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文化新闻·艺术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文化新闻·艺术圈

推出新演出《又见五台山》,接受专访谈从实景演出到回归剧场,称不循规蹈矩才叫艺术家

王潮歌 我不愿被定义为“旅游演出”

2014年10月0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又见五台山》的演出在专门为其设计的剧场中表演,舞台周长200米。

  【人物名片】

  王潮歌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导演专业,2003年与张艺谋合作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晚会《奥运中国 感动北京》,之后便和张艺谋一起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等“印象”系列。2013年回归剧场,陆续推出《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等大型演出。

  新京报讯 (记者陈然)9月下旬,导演王潮歌禅意萦绕的新作《又见五台山》在山西开幕。在依山势而建的专属剧场“风铃宫”中,1600名观众共同观看了这部戏。在3000平方米的剧场空间里,观众们要先穿过一个表演区,“经历”一生中重要场景的再现,从童年、少年、青年,直至中年,随后来到观众席上。观众席可360度旋转,在演出全程,200米周长的舞台不断变换,如同人生万象。王潮歌以不停旋转的观众席象征时间的流转,借此表达一天、一念、一年、一生,不过都在一念之间的佛家哲思。

  从十年前和张艺谋合作“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到自己独立操刀,再到近两年回归剧场的“又见”系列,一路走来的王潮歌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女子,成长为统领剧组数百人的名导演。

  她自认是个“老导演”,又时刻不忘创新,每部作品都要挑战极限。从“印象”系列的人与山水自然共舞,到“又见”系列屡屡突破观演关系,创造全新体验,在王潮歌眼里,艺术的本分就是新奇,“如果循规蹈矩,还叫什么艺术家”。

  ■ 对话导演

  新演出 观众是看客,也是演员

  新京报:在《又见五台山》的开场,观众要路过一个个熟悉的场景,从出生到童年、走入校园,最后进入社会。这两年,“浸入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的概念在国际上非常流行,打破传统的观演关系,让观众沉浸在戏剧中。之前赖声川导演的《如梦之梦》也是这样,你是受此启发的吗?

  王潮歌:并不是,艺术家的创作往往不谋而合。在现场你会发现,我们的巧妙之处是,你走过人生的一幕幕,看别人在演戏,然后你回到观众席上,突然大幕打开,你发现刚才你站的地方就是舞台。原来你以为你只是看客,其实你也是演员。

  新京报:你的风格一贯是大开大合,每个作品都制造出恢弘壮丽的场面,这两年你的作品都在剧场里,也让我联想到美国的“秀”文化,同样是具有娱乐性,展现奇观的表演。

  王潮歌:一般看我的作品,都弄不清这个导演是男是女,感觉挺大气的,其实我人也有点这样。我觉得你把我们归为“秀”,这归得不大好,我们习惯于凭感官去给作品分类,很大型就叫秀,而小剧场就一定是探索性戏剧,这就像说一个女孩好看就一定是花瓶。我的所有演出,既不是秀,也不是旅游演出,而是为我们国家创立的崭新的表演体系。以前也没有实景演出,能把大山大水都纳入表演,让大自然成为表达的一部分。到了“又见”系列,回到了剧场里,我觉得这仍然是一种探索式戏剧,是对空间的探索。

  艺术观 我痛恨规矩和习惯

  新京报:探索戏剧难免让人觉得是追求艺术性,不会很受市场欢迎。但你的作品都在驻场演出,几乎都能获得商业成功。

  王潮歌:我觉得国际上对戏剧的分类不用大小论,比如“蓝人”,在纽约就是很小的探索式表演,在拉斯韦加斯就是很大的。从导演来讲,管他什么的,我就是想这么做,就做出来。在西方那些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果看到一个奇怪的东西,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这样做?”,而咱们往往是“哦!这么奇怪,那肯定是你错了”。

  我对规矩和习惯特别痛恨,如果循规蹈矩,还叫什么艺术家。我们拿了人家的钱,做一个大家都想得到的,那要我们干吗使?艺术的本分不就是你要做出一个新奇,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吗。艺术的本质就是猎奇、出新、颠覆、砸碎,再重新建立。当然,我是中国演出行业票房最多的导演了,我对观众的感受还是有把握的。

  新京报:你的大多数作品都在旅游景区演,招徕更多观众。但你不希望被定义成“旅游演出”,为什么?

  王潮歌:我不愿意说是“旅游演出”,因为它被定义为是一种不太高级的演出,有点低俗,旅游演出的名声被搞坏了。实际上游客和观众没有高低,你今天在城市里看戏就是观众,明天你去丽江就是游客。像纽约、伦敦,世界各地的人都有,观众也有很多是游客,但他们说自己是旅游演出吗?从我自己来说,我每一个作品也都在试图挑战一种极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