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新公益特刊·益视界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2:新公益特刊·益视界
上一篇  下一篇

警惕传统文化复兴中的噱头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来信

  9月11日,南方周末一篇《女德班”:教现代女性守妇道》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报道称,东莞市蒙正国学馆开办“女德班”,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的口号视为“女德”精髓,两个星期之后,东莞市以教学内容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等为由责令停办女德班并展开调查,而不少学员却纷纷惋惜喊冤。

  这是一个有关当代社会价值冲突的典型案例。

  自从一百多年前中国被迫卷入西方式的现代化进程后,传统文化基本上只在民间自发传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失去了在正式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传统文化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也越来越模糊,很多与民间迷信或者“心灵鸡汤”相关联。改革开放后,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传统文化的口号。然而历史断层之后我们可以扬弃复兴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整个社会却处在迷惘之中。

  在民间,借着传统文化复兴名义进行的江湖骗局时有发生,甚至结合现代社会、现代商业与公益慈善各种因素的包装。古今中西的文化多元导致的价值冲突在这个领域滋生了很多隐患。各种女德班中,很多学员想来学习孝道女德,但所学内容却糅杂“兼收”,传统文化与国学,被作为一些商业运作的噱头。

  因此,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需要政府、民间各方真正沉下心来,需要良好的法律环境的保障,一起做好振兴传统文化这篇大文章。

  □马剑银(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