里面,但是这本书是以材料为主的,这是它的优点,它就是以材料说话。张新颖尽量克服自己评论家的习惯,他很自觉地做到这一点,这是我看中的原因,而且沈从文这个人我也喜欢。

  李静:这本书很扎实,对于传主非常体贴,小心翼翼地做关于他的后半段生平纪事,用材料来说作者的话,这本书的质量非常高。

  王奇生:我非常期待这本书,但又有一点疑虑。我从阅读性角度来讲,这本书非常可读,但是我担心这本书作者的介入是不是会太过于主观?包括题材——大量的沈从文的个人书信,我非常佩服作者能选这么好的题材。我们写一个传记,非常强调要有大量私密性的资料作为素材,比如个人的私下来往书信,比如日记,这些都是当年不准备给大家看的,结果现在都给我们利用,我一定要把这本书好好再看一看。

  一个狄金森

  发烧友的狂热《狄金森全集》

  阿甲:我特别喜欢《狄金森全集》,我发烧到什么程度?我上个月刚刚去过位于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的艾米莉·狄金森的故居,那个地方还跟童书大师艾瑞克·卡尔美术馆在同一个小城市,像一个世外桃源,走到那里去看看大树,看看那个绿色的庭院,感受一下狄金森创作的年代和思路,和影响她的东西。其实我们对狄金森的理解还是不够,所以我特别推荐蒲隆先生翻译的这套书,一出来之后,我第一时间买来了,因为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必须收藏的书。它最大的优点,除了诗歌以外,还有大量的书信集和日记,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很难理解她的诗篇,因为她的诗非常神秘。如果对这套书有批评的话,就是它的编号太怪了,总对不上号,一首诗的原诗到底在哪里?每一首诗都要来回查半天,如果能把两个编号体系都留着就好了。

  艺术

  自圆其说也很了不起

  《洛书河图:中华文明的造型探源》

  王亚民:《洛书河图》的作者阿城我比较熟,这本书我觉得很好玩,他在《洛书河图》中从造型,包括先秦哲学和苗人服饰等,来阐述中华文明的造型,很有意思。我觉得他能够自圆其说,把这个东西讲得很清楚。你说他一定在学术上非常准确,我不敢判定,但是起码他捋出了这么一个脉络,我觉得是很了不起的。

  解玺璋:阿城纯粹从中国人的思维角度研究中华文化的诞生期,我喜欢看这一类的书,这纯粹从我个人的爱好出发,因为我对这个东西特好奇,中国的思想究竟怎么发展起来的,我很早对这个东西特别感兴趣。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学习和了解的过程。

  儿童

  读书才能避免争斗

  《架起儿童图书的桥梁》

  阿甲:这本书挺难得,如果跟儿童相关的书必须推荐,这本应该考虑。IBBY是一个架起各国儿童图书的桥梁,它的全名叫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这个联盟评的奖是安徒生奖,通常被称为“小诺贝尔奖”,是儿童文学节的至高奖。而这位作者杰拉·莱普曼是IBBY的创始人,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她以废墟上的德国为大舞台,在废墟之上建立起青少年图书馆。为什么要在废墟上建图书馆?她的理念是,想让这个社会真正走向民主,就必须让儿童开始读书,要让全世界的人读他们自己的图书,这样才能避免争斗,她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非常了不起。

  追加书单

  醉鬼眼中的俄罗斯文化

  《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

  李静:这是前苏联后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这个作家叶罗费耶夫本人的经历非常传奇。这本书很薄,但又是一个非常庞杂的文本,从一个醉鬼的叙事视角切入,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以空间的移动为线索,沿途各种胡言乱语,各种幻象和现实交织,充满了对政治、文学、历史、宗教的反讽,而且书里对俄罗斯文学史上各类代表作家和作品都有一种反讽性的观照。这本书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在俄罗斯文学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在俄罗斯的地位就是,每到他的逝世纪念日,就会有一帮作家走一遍这条线路去纪念他。

  自荐童书不避亲

  《亲爱的天才:厄苏拉·诺德斯特姆书信集》

  阿甲:童书里面如果我想追加,有一本《亲爱的天才》,我有点不好意思推荐。这本书是我带着一个团队花了整整16个月的时间翻译的。这本书2008年被我们发现,它非常重要,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将美国儿童文学推入黄金时代的、带有一些前卫性和颠覆性的童书制造和诞生过程。这本书讲述了这些人的理想如何突破那个年代的重重阻力。虽然是一本书信集,但它的书信本身和书信背后的故事,如果和我们经常看的童书放在一块的话,读起来非常激动。

  采写/新京报记者 柏琳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秦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