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娱乐新闻·对话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娱乐新闻·对话

八个字唱九遍,最新神曲《等到烟火清凉》走红网络,演唱者不经意间“红到失控”

天干物燥,许嵩多火你可知道?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看待自己的走红就如同看待自己的歌迷一般,许嵩认为那只是音乐道路上的一个步骤,“醒了就别装睡,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

  “2013年8月,我出版了一本个人摄影随笔集《海上灵光》,包括一些去希腊旅行的随拍以及我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看法和沿途感触。第一次出书是个有趣的经历,其中内容出版审核过程颇费周折。我惊叹于这比音乐审核更加严厉,后来编辑告诉我因为你在青少年群体中影响比较大,所以要按照教材的标准来审,注定要逐个字抠,非常严苛。”以上是许嵩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分享的故事,而这个生动的细节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他客观的号召力。这个名字“红到失控”早已不是一两天的剧情,然而时至今日大多数成年人以及业内人士依然认定他红得不明所以,但多年积累下来的各种惊人数字无不证明着他是当下内地华语乐坛里极为特别的存在,就像他那首仅有“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八个字名为《等到烟火清凉》的歌曲一样特别。没有无缘无故的红。他为什么可以有今天的成绩,以下因为新专辑《不如吃茶去》而发生的一系列对话是最好的佐证。正如他说的那样,“醒了就不要装睡了”。C06-C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古珺姝

  【自习课】 练钢琴,做网站,学习编曲

  新京报:看过你在微博上发的小时候弹钢琴的照片,听说你爸爸早年是音乐工作者?

  许嵩:他曾经在文工团工作,是扬琴演奏家,所以我算是耳闻目染,从小在家里听到这些卡带以及相关音乐的材料。因此即使是现在,我的音乐里常常会有很多中国民乐的元素。七八岁便开始弹钢琴。学了也有七八年,达到七级水平。直到上高中,课业比较重,也没有计划考音乐类院校,当做是能力拓展,业余爱好,就停了三年没弹。到大学开始做流行音乐,所以也算是横穿了我的成长经历。

  新京报:当时为什么选择了医学专业呢,你读书时有萌生过未来做音乐的想法吗?

  许嵩:完全没有,包括弹钢琴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特殊的天赋。完成我爸跟钢琴老师的规定动作后,是不会多弹一分钟的,每天练完两个小时或者三个小时就撤退了。当时觉得治病救人也不错,是一个比较好的职业。直到上大学,平时我喜欢捣鼓一下电脑,包括网络、网站这些东西,所以接触到电脑音乐制作,才开始尝试流行音乐。

  新京报:当时用什么类型的软件,水果?

  许嵩:对,水果、Cubase,包括后来编曲的这些开始玩起。因为我学过这么久的钢琴,这些和声、和弦,已经掌握在心中,只是再去自学一些作曲、编曲的教材,包括混音的,买回来看,没有中文的通过别的老师或者搞到一些翻译,自己也搜罗很多相关的材料。感兴趣嘛,就自学。所以我大一大二的时间,除了完成我医学学科的考试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自习室看这些东西,现在想起来觉得那时候还蛮勤奋的。

  新京报:那么从研究电脑慢慢摸索开始,到意识到自己有创作能力,创作第一首作品,再到《自定义》那张专辑这个过程中,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折点,或者契机是什么呢?

  许嵩:2005、2006年吧。就像你说的,刚开始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小样,除了钢琴还有MIDI键盘,包括编曲机,自己可能是随性弹一些零碎的东西,其实也是不断地去完善,不断地去拓展自己全方位的能力,一点一点慢慢来。直到现在,因为音乐的流派太多了,曲风也太多了,再好的制作人,创作家通常也就擅长那么几种曲风,很厉害的大家掌握更多的曲风,但是也没有人说能包办所有类别的风格,哪怕只是编曲家也不会。所以学无止境,直到现在有时间的时候,我会学习更多的东西,更多的元素。乐器啊,世界音乐太多的东西可以去学习,所以一点一点积累吧。就像阅读一样,你走过一个国家图书馆,终其一生也看不了十分之一。音乐这个海洋太浩瀚了。

  【公选课】 发唱片,签海蝶,面对歌迷

  新京报:说到创作经历,从第一张开始,完全是你自己一手包办,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瓶颈或者困难的状态?

  许嵩:第一张《自定义》其实挺顺利,在创作方面没有任何障碍。障碍来自身体方面,因为那个时候很累,天天熬夜,因为我不光是写了词曲就了事了,都是自己做。也不是说没有钱去找别人,但就想证明一下自己。编曲、混音、录音,母带制作,很多的时间都是埋头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所以当时脊椎病、咽炎、腰肌劳损,各种有的没的全都袭来,中间有一段时间没有办法继续下去,我已经到了眩晕去医院的程度。嗓子做雾化、理疗,医生给我在脖子上配了架子,扣在头上。我就戴着这个架子看电脑,就这么顶着干。那个时候主要的障碍就来自于这些,有的时候你脑子不累,但是身体没有办法跟上你的大脑,做第二张专辑我就开始改变了,做一些运动调整。

  新京报:你创作的原始状态是什么样的?在什么状态下写歌?

  许嵩:写歌分几块,作词我很随机,手机里有语音备忘录,录了几百几千条,可能就是一个题目,一个契机。还有一种是在音乐状态下,练琴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个和弦的连接还不错,或者一段旋律还不错,也会记录下来。我会把它算作有心在创作。走在路上,在飞机上,旅途中的灵感就是一个无意识的状态,没准备写歌,即兴地想到一些东西。有心和无心的都有,等要创作的时候再拿出来发散,它可能只有几句,感性的那个点你记录下来了,回头再用理性去扩展它。其实每一个作品,我觉得都是理性跟感性的结合,既需要理性地精心制作,同时要有那一些闪光点,那个闪光点可能不是你理性构建的,是你一时的冲动,一时的想法。

  新京报:那么其实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真的受众变多,开始红了呢,有什么节点吗?

  许嵩:我前两张专辑都是自己小范围发行。那个时候你并不会直接面对到歌迷,没有跟媒体朋友的见面,这些互动是缺失的,所以不会有直观的感受。我只会在大街小巷走的时候偶尔听到自己的歌,还挺高兴。开始有直观感受是第三张专辑《苏格拉没有底》,来到海蝶音乐以后。专辑完成以后,我们有一些歌迷的签售见面会,当看到成千上万的人蜂拥而至,把整个商场给堵了,我才开始意识到网上的这些数字都是有血有肉的。

  新京报:曾经为很多游戏写过歌曲,包括搜狐《天龙八部》《仙剑》等,你觉得这些会左右自己的粉丝构成吗?接单完成工作和自己创作的心态有何不一样?

  许嵩:接这些工作的时候我还小,当时还没有签约,搜狐直接找到我这边。对我个人来说,会把这两件事情分得很开。做专辑是表达一些自己的生活和想法。给客户做音乐,有很多要求和预设,我能配合就配合,如果做不到,我会告诉他这个事情做不了,就算了。你见到的这些可能是合作成功的,也有合作失败的。合作失败的,我提供的歌曲,他觉得我不要这样的,要汪峰那种的,那您去找汪峰好了。

  新京报:所以签约海蝶,有了唱片公司后,跟你最初独立制作有哪些异同?

  许嵩:最不一样的地方主要在于宣传,你的音乐会有更多的人知道,通过媒体,包括公司组织一些活动,会让你的音乐被更多人知道。此外不同的是演出、代言、广告。音乐方面其实没有太大不一样,后面的专辑也是我自己去创作完成的。

  新京报:保持创作方面相对独立的状态。

  许嵩:对,我提供什么歌大家听一下,就发行,没有任何修改。没有人会给我一个方向,或者指定什么风格,这些我也不会理它。

  【专业课】

  游山水,修词曲,不如吃茶

  新京报:说到新专辑《不如吃茶去》,这句话出自赵朴初禅茶诗《呤茶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很好奇你最早接触到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

  许嵩:因为我平时比较喜欢这些东西,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东西方哲学都会看一些,对一些禅机比较了解。其实吃茶去是一个禅机,最初是三个人问了老和尚不同的问题,他坐在那里的答案全都是“吃茶去”,就不理他们了。有人觉得是无聊,是敷衍,有人会解释老和尚是要告诉你,生活就是去践行,不要想那么多。不同的名家,有不同的解读,这种趣味是我比较看重的。禅趣。赵朴初也是引用这个典故,像一句口头禅,是非常贤士的态度。这张专辑里面也有很多类似伏笔。因此用来做标题。

  新京报:那么你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许嵩:我在微博上写,“大千世界多的是想不通的事,多的是看不明白的人,多的是猜不透的心,不如不看,不如不猜,不如不想,不如吃茶去”。

  新京报:你这种有点遁世的想法是一直都有,还是因为后来成为歌手之后有压力,才发生的逃避心态。

  许嵩:其实这些都是生活带给你的,可能二十出头的时候,甚至还有说唱的歌曲,很年轻化,充满激情的。但是很多东西是一种注定,你不需要刻意做什么,命运会指引你,到那个时候你自然会喜欢这样的书,这样的音乐,接受这样的见解或教导,自然就成这样的人了。

  新京报:新专辑里面听到古筝、箫、马头琴,各种乐器,加入这些音色的想法是随机的,还是有意识尝试的?

  许嵩:都有。大部分其实是自己在脑子里已经想过,随机的时候比较少,就像作曲家贝多芬不可能随时带着一支交响乐团在身边,你们拉一下我听听效果。你需要在脑子里构筑那个音色的搭配,所以编曲的时候基本上是这样的状况,预先想好。然后在录音棚里,当你真的把演奏家请来的时候,是细节上的实验。比如说这一句旋律,是揉弦,或者什么样的指法,会做不同的尝试。这一句可能会弹十几二十遍,录完以后也不会当场判断,因为演奏家的时间也是很宝贵,我通常都是照单全收,拷贝下来,我回家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再去选择、比较。其实一首歌是非常庞大的工程,所以会有职业的录音师、混音师,专门做这件事,只不过现在我把这件事情给做了,所以这张专辑也是耗时挺久的。

  新京报:这个庞大的工程有没有大概的数字,有多少拷贝?花了多长时间去听?

  许嵩:从2013年年底到今年4月,将近半年时间,我几乎推掉了大部分事情,天天就在做这件事情。一首歌二百轨左右,录完带回来,十首歌两千轨,慢慢整理挑选。挑选完混音,40个乐器音色调整、融合、摆位,频率的均衡同样是庞大的工程。通常我习惯把音乐的部分完成再开始录唱。公司录音棚录自由度大,我想录多少轨,想录多少次就录多少次,一首歌两三个版本,隔了几天时间再去听前面的版本,挑出情绪最为贴切,细节我最为喜欢的版本。

  新京报:感觉你的词曲,包括乐器的使用,比较忆古,吸收好多古代词曲的元素,这些方面的知识积累你平时是怎么完成的?

  许嵩:这些来自于童年,是家人的引导,小时候天天唐诗宋词,我自己也喜欢这些东西,也因此信手拈来。但乐趣不在于它有多古代,其实我的作品也并非都是文言文写法,而文言文每个朝代又有很大的不同。文白的搀杂,怎么样既有古典的韵味跟词趣,又能结合现代人的语法跟思想、观念,这是比较重要的。因为你活在当下,并非古人。今天我写出一个平仄或者韵味再对,再工整,它不一定具有歌唱性。你做的是流行音乐,不是古代用来唱的词牌,在于古典民乐跟西洋的这些古典,爵士、吉他,包括弦乐的融合,符合我们现在的审美习惯跟视听感受。

  新京报:那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词牌,或者会常用到的节奏、起伏。

  许嵩:不会。我选用的主题基本上是没有重复的,比如《山水之间》写写隐居感受,山水之乐、田园之乐,《弹指一挥间》描述深沉的离愁别恨,《惊鸿一面》这首歌表达的是一对多年的夫妻不再是初恋的感觉,多年夫妻回味青葱往事互相的珍惜。再往前给搜狐写《半城烟沙》,是金庸的一个武侠游戏《天龙八部2》。金庸是新派武侠,他跟古龙又不一样,金庸总要跟时代结合,要把一部分真实的历史掺进去,国仇家恨,大金、大宋,有跟战争挂钩这种气势,这种历史的沧桑感要融入进去。虽然你要做的是一个打来夺去的很年轻化的游戏,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得有点技术含量。包括现在也是,我会希望给别人多一些惊喜,不说是提升,多一些惊喜。

  Vae官方论坛前世今生

  最初只是朋友圈的灌水天地

  2000年,那时候还是拨号上网,上网的人太多。我做了第一个网站,算是爱好,自己喜欢,也是自学。那个时候做网站的软件都很原始,是一些很老的东西,但对于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来说,觉得挺好玩的。同学也没有人在研究这些东西,高一的时候还取得了一些小成绩。18岁,2004年,我做了第一个正式的网站,是一个论坛。那时候还在流行BBS,现在Vae官方论坛的原型本是我身边的朋友,包括家乡合肥本地的朋友一个所谓灌水的小天地。又过了一年多,我开始在163888.net(2003年成立,供音乐人免费上传作品的网站,已关闭)发表歌曲。大二的时候,来论坛的人渐渐变成了我的歌迷。看到这个情况,我就把它交给歌迷会当时的管理员运作,任由他们自己去发展,更新维护。彼时,我大概一个月、半个月回去那边发帖子与大家交流一下。至今那里已经有一两百万会员,现在社区都在转型,但我还是会偶尔去看一下。更多的朋友去微博找我,包括在未来通过一些专属的APP,其实我觉得这只是一个载体,只要人在,音乐在做,你的向心力就会在,什么样的平台不重要。

  捕“粉丝”者说

  年轻人有判断力,不需讨好

  很多人觉得我的粉丝偏年轻化,其实他们现在没那么年轻,更年轻的可能会喜欢韩国偶像组合。两年时间的差别,我到海蝶做第一张专辑《苏格拉没有底》签售时,高中生是主要群体,还会有初中生。等到去年我们发行摄影随笔集《海上灵光》,签售会同样是来几千人,几乎都是大学生或者是上班族。大家跟你一样也成长了,或者说你的音乐已经没有那么吸引小朋友了,他们可能不理解山水之间,他们要的是更有朝气的舞曲。但你自己做不同的东西,就会感染到不同的人。重点是你是要讨好大部分人,还是你想要做自己,这是一个选择。不用刻意讨好什么。我觉得年轻人也有他自己的判断,你喜欢就张开双手拥抱,我很高兴。你不喜欢,微笑着说拜拜。而且做到第五张专辑,该体味过的滋味都体味过了,比如说第三张专辑卖得很好,取得了销量上的巨大成功,但它只是你音乐道路上的一个步骤,它真的给你带来什么吗?就还好。其实你需要的就是不断地往前走罢了。我当然记得小时候发生的事,我当然也可以写十七八岁的青葱感觉,但是我觉得醒了就不要装睡了,在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音乐,做什么样的事。

  成绩单

  数据提供:海蝶音乐 QQ音乐

  新浪微博粉丝近433万 QQ音乐艺人总排名第2 许嵩(Vae)官方论坛歌迷总数118.5万 《苏格拉没有底》总销量20万 《梦游记》首发七日销量高达12万 《不如吃茶去》首发三日全网试听2.5亿,截至目前3.8亿次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