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节高层论剑
|
新京报讯 9月1日上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首场论坛——中国出版走出去论坛在中华世纪坛小剧场举办。七位嘉宾在主旨演讲中与听众分享了“走出去”的经验与策略。
中国出版集团实物出口增长快
本次论坛是由中国出版研究院承办,论坛主题为“传统出版如何走向国际市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司长张福海在发言中分析了当下新闻出版业的走出去情况,具体介绍了国家扶持出版走出去的措施,并重点介绍了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边疆地区新闻出版走出去扶持工程等四个助推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工程。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刘伯根则主要与大家分享了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走出去成绩与经验。作为中国出版的航空母舰,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已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出版业50强。集团成立以来,版权输出从2003年的101项递增到2013年的740项,10年共输出2937项,列全国之首,最近三年连续获得全国综合排名第一。刘伯根指出,实物出口支撑了中国出版集团“走出去”的半壁江山,每年均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出版集团已有驻港和海外机构31家,正在筹建的美国国际出版公司1家。
郭光:“中国文化,国际表达”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建尧结合走出去工作当中的难题与困惑,谈到了五条走出去的路径。安徽出版集团总裁、时代出版传媒股份公司董事长王亚非谈了近期他对传统出版走出去的几点思考。一是推动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出版企业必须由单一的版权输出模式融入到全球产业链运营,由单纯的图书延伸到全方位的文化投资和拓展。二是企业也要用足用好国家政策,企业自主走出去。文化走出去,文化是“魂”,产品是载体,企业是主体,国家是保障。“中国国际经典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政策为出版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是企业走出去的指导方向更是保障。三是在海外设立国际出版传媒集团,收购兼并当地企业。四是设立海外国际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五是试点建立文化产业银行。
中国青年出版社(英国)国际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光做了题为《立足英国出版营销平台 进入国际图书主流市场》的演讲,与观众一起分享了中青社的走出去经验。她介绍了公司扎根被誉为国际创意和出版中心的英国,实行本土化运营,根据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消费习惯,按照西方出版行业的编辑、营销方式,对中国文化元素进行编辑包装,坚持“中国文化,国际表达”的出版理念,借助国际平台全面提升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的经验。
此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社长范晓虹还介绍了该社的“中华学术文库”和“丝路国家工程”项目的走出去情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天蔚则介绍了让国人提气的“大飞机出版工程”的走出去情况。
国际图书节活动
9月2日下午2点半,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组委会和德国驻华大使馆、德国图书信息中心主办了“自我保护”主题阅读推广活动。
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节活动之一“中华文化大家谈”2日下午迎来了“京味儿作家”刘一达,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他与现场观众一起就《收藏与北京文化》展开了畅谈。
9月2日,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专程来到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活动现场,以“书香北京,从我做起”的主题开讲“名家大讲堂”第一课,并携其五十年著述成果《阎崇年集》及《努尔哈赤全传》与读者见面。
9月2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的《中华好诗词》签售活动上,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与河北电视台《中华好诗词》栏目组应图书节组委会的邀请,携《中华好诗词》同名新书在图书节现场与读者见面。
9月2日下午,由北京国际图书节组委会举办的“海天一色,天涯共读——两岸经典文学名篇诵读活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台湾、北京和湖北等海峡两岸热爱读书的家庭、优秀少儿艺术团体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优秀主持人,以“亲子共读”的方式,共同分享《诗经·小雅·鹿鸣》、《春江花月夜》等古典名篇和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我的月亮是圆的》、许地山的《落花生》等两岸名家的经典之作。
9月3日上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大讲堂第二讲开奖,著名文史作家兼媒体人萨苏带来了《抗战老电影里的真实故事》一书,并讲述了《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多部抗战老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
“像海一样远的橄榄树和葡萄园/记忆中的红色捕鱼船/八月午夜的金黄谷束/带有贝壳和海藻”——来自遥远国度的美妙文字和动人声音把参观北京图书节的民众吸引到了希腊展区。9月3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希腊展区举办了以“希腊诗歌”为主题的朗诵会。希腊驻华使馆的新闻与文化事务主管海伦·穆查奇和希腊使馆工作人员贾宁芳分别用希腊语和汉语为大家朗诵了著名诗人赛弗里斯、埃利蒂斯、卡赞扎基斯和卡瓦菲斯的诗作。
9月3日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组委会通过专家讲座、图片展示、抗战图书展销、文艺汇演、播放抗战老电影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让读者在品书、读书的同时,更好地铭记历史、警示未来。图书节组委会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举办了“伟大贡献——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专题展览。展区在东南入口最显眼的位置,占地约100平米,既有图文展示,又有丰富的精品图书。图文展示分为序幕等四大部分,通过照片、报纸、地图等详实的历史资料和文字介绍,全景展现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程与贡献。
波兰驻华大使馆于9月4日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主会场召开了“波兰大使馆媒体推介——贡布罗维奇新书发布”。贡布罗维奇是波兰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被米兰·昆德拉誉为“我们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与卡夫卡、穆齐尔、布鲁赫并称为“中欧四杰”。今年贡布罗维奇作品系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久久读书人、波兰大使馆联袂在国内推出,包括五本作品《巴卡卡伊大街》《着魔》《横渡大西洋》《色》《宇宙》。推介会除了波兰大使馆文化专员,还有五本书的译者及久久读书人的代表,他们一起畅谈了此系列图书出版的历程,从选题、翻译一直到出版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9月4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中华文化大家谈”栏目邀请历史学者,央视“法律讲堂”主讲人宋连生为大家讲述如何让史学回归大众。宋连生专程从石家庄赶来参加北京国际图书节,也作为读者在图书节现场看书、选书。宋连生表示“大众史学写作和研究,要坚持把真实的历史带给读者,要在细节处下工夫,为读者提供欲知而未知的史学故事和知识,激发读者对历史的兴趣,从中得到启发和愉悦,这样的史学读物才符合大众史学的要求。”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