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新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新评论
下一篇

这一代年轻人“无可救药”了吗?

2014年09月18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时事通讯

  92岁的吴良镛院士作报告,台下学生却成片睡去,这反映的是圈层固化导致的兴趣窄化,是社会共识的越来越难以凝聚,而未必是对大师、知识的不尊重。由此说这代年轻人“不可救药”,有些想多了。

  呦呦君台鉴:

  见信如晤!

  今天想向你说个事儿:9月16日,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在大会堂作报告,台下六千余名各高校研究生新生中,成片趴在桌上睡去。吴老诚恳已极,谦逊已极,92岁的他,坚持站着用35分钟讲完。须知,吴老上一次站在这里接过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证书,在台上的时间也不过5分钟。吴老倾心相待,新生们成片睡去,这种对长者不敬,这种对学术高峰麻木无感,岂不令人心痛?

  这一代年轻人,奇葩着实不少。这两天,某名牌大学历史学院一位同学就和我说,在他开始上研究生课时,被生生惊呆了:一位史学研究生,把竖排书籍横着读;《明史》课上,教授安排同学们课前购买或借阅二十四史正史,结果上课时,有同学带来的竟是某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明史故事》!他对绿皮点校本二十四史闻所未闻。

  这位同学大为困惑:他们十几年的书是怎么读的?为何就失去对知识与学术的敬畏?这一代年轻人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无可救药了吗?

  从“成片睡去”的一张张照片上,我看到了一个个“信息茧房”。要看到,如今转型中国恰遇信息时代的网络社会崛起。社会越来越多元的同时,形成一个又一个圈层与群落。这些圈层和群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话语体系。人们越来越只爱听自己想听的声音、看自己想看的图景。信息多了,沟通方便了,但孤岛也越来越多了。人们只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沟通,关心自己的事情,沉浸其中,很少有兴趣、有精力去接触、讨论、钻研其他领域的和公共领域的事情。

  于是,圈层固化、群落极化,圈层与圈层之间,越来越难以沟通。在此背景下,即便吴良镛是建筑大师,是科学高峰,台下六千多名年轻学生,如果对建筑无感,对科学迟钝,只关心发表本领域论文,只关心未来工作福利待遇,麻木地睡去,也就不可避免了。

  “信息茧房”的出现,不仅使得吴老精心准备的演讲被睡觉屏蔽,也说明主流化共识越来越难以凝聚。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但这些“趴下”的年轻人,真的像网上所批判的那样“敬”字缺失、不见“大师”吗?我并不那么担心。

  这次“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有其特定的价值承载,但也要看到,之前有不少报告会动辄倒鸡汤、搞教条,弄得不少学生已心怀警惕;以至于,当吴良镛先生真情实意地与其交流人生顿悟的时候,很多人已预设了心灵隔离墙。

  再者,该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其实也可改进:比如,主办方事先采取以研究生资格主动领票制,以吴老的号召力,感兴趣的人想必会群涌而至;为避免后排听众看不清,还可以更合理地设置大屏幕;在时间安排上,也更讲究等等。如此一来,睡觉的人想必会少些,而吴老一番苦心,也不会就此被辜负。

  实质上,今天的大学里真实情况是:凡是像样的讲座,要抢座占座,同学们踮着脚、仰着脖子听几个小时的场景,比比皆是。种种景象让我确信:这一代年轻人的求知欲望,并不弱于他们的前辈,且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一两代学人的知识准备、社会的经济准备,现在这代年轻人拥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而这,若辅以更接地气的网络化表达方式,想必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致。

  所以不要着急,不必担心。随着时代变化,我相信学生们会走出一个个“信息茧房”,而他们对大师的尊敬、对学术的敬畏,也不会轻易“趴下”。

  你觉得呢?

  顺颂 大安!

  □鹿鸣(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