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刘云山曾指出“山西省的政治生态存在不少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以政治生态的视角来观察吕梁,有助于理解当地官场腐化蜕变的深层背景。
据人民网报道,近日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深入吕梁市五个县区,就反腐等相关工作进行调研。王儒林一番表态引起关注,他说“有的同志建议,吕梁情况复杂,第一站最好不去”。
一个曾经的革命老区,却让如今的省委书记何时去调研都要慎重考虑,的确令人痛惜。用当地一位退休干部的话说,“一座英雄之城,在有些人眼中好像成了‘敌占区’”。这样一个“腐败问题重灾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矛盾突出的地区”,的确值得好好解剖。吕梁的问题,是山西问题的缩影和典型代表,当解决山西的政治生态问题提出之时,王儒林以这里为“第一站”有着破题意义。
在十八大以来持续的反腐风暴中,山西是落马省部级官员最多的省份,而这些高官中多数又和吕梁有关系。显然,这并非巧合,也不仅是某些官员个人的问题。在王儒林就任山西省委书记时,刘云山曾有专门讲话,指出“山西省的政治生态存在不少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以政治生态的视角来观察吕梁,有助于理解当地官场腐化蜕变的深层背景。
此前有煤炭系统官员反思,山西的政治生态归根结底是煤的生态。这一论断并非虚言,有太多的腐败案例为证。手握权柄的官员,和资本相勾结,建立起错综复杂的派系和圈子,这在吕梁也有着突出反映。当地混乱的政治生态,和扭曲的经济发展方式互为因果。一方面,过度依赖资源的单一发展思维,让官员不得不深度介入资源开发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当各种派系和圈子形成并控制经济之后,官员即便想摆脱“黑金”的诱惑,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坊间一直传言的“晋官难当”,其实也是对当地政治生态问题的通俗表达。有观察人士曾说,“晋官难当”的深层次原因,是一些官员缺乏直面地方利益集团的勇气。官员的“内因”当然值得重视,这可能也是王儒林此次特别强调吕梁是“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故乡、是革命老区的原因。
相比官员个人的贪腐,吕梁当地畸形的政治生态,更让民众有切肤之痛。过去十多年,吕梁虽也曾有过高速发展,但即便在经济数据看起来鲜亮的时期,很多普通民众依然在贫困状态下求存,因为财富被畸形的政治生态和背后的利益集团吞噬。因此,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第一步是反腐,但反腐并不意味着打倒了几只“大老虎”就此停止。与此同时,还要理清权力和市场的边界。具体到煤炭领域,就是加快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从源头上根除权力寻租的可能。
民众对反腐的期待,不仅是把具体贪官拉下马,更要一个健康、正常的政治生态环境,这会在很大程度影响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所以,反腐的同时,如何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将是吕梁乃至山西的重要使命。最终衡量反腐价值,还是要看能不能通过官员的“更新”实现制度的进步、政治的清明,恢复民众对官员和地方政府的信任,改善当地的经济和民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