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接D02版)
【数据】
生鲜类网络零售额2013年是130亿元,增长221%,2014年预计将达到260亿元,增长100%,也可能会更高一些,但其增长的速度是逐步趋缓的。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总交易额超过10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85万亿元,生鲜类所占的比例为0.7%,不足1%。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食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洪涛
冷链配送是生鲜电商面临主要问题
在被问及“你认为网购生鲜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时,有将近40%的网友选择了“产品经过运输,是否安全保鲜”这一选项,对生鲜的安全性问题仍然是大家质疑的首因。
洪涛告诉新京报记者,生鲜类电商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冷链问题,物流、配送、快递、宅配等成本较高,一般在30%-40%,一般果蔬类生鲜物配成本超过50%,甚至100%,如果冷链质量不高,可能会前功尽弃。
生鲜电商对运输专业度要求更高
什么是冷链物流配送?对于许多普通消费者而言,食品拿在手上“该冻是冻的,该冷是冷的”便认可其为“冷链配送”。至于采取什么方式才算冷链,概念并不清晰。
本来生活物流部负责人介绍,生鲜冷链到户配送是冷链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延伸,一般指将包裹或食品食材从商家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目前国内生鲜电商采取的冷链配送主要有两种:1、用制冷设备运送,如冷藏车;2、用保温设备运送,如保温箱。
在美国,生鲜做得好的城市,消费者大部分都是住在独栋的房子,亚马逊送货的大冷藏车也能直接开到门口。而在国内,绝大部分住楼房,这种大货车根本开不进去,配送还得分拆到温控箱、保温盒,以宅配的方式送货。
而且,冷藏车用作冷链宅配工具温控并不是最好的,弊端表现为:一旦路况复杂,低速行驶制冷能力不够;多次开门散失冷气;只有一个温区;离开车厢就脱冷等弊端。而一般泡沫箱加冰则存在“续航时间短,温度控制不强”的短处。
我买网在线营销部总监尚炎告诉新京报记者,与其他电商不同,生鲜电商对食品的安全、品质、运输等专业度要求更高。不仅对食品的理解和把控提出更高要求,更需要对冷链运输、生鲜采购、仓储运营等消费者看不见的后台加大投入,以满足服务需求。
与其他商品不同,无论是生肉禽蛋还是水果蔬菜,生鲜食品有着对贮藏环境更加严厉、保质期短、不易配送的特色。因而,生鲜食品历来被认为是电商中“最难的一环”。
大米、水果等也可使用“封氮”保鲜
沱沱工社CEO杜非介绍,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方法有很多,如大米、一些水果,用封氮的方式,效果很好;大部分水果,用冷冻加一些化学制剂的方法;还有一种是生物方式,利用一些从水果植物中提取的物质,来保持新鲜度。
当然,最常用的方法还是温控,也就是冷链配送。
中国的物流行业并不发达,管理也不规范。如打冷应该是正常的物流成本,美国的物流行业标准很高,要求24小时全程打冷,即使司机在休息,打冷也不停,车上有监控系统,收货人收货的时候,可以查看中途是否有停过机。但国内的物流,为了节约成本,经常一会儿开一会儿关,用前一段时间打冷的余温来保持商品的新鲜度,损耗就高。本来是10吨的东西运到北京成了8吨,那么这2吨的损耗就加到商品成本里面去了,让商品价格增高。
随着物流技术慢慢在增长,生鲜电商逐步解决了配送的问题,能够让商品走得更远,走得更快。
专家建议
通过规模化运营降低流通成本
●洪涛,中国食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
生鲜电商是电子商务的高级形式,被称为电子商务的皇冠。如果做好了生鲜类电商,再做什么其他电商都不会感到困难。提高生鲜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现代化作业,并且用现代流通与之对接,避免田头到市场的脱节问题,实现在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的无缝对接,通过规模化运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否则生鲜冷链物配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规模化、现代化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下来,从而居民大量的购买,从而会降低成本,同时也增加农民的收入。欧美等国家主要的生产方式是农场化生产、工业化生产、现代化生产、智能化生产,冷链物流容易对接,因此成本较低。而我国2亿多户农民生产,生产的分散化,生产的非标准化,再加上缺乏准确的市场引导,今天生产多了,明天生产少了,有时赚钱,有时赔本亏损,现代化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因此难度很大。
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正处于“成长期”,而不是“发展期”,“成长期”就需要国家政府给予“培育”政策,社会需要给予关爱,给予政策、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支持,而不是过多地干预和过早地收税。
■ 电商经验
预售、订单制保证品质
本来生活运营主管刘晨介绍,每个商品都有货架期,就是从采摘,到仓库,再到消费者手里的时间。如果货架期是三天,从运营角度来说,可以控制到每天下单,每天订货,每天卖。如果货架期太短,那就要用另外的方式来销售,一是产地发货。比如荔枝,从产地摘下来之后,立刻装箱,然后直接空运给消费者,省略了运到库房的环节;另一种是预售,拿到订单以后再去采摘。
杜非介绍,预售制和订单制可以保证品质,并降低价格。比如水果,不知道谁会买,四成熟或者六成熟,就采摘下来,摆放在市场上销售;现在知道谁要了,就可以等到八成熟、九成熟才摘下来,口感自然要好很多。
在2012年9月份,沱沱尝试了一个新的方法,就是预订制。每周一在网上挂出来要屠宰的猪,消费者挑选相应的部位来预订。这样做,各个部位都能卖出去,成本马上降了下来。之后,赣南的有机橙,大连的蓝莓,都是在没上市之前,已经开始预售了。那么第一批要进多少货全都知道,基本上到了当天就一售而空,没有任何积压损耗。
很多从事生鲜电商和农产品电商的企业,没有用预售制和订单制,因此在库存过程中损耗量很大。
D02-D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文龙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