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书评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书评周刊·特别报道

“国际高峰论坛”纵论文史典籍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9月3日,以“传承国学经典,重塑文化大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国际高峰论坛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楼宇烈、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等国学大家、德国汉学家顾彬,以及艾恺、王守常、苏叔阳、钱逊、王小甫、刘传铭、叶茂等知名学者出席,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通过视频带来发言。论坛纵论中国古典文化与历史典籍,以期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融入讲台,将历史上先贤思想与当今时代相组合,重构国家思想、国家精神。

  顾彬

  德国70%的读书人是女性

  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德国汉学家,翻译家,作家。

  在德国是谁看书呢?基本上是女的,如果我记得对的话,70%的(读书)人都是女的,你们很可能看过17世纪一个非常有名的荷兰画家的一幅画,他画的是一个看书的女人,诗歌的时代是女人看书。那么为什么基本上是女的看书呢?为什么在德语国家好像基本上是女读者在读书,我不太清楚,我应该思考,但是我们好像看不到什么画,让我们看到一个读书的男人,好像男人如果出现在图画上的话,都应该是骑马并且带武器的。

  书应该是美丽的,德国人喜欢美丽的书,中国的书太重,中国的书味道不好,纸不好。我们上书店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告诉我们一本书应该看的还是不(应该)看,从封面开始,封面应该有吸引力,德国(有)一个出版社,他们请一个有名的画家设计所有他们出的书的封面,所以每次我上书店看这个出版社出的书,我的眼睛告诉我,“这本书你应该买,应该看。”另外我们德国人买书的时候,老会闻一本书,如果一本书的味道不好的话,我们不会买。最近我有机会在奥地利,看到中国当代诗人的书,他一本书才几十页,但是卖一百多欧元,他的书都是手做的,都是手艺,这些书我们喜欢作为礼物。

  书从(源头)圣经来说,是神圣的,所以书能够作为我们的朋友,我们真正的朋友,一本书也可能跟着我们一辈子。

  苏叔阳

  我们的祖先曾经诗意地生活

  苏叔阳,当代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等奖项。

  因为我1978年3月写了一部话剧,从此改变了我的工作岗位,我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做专业的电影编剧,我从这儿谈起,谈一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我们今天该怎么做。

  我在电影界特别突出的感觉,目前我们中华民族和国家民族整体缺乏两样东西,或者说日渐沉默。第一个,就是我们太缺乏诗,我们既不能诗意的生活,也不能用诗来表达我们的生活,看一看我们古典的文学,说起话来都是很礼貌,这种仪风在宝岛台湾可以见到,而我们首先是领导好,首长好,同志们好,我们已经是这样了。我们行动讲话当中,太失古风,想一想中华民族可能是世界上诗人最多的、诗人群体最多的民族,我去过三次马来西亚,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一次聚会,主宾都要以诗开头,主人拿起酒杯来就念几句诗,这诗都是信手拈来,回答者也要(用)诗。

  后来我发现很多东南亚国家里,都有这个风俗,实际上是他们受汉语风所及,是中华民族传达到哪儿去,想一想我们古代,我们第一个伟大的作品就是《诗经》,里面第一首伟大的诗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五四运动时期,很多先进的知识分子要否定中华文化,包括伟大的鲁迅写了一篇文章,很挖苦这首诗,说诗经第一首伟大的诗篇,就是在核心岛上一个小伙向一个姑娘求爱,他说这是什么玩意儿,我想鲁迅先生有伟大的人物也可能有伟大的失误,这四句话把文学的重要性都包括了,人物、情节、环境甚至还有风雅的环境描写,一个年轻小伙子春天在河心岛上,向一个美丽的姑娘表达爱情,这个时候一对雎鸠鸟关关地叫着,飞过他们的头顶,请一位现代诗人用四句话描写如此美妙的诗意的时候,谁要写得好,如同这四句,我愿拜他为师。

  我们的先辈诗意一样地生活着,而他们对生活的表述也都是诗,而且诗的妙不用看别的,就看这个伟大的《诗经》,第一首诗就表现了孔子在2000多年以前他的状态,他起码赞扬爱情,赞扬纯真的爱情,甚至不反对野合,那个时候有这样的勇气,把这样一首诗摆在第一位,是对生活的美多么赞扬。

  我再背一段鲁迅先生的作品,大家就知道鲁迅和电影有什么关系了,他本身不是搞电影的,但他这段小说的描写完全是电影。“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大家看这是不是很好的电影开头。中国人为什么能够接受法国人发明的电影,是因为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有天然的情景合一的电影思维。今天中国的电影走向了一个歧路,只为了卖钱,以至于中国有无数的好素材在我们的手中都变了味。

  王小甫

  为什么说读史使人明智

  王小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们国家传统史学政治史,《资治通鉴》是一个集大成者,原典是这么讲的,他说这个序里讲《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就是商代留下的见解、教训并不远,就在他前面的王朝,下代的王朝,所以故其书名为《资治通鉴》。所以编这本书意在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为什么读史书,可以知兴替,因为他(宋神宗)是政治家嘛。其实我觉得历史的演绎变化、兴衰成败对于人民大众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文化修养,英国有位哲人叫培根,他很早说的话,即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改革开放可不得了,在中国(传播)是很广泛的,其实他还说过另外一句同样有哲理的话,就是读史使人明智,我想我们把他这个哲学的两句话放到一起,可以说就他的意思看,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使人明智的力量。为什么呢?我想大概可以有这么三个方面的理由,在这里草草想了想,第一,人类历史时间很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历史经验,它和今天是有共性的,我今天也可以吸取这个教训,为今天的人提供借鉴,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个人的生活经历毕竟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历,学习历史在于借鉴的话,就有可能会明智。

  第二呢,就是历史记载故事,故事就是这个事情不是现在当代发生的,以前发生的,可能过了很久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通鉴是讲一千多年的历史,因为我们现在将近一千年,所以就是读者读这些书的时候,有可能摆脱当时的利益和感情纠缠,来审视具体的事件和人物的成败得失、是非对错,从而得出一些发人深省的明智见解。

  举一个例子,我来北大上学的时候,老师讲隋炀帝修大运河,有益于交通交流,有益于国家统一,这都没问题,可是工程浩大,劳民伤财,民怨鼎沸,可以说促使了隋代,这么一个有作为的朝代、结束了几百年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早早灭亡。这件事情该怎么看?过了两百年,就在唐代,后来就是一个唐代李吉甫他修《元和郡县图志》,他就称,评论称大运河“隋氏作之虽劳,后世实受其利”,这两句话,可谓明智。

  第三,历史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长时段的社会观察工具,这个时间很长,超过我们自身生命存在的,这是一个问题。社会的演变它往往要经历过一个较长时间才能发生变化,过去我们老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还不算长。还有一个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人们才能把握。

  所以我觉得读一期原典可以纠正一些可能似是而非的观点,所以尽可能劝大家读原典。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原典也很精美,大家知道我们传统文化有很多很精炼的成语典故,都出自我们的历史原典里边,本身值得欣赏,尤其是我们的一些典故出在古典。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你们要是读东西多了,你写东西想做东西的时候,马上就找到那个感觉了,你就不会用像白开水一样的词写,建议同学们读古籍,读古籍原典。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