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经济新闻·3C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经济新闻·3C

志高空调业绩徘徊

2014年上半年营收54.4亿,不及美的、格力同期净利,同比几无增长,2020年“千亿目标”梦想遥远

2014年09月18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在2009年曾表示要“坐四望三”的志高空调,今年最新市场排名落到了第七。随着海尔、格力、美的先后进入千亿阵营,一直号称要“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的志高,营收一直在百亿左右徘徊,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日前,志高发布半年报,201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同比增83.9%,达到4103.1万元。但与同期美的净利66.1亿元、格力净利57.18亿元相比,志高已是典型的二线品牌。

  业内人士认为,空调品类集中度高,已形成寡头垄断,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局面会日益严重,二线品牌的份额可能会被进一步蚕食。志高作为二线品牌别无选择,要么努力进步不被甩开,要么不进则退早晚退出竞争舞台。目前,志高研发投入不及销售额的1%,业内认为,凭这点投入想实现弯道超车只能是梦想。

  营收不及格力、美的净利

  日前,志高控股公布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公司上半年营收为54.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增长83.9%至4103.1万元。对于这份半年报,志高控股表示“业绩表现令人鼓舞”。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实现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增长149.74%。格力电器实现净利润57.18亿元,同比增长42.4%。对比发现,志高上半年的营收不及美的、格力的净利润。

  2009年志高空调实现香港上市,当时志高创始人兼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兴浩对媒体表示,志高空调有望在年底超过海尔,成为行业第三。

  2011年,志高财务总监梁汉文曾公开表示,公司的空调销售将受惠于内地的补贴政策以及对出口的乐观预期,目标是5至10年内通过每年30%-40%的复合增长,达至1000亿元人民币销售额,成为内地领先的空调出口商。2014年,李兴浩再次对媒体表示,到2020年,志高要做到1000亿。

  新京报记者查询志高财报发现,志高2014年上半年的营收为54.4亿元,相比2013年上半年的营收54.36亿元,几乎没有增长。2013年,其营收同比增长4.3%。2012年,营收同比下降5.8%。按照这个速度,志高距离千亿计划所设定的目标相去甚远。

  中怡康调研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7月20日,志高空调零售量市场份额为4.3%,排名第七,零售额市场份额为3.5%,排名第八。

  巅峰期折戟家电补贴

  李兴浩1993年开始做空调。2003年,李兴浩以18亿元身价登上福布斯及胡润富豪榜。

  从创业之初,李兴浩就立志要“造世界上最好的空调”。1995年,他力排众议,采购成本高但质量较好的日本三菱压缩机,随后又与韩国现代联合经营现代空调,与德国威能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不久还实现了空调返销日本。2002年10月,三菱电机压缩机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原明来访志高,发出“空调学志高”的感叹。

  2010年,李兴浩看准了空调节能补贴政策,大幅调高志高节能产品比例。鼎盛时期,志高95%以上的空调都是高能效产品,在国家前后四次公布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空调推广目录中,志高累计中标的型号为行业最多。

  2010年,志高年收入达到92.77亿,盈利4.55亿。当年年底,李兴浩提出10年内实现1000亿销售计划的宏伟目标。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11年,国家对空调的节能补贴间歇性退出,志高的不适感表现强烈,成为中国空调企业中唯一一个亏损企业,盈利从2010年的4.549亿元急转直下为2011年的净亏损1.44亿元。

  数据显示,在志高2010年同比增长41%的4.549亿元净利润背后,政府提供了8.092亿元的节能补贴,到了2011年,政府补贴骤降为1.784亿元,公司的主营业务净亏损1.44亿元。如今政府补贴已完全退出,2014年志高半年报显示,来自政府的补贴为0,净利润仅为2010年上半年的1/7。

  志高控股的股价走势也是断崖式的,从2010年底的7港元高点骤跌至2011年的1港元以下,从此志高股价再没上过1港元。

  多元化遇阻回到主业

  2009年,志高空调上市时曾对外宣称:不做到全球最强最大决不改主业。2010年,志高正处在鼎盛时期,宣布启动多元化布局。这被业内解读为学习美的。

  2010年4月8日,志高宣布,公司将在全国开设5000家“低碳家电生活馆”,首次展出其冰箱、洗衣机等白电产品。据了解,当时为推进这一计划,志高选择了以北京为首发站,称已有37家“志高低碳家电生活馆”在北京建成并营业,计划年内在北京地区扩展到100家。

  不过,记者并未在北京见到过“志高低碳家电生活馆”,记者询问志高方面,相关负责人也不清楚生活馆在北京的准确位置。该负责人称,这类生活馆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可能更多。

  志高年报显示,除空调相关产品之外的“其他产品”,国内销售额已连续两年下降。志高空调多元化布局遇阻,不得不再次回到空调的主业上。

  2014年年初,志高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决定杀入空调上游压缩机领域,围绕主业做事情的思路显得更加明显。志高控股有关人士表示,2014年上半年,公司旗下新建的压缩机生产设施将试产,这也意味着志高将成为继美的、格力、春兰之后国内第四家能够打通空调产业链的企业。此举有助于志高控股打通上下游产业链,降低其产品的生产成本。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上游压缩机行业投入大,回报慢,想依赖此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也不容易。

  研发投入不及销售额1%

  “这几年志高在转型升级当中,主抓产品升级,技术创新,我们目前两个主要拳头产品云空调和微系列空调销售占比达到80%左右”,志高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说。

  志高的变革尝试是通过人事交接完成的。2012年初,志高空调管理层完成新老交替,志高创始人李兴浩将权杖交予新任董事长郑祖义,这在当时被解读为志高“去家族化”。56岁的郑祖义,是清华大学第一代制冷博士后,曾任格力高级技术顾问兼研究所所长、科龙空调总经理。

  2012年2月8日,郑祖义率领他的团队,在佛山发布全球首款全直流变频云空调,正式打出他的技术牌。会后,郑祖义对媒体表示,志高空调今后将更专注于打造技术核心竞争力。

  就此来看,志高似乎要走一条学习格力的道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知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称,目前在志高内实际掌权的是李兴浩的侄女婿黄兴科,他是志高空调总裁、志高控股执行董事。

  新京报查阅年报发现,郑祖义上任的当年,志高的研发费用不升反降。2012年内,志高研发成本减少6.3%至人民币7700万元,当时志高给出的理由是,由于成本控制及本集团的开支整体下降所致。

  2013年,其研发成本增至8500万元,但投资志高的人士依然不满意,“目前志高研发投入仍不及销售额的1%,凭这点投入想实现弯道超车只能是梦想而已。”该人士称。 新京报记者 李媛

  ■ 观察

  空调业二线品牌“活得艰辛”

  多位业内资深人士说,志高就是中国家电二线品牌的缩影,其共同宿命是“活得艰辛”。

  空调是整个家电板块集中度最高的品类,三大巨头格力、美的、海尔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绝对垄断的局面。与美的、格力、海尔在空调领域拼杀,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市场上,二线品牌都承担着巨大压力。有接近志高的业内人士称,面对目前的市场环境、市场格局、市场压力,志高已经没有办法改变现有格局,它错过了与美的、格力、海尔竞争的时代,现在江山已定,很难打翻身仗。

  “志高新管理层也并没有太大特色,现在他们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做一些产品上、渠道上的微创新,能维持现有的市场格局就很不错了。”上述人士称。

  作为成熟的商人,曾一手创立志高品牌的李兴浩在2012年退居幕后。此后,李兴浩转投其他商机。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如今的李兴浩在广东涉足了包括装饰装修在内的众多领域,手里也有很多企业。前述接近志高的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志高控股对李兴浩而言,只是他的一个平台,一个品牌平台。当他还在这个平台上,就可以获得更多资源,可以有更多资本操作的空间,这就是生意人。(李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