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时事评论
下一篇

谁的电话会令法官都无奈

2014年09月02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议论风生

  这样“打个电话就放人”的现象,是否属于地方权力干预司法,还有待进一步查证。神秘电话到底来自何方,要尽快查清。民众对司法公正信心的恢复,要从每个个案开始。

  据人民网报道,日前,江苏沭阳县法院执行局法官在将一名俗称“老赖”的失信执行人送往拘留所途中,接到一个电话后便将“老赖”放走。打电话的人的身份引起了网民的诸多猜测。

  据当事人王姓法官的解释,当时他已经快将“老赖”李某送到拘留所了,但是接到了电话,便“遇到了障碍,个人不能左右”,所以不得不放人。一个短短的电话,竟然成为法官“个人不能左右”的力量,而且具备极高的执行效力,可以跳过一切审批程序瞬间放人,这样的情况在司法独立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的当下显得无比荒谬。

  而据沭阳县官方的答复是“县法院认为李某暂不符合司法拘留条件,故暂未对李某采取拘留措施”。如果情况真是如此,放人便应该按正规流程来进行,临时打电话放人并不符合司法程序。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正常对司法程序的中止,打电话便应该属于正常的工作交接或者沟通,透露打电话的人的身份以及电话内容也不会引来什么猜测。王姓法官为何始终拒绝透露打电话人的身份,面对质问,又会“坦陈自己的压力”呢?法官的压力究竟来自何方?

  无论从因电话而焦虑担心的债权人汪某,还是面对压力感到无奈的王姓法官身上,都可以隐约看到权力干预司法的影子。王姓法官“(说了这个事)到时候我就难做人”的表白,令人不免有所联想。

  这样“打个电话就放人”的现象,是否属于地方权力干预司法,还有待进一步查证。但现实中,权力干预司法的案例却并不鲜见;因为干预而让法律执行打折扣的事,也常常见诸媒体。每一次类似案例的出现,都会伤害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重心正是“去地方化”,“省以下统管”也是为了避免地方利益过度干扰司法。在改革过程中,民众对司法公正信心的恢复,要从每个个案开始。沭阳这个让法官都无奈的神秘电话到底来自何方,相关部门要给当事人和公众一个交代。

  □闫曼(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