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天,是著名历史学家谢国桢去世32周年纪念日。谢国桢,字刚主,河南省安阳人,生于1901年5月27日,1926年考取了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主要随梁启超学习和研究,次年毕业。后曾于国立北平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云南大学任职和执教,解放后相继在南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前不久,《谢国桢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其弟子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撰文追忆。
半工半读,考入清华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旧历三月,刚主师出生于河南安阳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不过刚主师的祖籍其实是江苏武进人,到其曾祖时举家迁到河南商丘,后到安阳。因此刚主师常称“安阳谢氏”。
在安阳谢氏家族中,刚主师的一支是颇受排挤的。不甚宽裕的家境,使先生无缘清末民初时兴的“洋学”。刚主师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私塾中度过的。到十八九岁时,刚主师便两眼乌黑从河南安阳闯荡来到北平(今北京)。
在汇文中学补习一段功课后,刚主师便去投考北京大学。无奈数学与英文基础太差,一连三年,屡试不中,盘缠用尽,生活无着。幸得桐城吴北江先生帮助,谋得一个小差事,半工半读,暂时安定了下来。刚主师晚年回忆起这段生活时,曾将自己比作戏台上那些落第的书生:“我每次走过北京大学的时候,只有望红楼而兴叹,见沙滩而增悲,感到研究学问这件事真是‘他生未卜此生休’了。”但事情其实并未如此的悲观,在吴北江等先生帮助下,刚主师不仅生活有了着落,而且学业大长,终于1925年夏,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先生。同年,刚主师在《清华学报》上发表了早年成名之作《明季奴变考》。在这篇文章中,刚主师不仅对晚明江南的奴变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考察,而且从理论上将其提到阶级斗争的高度。
1927年,刚主师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由其业师梁启超先生安排,到天津梁先生饮冰室教授其子女读书,并为梁先生编写《中国图书大辞典》充当助手。在饮冰室虽仅一年时间,但于刚主师生平学问关系至重。正是饮冰室丰富的藏书,引导刚主师对于晚明史籍的注意,并由此开始了他的史学生涯。
以明清之际研究,唤起民族精神
1928年,经梁先生介绍,刚主师应聘到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工作,并在那里先后完成了《清初三藩史籍考》、《晚明流寇史籍考》和《清开国史料》等史籍考证研究成果,在其基础上,刚主师完成了一代史学名著《晚明史籍考》。
1933年,刚主师应聘到南京大学任教,在那里,刚主师与年龄长他十多岁的黄侃教授结为莫逆。两人常有寓所小酌长谈,探讨学问。教学之余,刚主师完成了关于明清之际党社问题的研究,写成《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一书,并于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那正是国难当头的时刻,刚主师完成这部钩索文籍,用力甚勤的学术专著,目的还在于“以党争和结社为背景,来叙述明、清之际的历史,以唤起民族之精神。”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与《晚明史籍考》,一部作为政治史的研究,一部作为史料学的研究,成为刚主师生平学术的两部重要代表作。
正当刚主师学术发展如日中天之时,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刚主师虽然参加了一些有日方背景的学术工作,但是不仅毫无成果而言,反使自己的历史蒙上了阴影。这种情况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刚主师受聘到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任教,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天津。教学之暇,刚主师继续他对晚明历史的研究,1957年,在重版旧著《顾宁人学谱》的同时,刚主师的《南明史略》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书以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断限,是一部显示刚主师南明史料功底的开创性的成果。但是由于刚主师这部初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并且用纯现代白话文字写成的著作,还是略显简单。
刚主师实在是一位勤奋且多产的学者,从上世纪50至60年代的十余年间,除去《南明史略》外,先生还先后完成了《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清代农民起义资料辑录》,完成了《增订晚明史籍考》,出版了《明清笔记谈丛》,都是与史料有关的成果。刚主师治史甚忌空谈理论而重史料,尤重史料中的野史笔记。他所辑录的史料专集中所搜辑的大多是野史笔记上的内容,因此也就格外具有研究价值。
刚主师曾说:
我感觉到一部《二十四史》虽然不能说全部都是谎言,但是官修的“正史”,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除了记载朝章制度,帝王将相,政治沿革,官吏的升沉而外,其记社会经济情况,朝野遗闻,劳动人民创造历史和生产财富的事迹,那就微乎其微……因之要明晓明清两朝的社会状况,经济基础以及科学技术的发明,学人的辈出,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伟绩,则只有依赖于野史笔记中所记载的资料,从其中去伪存真,披沙拣金了。
晚年整理史料,增订前作
1964年,在四川大学纪念顾炎武诞辰35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刚主师发表了他的长篇论文《明末清初的学风》。这是刚主师对于明清史研究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其“生平研治学问旨趣的所在”,也堪称是先生学术论文的代表之作。他在文章中讴歌了明末清初的学者们的爱国主义及其“豪迈不羁和突兀不群的风格”,同时也批评了他们轻视人民群众和追求脱离实际和超人的思想。这篇文章后来不仅收入刚主师晚年出版的学术论集,而且就作为了论文集的书名。论文是从刚主师发表过的上百篇文章中选辑的。其中有《明末清初的学风》、《清代卓越的史学家全祖望》及《明清野史笔记概述》等学术思想文化的论文;也选收了《略论明代农民起义》等有关农民起义的论述;此外还有《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及其迟缓发展的原因》、《清初利用汉族地主集团所施行的统治政策》等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反映出了刚主师生平学术研究的主要方面。
在十年浩劫中,刚主师同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未能幸免于难。这是他学术研究第二次被迫中断,而且比抗日战争的八年还要多出两年。而实际上直到1977年以后,刚主师才在建国门外永安里与孙楷第先生合住的一个单元中,开始了晚年的著述。我也因此有幸于1978年考入先生门下读书。
从这时直到先生病逝的五年当中,先生以超人的勤奋先后出版了以明代野史笔记资料选编而成的《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中、下三册,和同样出于野史笔记史料的《明代农民起义史料选编》,并且完成了突出野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论著《史料学概论》。刚主师不顾年近八旬的高龄,亲率我等弟子数人赴江浙访书,写成可补《晚明史籍考》之阙的《江浙访书记》。先生的著作,许多都是用毛笔写到毛边纸上,一笔一画,工整隽秀,既是学术成果,又是文学小品佳作,且堪称书法艺术品。先生就是这样一笔一画写出了等身的著作。
刚主师生平治学,尤重于野史佚集的搜集整理,从中发掘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史料。刚主师平生治学又极为勤奋,从青年时代起,就着力于访书、藏书,他晚年住在北京团结湖时,将自己的藏书斋戏称为“瓜蒂庵”,以比喻自己的访书、藏书为捡拾瓜蒂。但在被刚主师戏称为“瓜蒂”的藏书中,确有着许多希见的版本,后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为瓜蒂庵藏书。刚主师的治学精神十分执着,他青年时代完成的学术名著《晚明史籍考》,经1964年的增订,1978年的再版,直到其晚年访书江浙,仍在补其所阙,改其不足。可以说,这部史学名著的修订,几乎伴随了刚主师学术生平。
《谢国桢全集》
作者:谢国桢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2014年1月
定价:3600.00
本书首次整理出版了谢先生专著、论文、随笔全集,收入了谢国桢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涉及史学、目录学、金石学、文献学、文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如《增订晚明史籍考》、《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南明史略》、《明季奴变考》、《江浙访书记》、《明代农民起义史料选编》等,也收入了谢国桢先生各个时期发表的学术论文、书跋随笔、散文诗作。另有谢先生手稿《悔馀诗存》、《悔馀丛稿》、《悔馀存稿》、《刚主籀史书目》等首次影印出版,附录的谢国桢先生印谱也是第一次公开。
□商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