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0月8日,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上学日,清华附小老师王峰为六年级(3)班的学生讲了一堂“1+X课程”中“语言与人文”的整合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月17日,5节代表着清华附小当前课程改革步伐的整合课,将呈现在全国各地的教师代表和专家面前。
明年清华附小将迎来百年校庆。10月17日当天,清华附小还将在这种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开启百年校庆倒计时。
10月17至18日,清华附小将正式启动百年校庆的相关活动。其中,重头戏是17日的5节课改探索课,以及相关的专家研讨活动。
10月8日,记者走进清华附小课堂,一连听了4位老师的整合课。
王峰的课堂中有深度的思考,亦有轻松快乐的情境创设。他在课堂上用流利纯正的英语,扮演了一个外国友人来到附小,在“文化墙”上看到了孔子这句话的情境,引发同学们大胆创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英文翻译。王峰适时引入了不同的翻译版本,世界各国意思相通的格言,学生穿行在两种语言中,感受到不同的人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在追问人与人的相处时,不约而同地凝聚到同理心上,激发出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世界文化的理解。
课的结尾,王老师用两个词“推己及人”和“Empathy”带领学生从“同理心”的角度综合理解中外文化中的这一核心精神。一个“学习孔子的话对今天我们有什么意义吗?”的问题又将学生引回了现实生活。
培养“中国灵魂 国际视野”的现代人,已纳入清华附小主题课程的研究中。反观王峰的课,也正是在“1+X课程”中“语言与人文”领域的一种尝试。据了解,这是清华附小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1+X课程”基本理念的体现,“1”代表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就是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据悉,在清华附小,整合课程已经占到总课程的30%。课时也从原来40分钟一节课,调整为90分钟、60分钟、35分钟、10分钟不等的长、短或微课时。
清华附小将国家的11门课程重新打包,打破了学科的边界,分为五大板块: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表示,学校实施的“1+X课程”不是增加课时和学生学习负担,而是在国家课时要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整合。
■ 整合课堂
数学·绘本·科学
在童话里学习数学
《避开恶猫的方法》是一节有关统计的课程,这节课主要讲“一一对应”的相关内容。
“一天,老鼠外出回来,发现仓库里乱七八糟。看这里,有张很奇怪的字条……”清华附小老师易博一开场,先在投影仪播放了一段童话故事的开头。“铺设场景,目的是先要勾起学生的兴趣。”
易博一步步引导着学生走入到故事情节中,当老鼠们决定用给猫脖子上挂东西的方式来预防猫的袭击时,易博开始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一一对应”,易博让部分学生扮演老鼠参与决定是挂轻的物体,还是重的物体。在学生混乱排队无法赞同哪种意见多的时候,自然意识到“一一对应”的必要。
“过去的教育都在结果中,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没有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窦桂梅说。
对于这堂课的设计,易博表示,他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把统计的全过程完整体验,还原人类统计发展史。
同样是一堂数学课,数学老师王建刚采取了另一种授课方式。
当天,王建刚给五年级一班的学生讲有关质数的内容,他这堂课的主题叫《“懂数学”的蝉》。他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懂数学”的蝉的来由:“大多数昆虫的生命周期为1年或更短,普通蝉的生命周期为3至9年,而1983年,人们在北美洲的森林里,发现一种有趣的‘懂数学’的蝉……这种蝉每隔13或17年都会集中爆发一次。”
“他的这堂课虽然讲的是质数,但融入生活的元素、科学的元素。”窦桂梅介绍,王建刚为了避免就知识教知识,就教材教教材,就以蝉为切入点,目的是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自然选择中蕴含着数学知识。
课程结尾,王建刚又把与质数相关的科学家巧妙穿插其中加以介绍。窦桂梅说,看上去这是一堂数学课,其实老师把生物、科学的相关知识也传递给了学生。王建刚说,他的课程设计是想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再通过数学方法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在研究过程中无痕地学习质数与合数。
语文·艺术
音乐注解诗人情怀
伴随着乐曲《姑苏行》婉转悠扬的丝竹之声,清华附小老师张家龙的语文与艺术整合课不留痕迹地开讲了,教室前方的PPT缓缓展开一幅表现江南风情的水墨画。
在音乐与画作的铺垫下,张老师请同学们描述它们给大家的感受。“美好”、“宁静”、“悠远”、“忧伤”、“凄美”、“惆怅”……五年级的学生们脱口而出大量情感细腻而富有想象力的词汇。
此时,《枫桥夜泊》这首古诗才徐徐“登场”。张老师邀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诵,一位风格独具的男生朗诵结束,立即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不一样的同学,不一样的情感,朗诵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又用不同的语调和感情朗读了几遍《枫桥夜泊》。这种“好玩儿”的自我表达朗读方式,正是遵循这首诗本身的“有我之境”,让学生把自己投入到诗中,也充分调动起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
“诗在可解与不可解中求和解。”对随后老师提出的有关这首诗的各种问题,如哪些是听觉、视觉描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同学们踊跃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并未给出标准答案,但在学生天马行空又紧扣主题的发言中,这首诗的画面、意象、意境、情境,都得以充分展现。
除了对古诗进行古典诠释,张老师还增加了现代解读——播放了毛宁演唱的歌曲《涛声依旧》,并在大家沉浸其中之时,即兴亲自表演了一段“二胡独奏”,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最后,他用古曲吟唱为这节课画上完美句号。
“诗与歌同源,”张老师说,“王维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可见诗又是画。还原诗的本质,用轻松的方式、多元的维度,和儿童一起用‘通感’呈现它、还原它,是件幸福的事。”他借用音乐、书画等元素,为课堂营造一种古诗中描述的场景和氛围,而将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也体现了主题教学和跨学科教学的目的。
D02-D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许晓静
D02-D03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薛珺
(下转D0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