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用善款拍电影,公益人孙阿美想要干什么?
花5块钱,走进电影院,看看这部名叫《有一天》的公益电影,你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明天,华谊兄弟出品的公益电影《有一天》将在全国院线上映。0分账,票价5元,12位明星零片酬演出,350位电影工作者参与的这部公益电影,讲述的是9个弱势儿童群体追梦的故事。
“我相信总有一个故事,一个群体会击中你的内心,那就足够了。”《有一天》的发起人兼制片人、华谊兄弟公益基金的孙阿美期待,公众对特殊群体的看法可以因这部电影而改变。
制片旁白
坚持带来的改变
要用几百万元善款拍电影,这是个破天荒的事情。在说服民政部的审计部门时,孙阿美花了一个多月。她几乎每天都背着一个小包过去,跟审计部门的人讲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她找了很多理由,讲自己如何被国外这类公益电影所改变;讲公益组织单独发出的声音太小,需要更大的声音来展现自己……
终于,她成功了。一个从来没拍过电影的公益人,用900天时间带领拍摄团队完成这部电影。尽管还没在影院上线大范围传播,但这部电影已经在发酵。
一所特殊学校的老师看完电影告诉阿美,在这个电影之前他们是多么不容易去跟人介绍像顺利这样的孩子有就业能力,用很多张纸、PPT去介绍,都无法打动和让人相信。但这部电影可以。
当参演明星讲述幕后故事,周迅在公益演唱会现场唱起这部电影的主题曲时,阿美看到了台下很多人在流泪。
收到顺利妈妈书信时,她又看到了这个家长的改变……“这就是影像的魅力,他们不是只有悲情,他们也有梦。”
现在压在阿美身上最重的负担,是如何让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作为一部公益电影,没有宣传经费。5元的票价,是让这些群体背后更多的家庭能看得起《有一天》。但对那些以卖座为衡量标准的影院来说,这是一个考验。
阿美希望,影院能在这时候接过这个爱心接力棒。也希望观众在众多商业片里,能选择这部电影,看看这些孩子和他们群体的故事。“我相信,这部电影可以改变世界的温度。”
■ 角色揭秘
豪豪有了自信
范世豪 10岁,《有一天》9个故事之《独唱乐团》中的小主演
故事简介:一个年轻的钢琴师(袁珊珊饰演),因为一直无法在音乐上有所突破,于是鲁莽地决定到聋哑学校教孩子们唱歌。经历种种波折,为了教会聋哑儿童学唱歌,她发明了一套独特的合唱方式,并终于成功地让聋哑儿童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其实,豪豪所在的学校——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没有音乐课,这里的孩子全是听障儿童。音乐在他们的生活里几乎遥不可及。
但豪豪会唱《两只老虎》,老师也是在拍摄组挑选演员时才发现这一点。
“我喜欢唱歌。”豪豪用不太清晰的发音配合手语说,他可以听到一点点声音,喜欢听音乐。尽管父母都是听障者,但爸爸会发声。在豪豪很小时,爸爸就边打手语边说,教会了豪豪这首歌,这也是豪豪会唱的唯一一首歌。
“同行之间一说让听障者唱歌,都觉得不可思议,唱歌对听障者的挑战太大了。”豪豪的班主任房彪说,听障生一般都很不自信,尤其是在说话上。尽管电影里的豪豪唱出来的《两只老虎》很多不在调上,但他展现出了听障生追梦的精神,是这个群体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他们努力发声的过程很打动人。
现在,豪豪俨然班里和学校的小明星。他也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小明星。在微信圈里,妈妈总会转发每一条和儿子有关的新闻,和房彪老师聊天时也总是透着股自豪。
豪豪也变得更有自信,会积极争取上台表演的机会。
房彪说,班里挑选人参加活动,豪豪第一个举手。西城区举行环保话题演讲比赛,和普通学生同台竞技,豪豪也踊跃参与。学校老师挑选参赛学生时,豪豪的表现让他们很惊喜,“他的状态很棒,很有自信心,表现力也比较强了。”房彪还记得,豪豪在演讲中的场景对话说得惟妙惟肖,这些老师不曾辅导过。
“我敢表达自己了。”豪豪说,他以后想做成龙般的大明星。
幕后:拍摄中途曾想放弃
对于当年只有9岁的豪豪来说,拍电影很辛苦。
豪豪没有任何演技和经历,刚开始紧张到动作僵硬。而导演却希望抓住他最自然的一面。于是,有的场景不断重拍,老师在一旁不断鼓励他。“我有想过不拍了。”豪豪承认曾想过放弃。但后来,他越来越自然。
最后拍摄那天,20个小时对于成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而且很多时候豪豪只是在等待。
那一天,跟随拍摄的妈妈心疼孩子了,开始向老师抱怨,经过老师沟通才转变了态度。
但跟随拍摄的学校办公室主任王秋阳发现,豪豪不再满场到处溜达,也没有了不耐烦的情绪。“他学会了等待和尊重。”
顺利对妈妈笑了
刘顺利 19岁,《有一天》9个故事之《疯狂的面包》中的主演
剧情简介:唐氏综合征患者顺利中学毕业那天,常去学校送面包的主厨宽哥主动找到他妈妈,希望能实现之前与顺利的诺言,教他做面包。妈妈紧张而忧虑地带着顺利来到面包房学习。在宽哥的指导下,顺利做出了笑脸面包送给了妈妈。妈妈也学会放手,让顺利走上自信自强的道路。
9月5日,鲁谷的一家面包房,顺利帮着店员整理价签,端面包。
顺利喜欢吃面包,也喜欢做面包。尽管因为疾病存在智能障碍,但顺利在父母和学校的培养下,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参加完电影拍摄后,顺利在学校的帮助下,来到了这家面包店,做上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他还喜欢表演,听到音乐会跟着节奏跳舞。
但当拍摄组找到顺利妈妈时,她觉得儿子拍不了。制片人孙阿美劝她,不要太早否定孩子。
看到剧本时,妈妈才比较放心,“剧本好像就是为顺利写的,很多都经历过,比如独自坐公交车。”
电影拍完后,她发现,顺利变自信了。在烤箱外等待面包出炉时,他会仰着头,把手插在腰上或端在胸前,一副自豪的模样。“他后来还参加了一些电影宣传活动,每一次表现都很棒。”
这部电影改变的不仅仅是顺利,还有他的妈妈。
顺利妈坦言,现实中的顺利对她敬而远之,更是对她难展笑颜。因为她从来都用命令式的语气对顺利说话,希望儿子能很快学会,但忽略了他自身条件的局限。
在反复看了几遍《有一天》的幕后特辑《徐帆和小伙伴的一天》后,顺利妈还有些吃徐帆的醋。“他们才认识两三天就可以那样。这些天我一直在反思,到底和徐帆妈妈的差距在哪里?”
现在,顺利妈在尝试改变和儿子的沟通方式。比如早上起床时,她一改之前的大呼小叫,会对顺利说:“顺利醒醒、快给妈妈放放《菠萝、菠萝蜜》。”再看顺利,虽然眼还没睁开、笑容早已挂在脸上,随即谢娜的幽默歌声就飘进了她的耳朵,美好快乐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幕后:用一个月和顺利交朋友
为弥补顺利的不足,顺利妈会带儿子去学校、小卖部等地方全方位体验一下,练一练。但后来导演希望,让顺利自由发挥,演最真实的自己。
“他们拍这个的出发点就是希望看到快乐的顺利,而不是压抑的。”妈妈说,摄制组花了一个月时间来和顺利成为朋友,帮助顺利理解台词的意思,顺着拍摄的节奏来演。
“这个过程中彼此给出很大的信任和付出。”制片人孙阿美说,拍摄现场,徐帆老师也特别好,让导演把一切镜头顺着顺利来演,他去到哪里她就到哪里。没跟到她的镜头没关系,先拍顺利。
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江 王嘉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