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8: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特别报道

京津冀大战略带来巨大投资机会(1)

在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京津冀产业投资发展机遇”主题论坛上,嘉宾齐论新商机和政企关系

2014年09月0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京津冀产业投资发展机遇”主题论坛上,来自政府智库、学界专家、企业家等代表就新发展机会、政企互动等问题展开讨论。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
中国城乡经济建设研究所所长陈淮。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后,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布局和发展也面临全新机遇,旅游、文化、医疗、产业园、房地产……哪些产业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找到机会?政府应该提供哪些指导和支持?哪些企业已经率先“试水”?他们有哪些经验教训?在8月30日举行的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之主题论坛“京津冀产业投资发展机遇论坛”上,来自政府、学界、企业界的专家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专家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政府和企业之间互动日益紧密,政府的主要角色是明确规划、制定标准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市场资源配置等问题最好交由市场解决,而企业在抓住发展商机的同时,也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谈投资机会

  城镇化、京津冀协调叠加创造新商机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叠加,为企业界投资创造了很多新机遇。首先,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公共服务提出新要求。基础设施会有大量投入,交通、路网、管网都有很多投资机会,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智慧城市的实验区。

  随着交通通信的一体化、包括环境逐步改善,将促使京津冀很多区域的土地继续升值,这里有很多投资机会。另外随着科学技术创新、互联网的进步,为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新方向,还包括大量的城乡流动、人口聚集对商业地产、保障房的新需求,城乡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对人民改善自身状态,医疗卫生、旅游提出新的要求。

  陈淮:市场机会在京津冀区域里处处都有,首先有国际化大都市北京,有直辖市天津,有两大直辖市与河北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还有人口的流动、丰富的资源,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基础设施,如果在这些地方都找不到发展的机会,那就不要当企业家了。

  京津冀发展想做了很多年,最开始重心是天津,后来是河北,但原来没有太多实际的产业和基础依托,现在有轨道交通,地铁、城铁,400公里半径的城市群之间的轨道交通网,加上北京到京沪,华东、华南各地的快速轨道连接,实际上这是所有特大城市发展不可缺的,也是城市群建设不可缺的必要的基础设施。

  过去十年京津冀各自为政,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不光是产业融合,一些交通设施基础建设,交给市场就可以了,市场特别简单,就是谈价钱,河北的土地卖多少钱,政府协调不下来,市场经济是让所有资源要素组合在一起,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优化配置资源。

  谈政府角色

  政府应该摆正和市场的关系

  张占斌:政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我认为首先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摆正,这也是三中全会提出的核心的观点——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重大战略、重要规划、重要标准制定上政府要积极有为,在重要的公共服务上、公共产品提供上、在环境保护上政府也要积极有为。在国家层面协同大规划的基础上,政府还要重点推动交通和通信的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地区环境保护的改善,包括大气污染的治理。

  此外,除了经济方面需要大量简政放权、社会政策也要简政放权。比如说燕郊的燕达健康城,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但在涉及国家的政策、医疗资源的利用上,包括一些报销费用上还没有打通,这不仅仅是河北和北京的事。

  政府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政府一定要尊重市场的规律,不能犯过去的毛病,也不能急于求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的政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可以积极作为,但是不能代替市场,而且也不能一夜之间把所有的事情做好,要量力而行,保持平常心。

  陈淮:非常赞同张占斌主任说的摆正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别上来就问国家给什么政策支持,政府每补贴一块钱要从人民身上收更多的税,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京津冀不是一个新词,说了十几年了,但为什么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一个原因是有太多主观想象,粗暴地践踏客观规律没有能办成的事情。第二个原因是权力迷信,以为政府一说就可以了,2002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启动,当时几乎把所有深圳的招商优惠政策都给西部了,但十几年过去了,没有哪个西部省份再造出一个新深圳来。

  政府就是少管一点,税收得轻点,官派得少点,让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优胜劣汰,优化机制资源的地方就活了。只要让政府管的,第一是低效率,高成本,第二个就是出现腐败,所以我看京津冀合作就是打破这种格局,房地产投资方面,今后有希望的是天津和河北。

  (下转A特19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