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文化新闻·艺术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5:文化新闻·艺术圈

艺术家发起芜湖古城艺术计划,并将以修建古砖广场、古城文化中心博物馆等方式保护遗存

应天齐率千人“拣砖”保护古城

2014年09月22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艺术家应天齐发起了千人“拣砖”活动,希望将完整的古砖保存用于古城建设中。
应天齐版画作品《西递村系列之六》。

  古城保护和改造一直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完整保护、修旧如旧、旧颜换新装等模式都被引入古城保护。如今,艺术家应天齐希望能凭借艺术之力引入一种新的模式。近日,应天齐发起了“遗存·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并联合付志强、胡石、刘克峰3位建筑师在芜湖古城组织了一场千人拣砖大型当代艺术计划。

  昨日,应天齐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的古城保护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注重历史现存和历史文脉,并留下我们这代人的文化思考,而此次发起的“拣砖”活动以及未来以此构建“古城文化中心”博物馆等,便是希望以保护、重建、复建、再生的思路,成为将来城市改造可供参考的案例,“我希望能颠覆中国古城改造现有模式。”

  缘起

  因创作接触古城改造

  20多年前,艺术家应天齐发现了安徽皖南古村落——西递村。此后经过8年探索,完成了中国版画史上的经典作品《西递村系列》版画。西递村因画家及其作品闻名,并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对应天齐本人来说,也是通过这样的艺术实践让他开始了对“传统与我们的时代放在一起”的思考。

  这种对古城“传统与现代”的思考也让应天齐2001年就参与到家乡芜湖的古城保护改造中。同时他还将自己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对历史、遗存遭遇现代化境遇的文化思考,通过芜湖古城这一个案,创作了不少当代艺术作品,并参加了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如今,应天齐将艺术形式介入古城改造的方式进行到底,于近日发起了“遗存·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9月15日至9月20日,该艺术计划的重要部分“千人拣砖大型当代艺术计划”在芜湖古城举行。

  实践

  老砖封存用于古城建设

  安徽芜湖古城原址,位于芜湖市中心,面积31公顷。历史上虽经自汉到清各个朝代,但至今所见的遗存则是清同治年之后的建筑风貌。在应天齐看来,要保护这座古城,修旧如旧并不是唯一模式。

  由于古城也将面临保护和开发,因此,这个艺术计划针对的是古城未来。六天的活动中,芜湖市民自愿报名后进入古城现场,拣寻各时代建筑遗存的砖块。其中,完整的老砖由工作人员现场封存建档,用于即将启动的古城建设之中;残砖则可由参与市民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姓名和拣砖日期,交由工作人员封存,并在指定区域拍照留影、留言。

  在应天齐设想中,古城保护改造的重要部分还包括未来利用古城废墟中搬出的古砖作为原材料,在古城中间主要地块建造古砖广场,并在广场中建造“古城文化中心”博物馆。这次活动中签名的古残砖和活动音视频资料都将由应天齐制成艺术品,或永久陈列于该博物馆内,“我们的古城保护和改造中也要让这一代人的文化思考和时代印记包含对遗存的珍重,都能注入到古城建设之中。”

  ■ 追问

  芜湖古城艺术计划

  是颠覆还是艺术乌托邦?

  用文艺的方式去改造城镇、乡村,中国的文艺界早有实践者。2011年,学者欧宁和另一位学者左靖共同发起了“碧山计划”,试图利用各自在文艺领域的资源,从文化改造的角度再造乡村。而此次应天齐在芜湖古城发起这一艺术计划,也用艺术的方式去进行古城再造。究竟这样的方式是对中国古城改造现有模式的颠覆,还是一场艺术乌托邦?这样的质疑早在应天齐日前在北京宣布启动该计划时便有。

  对此,应天齐告诉记者,修旧如旧,全方位地恢复旧存只是古城改造重建的一种模式,不顾历史遗存和历史文脉的强拆强建,非科学地建造一些假古董或不伦不类的新建筑,显然是一种破坏。而自己此次提出的古城保护改造的方案具体思路是在古城建设中强化文化意识,注重历史现存和历史文脉,根据不同的遗存现状进行研究,使得遗存得以真正保护,恢复和重建。更重要的是让这一代人的文化思考和时代印记都能注入到古城建设之中,“它的整体思路是保护、重建、复建、再生。作为艺术家和建筑家的我们已经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包括修建古砖广场、古城文化中心博物馆等,”应天齐否认了这是一场艺术乌托邦,而称芜湖古城艺术计划将成为未来城市改造可供参考的一个案例,其中艺术的介入让古城保护有了更强的文化意识、而在古城保护再生中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则带着我们这代人对遗存的珍重、珍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