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2: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2: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跟着白云羊群下山来

2014年10月0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骑马驱赶羊群的年轻牧民。
清晨的阳光打在转场牧群的身上。和此前一律骑马不同,现在骑摩托车放牧转场在阿勒泰牧区已很常见。
转场途中的流动商店。
转场路上,拉木材和家当的驼队。
阿巴塔在沟坎上垒好炉灶烤馕,为一家人准备午饭。
转场途中,牧民搭建的简易帐篷,称为“霍斯”。
深山牧区,在自家毡房外玩耍的孩子。

  9月19日清晨,寒潮如约而至。前一天阿勒泰地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天边的云翻滚然后凝滞。哈萨克牧民牛羊大规模转场时瞬间凝固的烟尘,与翻滚的云朵有着类似的形状。草原深处没有信号,收不到关于寒潮袭来的天气预报。但九月初的寒潮,只是自然钟摆又来到了某个节点。距离乌伦古河封冻还有些日子,长枪短炮来阿勒泰寻觅秋色的旅游摄影团正在启程,大规模的牛羊等在山上也正准备下来……

  经验丰富的牧民有自己的判断方法,如果母羊使劲晃动耳朵,引起羊群里其他的羊也开始晃动耳朵,这预示着天气要变;如果羊群经常乱跑、不进羊圈,骆驼打喷嚏,说明冬天的雪会很厚,这个冬天将不会好过。

  提前下山的流动商店

  9月中旬,阿扎提夫妻开的流动商店已经提前下山,用交叉折叠的网状骨架围成一圈,用羊毛绳系牢,搭建好毡房,喀拉额尔齐斯河就从毡房旁流过,河套里石头遍布,河水冲刷出自然之音,晨光里的树闪亮,秋天颜色的层次开始显露。毡房商店里什么都有,镜子、手电筒、啤酒、孩子玩的贴画、摩托车配件、女人的内衣……阿扎提说:“只要你能想到的草原上能够用到的东西,这里都有。”

  阿扎提五年前开了这个商店,之前在山里挖金子,阿尔泰山深处到处是宝藏,“宝石布满大地,不动手就到不了怀里”。后来政府不让挖金子了,他又不想像哥哥一样放牧,就开起了商店。孩子在福海县城上学,妻子努尔巴赫提是典型的哈萨克中年妇女,健硕红润有力,除了商店还经营流动旅馆,二十块钱一晚,“生意还不错,今年前面几个月全部算起来赚了7万元左右”。

  阿扎提保留了一本账簿,上面都是赊账的记录:“不赊账怎么行,卖不动啊。” 很多牧民一般到了十月份,卖了羊之后就会来还账。那个时候也是商店生意最好的时候,口袋里有钱了,给家里买东西或者送礼都出手阔气。哈萨克人婚礼一般也是在秋后,带着丰收之后的喜悦。

  摩托车配件和柴油都是流动商店里的商品,现在年轻的牧民都喜欢骑摩托车放牧,也方便日常进出。年长的牧民还是喜欢骑马,马被认为是“哈萨克人的翅膀”。骑马放牧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我们徒步跟着一群牛羊转场的时候,骑马的牧民可以随时任意停留,遇到上坡时,骑摩托的牧民却得下车把牛羊赶过垭口,又要返回来骑摩托车。

  商店里的另一件主要商品是口罩。常年采访牧区的《阿勒泰日报》记者刘新海说:“以前放牧都不戴口罩,这几年草场退化,风沙越来越大,几乎所有牧民都开始戴起了口罩,不然肺受不了。”

  其实,在转场的长途跋涉中,一路尘土飞扬,羊群也会得肺病,其中老弱的羊会提前被淘汰。而且,只有经过了寒冷冬天的考验,才配享用来年春天丰美茂盛牧草的盛情,不能过冬的则会被自然淘汰。

  美酒、奶茶和阿肯弹唱

  那天晚上,流动商店的一座毡房里,几个在喀拉额尔齐斯河里捡石头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喝酒,喝着喝着酒突然就大吵起来,几乎动手。我们躺在旁边的毡房里听他们推搡的动静,好像也没有什么关系。有些争吵是不伤感情的,之前他们邀请我们一起喝酒,说他们四个是一起捡石头的好伙伴。

  毡房里没有电,黑漆漆的,穹顶被风吹动,掀开一角,暗蓝色的天空一闪一闪。翻身间,一摸是个跌倒的空酒瓶,再一摸是两个酒杯子。酒,在草原上是交流的媒介,从陌生到酝酿发酵而出的熟络。流动商店毡房外的草地上,最多的就是空啤酒瓶。福海县旅游局局长马东说:“三十年前,哈萨克人是不喝酒的,但是近些年来,牧民喝酒的越来越多,时代变了,也有不少借酒浇愁的。”

  刘新海每次总在后备箱里放上几件酒,和来自全国的摄影爱好者户外露营喝,和哈萨克朋友喝。我们借住在一个放牧大户乌尔兹别克家的时候,乌尔兹别克的小舅子在毡房外藏了三瓶酒,然后和刘新海打赌:一分钟内拿出酒来,给一百块钱。结果,他转身就去毡房外拿出了私藏,说是给姐夫带的礼物。刘新海的哈萨克语一点也不灵光,但因为有酒的作用,一杯又一杯,为了“民族团结”,为了“原来是老乡嘛”……

  乌尔兹别克家毡房中间一个茶座上摆满了奶疙瘩、果子、馕。奶疙瘩是浓缩的精华,硬得像石头一样,但是牧民日常的营养都可以从其中获得。馕是草原上最主要的一种食物,硬硬的,越嚼越有味道。乌尔兹别克的女儿坐在客座下方,不停地给所有人倒奶茶,先放一小勺黄油,倒一点牛奶,冲上滚烫的砖茶。空了杯又续上,直到客人说再也喝不下了。

  “哈萨克人没有乞丐,你在阿勒泰草原上,随便走进一个毡房,都会被招待,饿不死。”刘新海、马东说到他们对草原的感情为什么这么深。的确,我们走进草原深处的一座毡房,女主人萨丽琴带着她的小女儿在家,语言不通,几句简单的交流之后就沉默着笑。我们走出去有点距离了,萨丽琴又小跑着往我们怀里塞满了奶疙瘩。

  乌尔兹别克的小舅子掏出手机,草原深处的手机没有通讯功能,但里面有他录的哈萨克阿肯弹唱。昏暗里,觉得这个“酒鬼”有点儿游离得出神,好像已经去了草原更深处的远方。阿肯弹唱是哈萨克的传统艺术形式,草原上有时会有阿肯弹唱会,原汁原味的阿肯弹唱也不易见到了,一般赛马会上会有表演。

  将牲畜的脾性了然于胸

  沿着喀拉额尔齐斯河,稀稀拉拉的转场队伍已经开始了迁徙,负重的驼队走在最前面,整个家当都驮在上面,妇女儿童坐在领头的骆驼上。驼队之后牛群、马群,最后是羊群。羊群要慢慢赶,而且要边放边走,与驼队迁移的路线也不一样。公羊群要提前半个月出发,因为公羊在秋季要给母羊配种,一定要让它们吃到最好的草,这样才不会掉膘。之后母羊群和羔羊群一起赶下山。

  牧民每次搬迁的距离在15-20公里之间,每次到达的地点每年基本是固定的,当然这也要看水草及天气情况而定,水草好的地方就会多停留几天,水草不好或许只停留一晚。临时的停留点一般选择在水源附近,视野较为开阔的地方,搭起一个简易的帐篷——霍斯。秋季牧场植被稀疏,牲畜可能短时间就跑出很远的地方,开阔的地方即使跑得很远也在牧人的视野范围内。

  22岁的阿巴塔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父亲和两个哥哥在山上放牧,他们家算是现在不太多见的放牧大户,一共有600多头羊、30匹马、10匹骆驼。其中也有少量亲戚家的牲畜,现在草场萎缩,很多牧民家牲畜少,就托给别人代牧。

  阿巴塔父辈放牧的经验就像牛羊一样数不过来,根据母羊的颜色、年龄、局部标记、行为、声音以及细微特征,能够快速分辨。马东说,你要是看到哈萨克人数羊,那才是一绝呢。老牧民站在山头一个开阔处,伸出一只手,眯上一只眼,有力地划拉手,纵横捭阖一般坚定,总数一下就出来了,准确无误。

  哈萨克牧民对牲畜的一切了然于胸。“折勒合”是他们对马的统称,但每一种马又都有一个专有名词,比如母马根据牙齿多少划分出十几种。我们在骆驼屁股上经常能看到一些符号,据说就是给骆驼做的标记。

  老牧民知道各类牲畜的采食具有选择性,都有各自喜爱的草种,山羊喜欢吃嫩枝和苦味植物,骆驼喜欢吃含盐高的碱性植物。在准噶尔盆地的隔壁及荒漠草原上,很多野草坚硬而耐旱,虽然不适合牛羊,但却是骆驼的食物,尤其是新生梭梭柴枝条的末梢是骆驼最喜爱吃的。梭梭柴一般长在达坂的高处,生命一直向天边铺层开去。

  阿巴塔在自家的霍斯附近不远的一个沟坎上垒好了一个烤馕的灶台,山里遍布柴火,最主要的是已经老死的白桦树,先是大火烧,然后熄火,铁锨把平底盘子送进灶台,周围的缝隙处用毛毡包好,半个小时之后,新鲜的馕就出炉了。烤馕的间隙,阿巴塔还不忘烧水、赶羊,顺带躲在一个角落里把自己的头发梳好辫子。她穿着红色衣服的身影一直活跃在山间,干起活来飞快。

  就在离开阿巴塔家的时候,远远看见山头上有几个年轻人正在修路,方便摩托车进出。阿巴塔的父亲骑在马上,健谈、目光犀利,漫山遍野都是他的牛羊,他说不知道今年的羊能够卖到什么价钱。

  真正的牧道是绿草中间的细线

  改变已经在悄悄发生,刘新海觉得,“现在看到的牧道不是真正的牧道”。现在的牧道宽,草已经被踏平,尘土飞扬。要进入到草原深处,高山草甸上的夏牧场,才能看到真正的牧道,那是绿草中间一条条细细的线,那是羊儿轻快地扬起蹄子留下的痕迹。

  9月中旬来阿勒泰拍摄转场的摄影爱好者,想拍摄到大场面:千军万马的牛羊经过,扬起翻滚的烟尘。可是今年秋天的转场延后,牲畜陆续稀稀拉拉沿着喀拉额尔齐斯河谷下撤,大场面还要等些日子。有人开玩笑说,“摄影师比牛羊还多哟”。讨厌的摄影爱好者也有,马东曾经带过一个摄影团,因为觉得转场的场面不够整齐壮观,摄影团中有人出五百块钱给牧民,希望他重新赶着牛羊经过垭口再来一遍。马东说,这样的人,再也不要来拍草原转场了。

  马东自己的兴趣也从拍摄转场的浩大壮观转移到拍摄牧民生活的改变,连续八年他跟拍一个牧民家庭,从那家的小儿子出生开始,现在小儿子已经在福海县城上学。暑假的时候,孩子自己骑马进到草原深处的家里。“那家的大女儿已经自己要求退学回家放牧,这一点对她父母的打击很大。我觉得牧民从内心来说,是希望下一辈走出草原,不要再放牧了。”

  这几年来,来阿勒泰拍摄转场的摄影爱好者越来越多,摩托车放牧已经很常见,机械搬运的大规模转场也有了。改变不可避免。马东说:“冬牧场的艰辛,一般人难以想象。”也很少有人记录冬牧场,因为实在是太冷太难了。他有一年拍摄冬牧场,结果遇到零下三十五度的寒潮,差点被困住。“人都是向往更容易的生活。”“白云跟着风走,我们跟着羊群走。”这是在哈萨克牧民中流传的一句谚语。但是,再过20年、50年呢?这样的场景会以什么方式存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