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北京新闻·城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北京新闻·城事
下一篇

郭公庄水厂炭砂滤池“南水”调出“京味”

一期工程具备通水条件,远期日供水能力达100万立方米,南城部分区域自来水硬度大现象有望缓解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昨日,郭公庄水厂,工作人员在机械加速澄清池处理车间施工。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当日宣布,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郭公庄水厂(一期工程)具备了通水条件。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新京报讯 (记者饶沛)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昨日宣布,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郭公庄水厂(一期工程)具备了通水条件。“南水”进京后,日供水能力将逐渐达到50万立方米,按照每人每天用水100升计算,可以供500万人用水,使城区总日供水能力从322万立方米增加到372万立方米,可大大缓解北京中心城区特别是城南地区供水压力。

  今年夏天,郭公庄水厂就已经部分投入使用。

  为赶时间工期进程缩短一半

  郭公庄水厂是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以南水北调原水为唯一水源,是北京城区最先接纳“南水”的水厂。一期工程投资35亿元,新建输水管线4.6公里,将原水从南水北调南干渠郭公庄分水口输送至水厂。

  郭公庄水厂2012年4月开工建设,2013年初开始大规模建设,为了赶上南水北调江水进京的时间,原本需要三年的施工工期,实际仅用了一年半就具备了通水条件。

  来水首先进入格栅间,水中直径超过1厘米的杂质被滤除在外,然后依次通过提升泵房到达预臭氧接触池、机械加速澄清池、主臭氧接触池、炭砂滤池、膜处理车间及紫外线消毒车间进行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和消毒。

  经过多道工艺处理后,最终,完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将被输送到市政大管网中,流进千家万户。郭公庄水厂还将规划建设二期、三期工程,使该水厂远期日供水能力达到100万立方米。

  中心城区首建大型现代化水厂

  郭公庄水厂的建成使中心城区处理南水北调水源的水厂增至5座,同时,改变了北京城区水厂分布的格局,使城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有大型主力水厂,城区供水压力更加均衡。这也是新世纪以来北京中心城区首次新建的大型现代化水厂。

  “南水”进京后,将相应替换目前在用部分地下水水源,使地下水得到涵养。由于地表水硬度适中,以南城为主的部分区域自来水硬度偏高现象将会得到改善。

  目前南城的自来水主要水源是地下水,水质偏硬,而南水北调的水源是丹江口水库,是典型的地表水,硬度较软,预计南城居民壶中结水垢的现象有望缓解。

  ■ 亮点

  紫外线、超滤膜“各显神通”

  据自来水集团介绍,郭公庄水厂工艺水平达到世界领先。该水厂是国内采用膜处理技术规模最大的自来水厂,并且首次在国内运用了超滤膜与紫外线消毒组合工艺,采用了预加氯、预臭氧和粉末活性炭等多道前置处理工艺,根据原水水质情况,水处理工艺可组合、可跨越,提高了应对原水水质复杂化的能力。

  据介绍,目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优良,但为了预防长途明渠可能带来的原水水质风险,郭公庄水厂在处理工艺上预留了较大的处理余量,可以应对突发污染事件。其中深度处理工艺——超滤膜与紫外线消毒各有“神通”。超滤膜的孔径只有0.01微米,只有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能够将更细微的杂质拦住,让水分子顺利通过,而紫外线则可以进一步消毒。

  48个炭砂滤池去除色嗅味

  郭公庄水厂炭砂滤池共有24组48个滤池,是郭公庄水厂深度处理工艺的主要环节,它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吸附和过滤水中的有机物和难以沉淀的杂质,去除水中的色、嗅、味,确保“南水”调出“北京味儿”。

  每组炭砂滤池长14米、宽8米、高近6米,滤板上铺有1.2米厚的石英砂和0.6米厚的活性炭,整个水厂共需使用8000吨石英砂和720吨活性炭。这种创新性地采用活性炭和石英砂叠加式一体化净水处理工艺,不仅提高了水处理效率,确保了出厂水水质安全优质,而且节省了占地,节约了投资。

  为了确保炭砂滤池气水反冲洗过程的均匀稳定,每个系列12组炭砂滤池“布气孔”的高程误差应控制在正负2毫米,而郭公庄水厂炭砂滤池的“布气孔”误差基本控制在正负1毫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