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 《林间最后的小孩》 理查德·洛夫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4年9月 “有个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第一眼看到的东西,/他就成了它。”这是惠特曼的诗句,说的是人生初印象对孩子们的影响。理查德·洛夫在他的名著《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把这首诗作为题记,希望人们能把孩子还给自然,把自然还给孩子。 听上去不可思议,但构建孩子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日益电子化的今日。理查德·洛夫在书里两次引用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话:“我更喜欢在屋里玩,因为屋里才有电源插座!” 《林间最后的小孩》由自然之友组织编译,虽然主题重要,却影响不彰,这次推出增订新版,希望读者由此认识到洛夫的警告:我们身边正有越来越多的“自然缺失症儿童”。 |
|
|
【译文】 《穿越火焰》 卢·里德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 卢·里德是摇滚乐史上最重要的歌者之一,再过不久,就是他去世一周年的日子了。此时读到他的歌词集的中译本,感受到的,是与逝者同样逝去的,那段听着摇滚乐长大的青春吧。作为摇滚教父,卢·里德曾经豪言“Life was saved by rock &roll”,但最终我们发现,日子也还只是日子罢了,而卢·里德与地下丝绒乐队,也都正在成为历史。 |
|
|
《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 希梅内斯 漓江出版社 诺奖诗人希梅内斯的散文小集。希梅内斯的文字柔美而忧伤,《悲哀的咏叹调》、《小银和我》等名著莫不如此。《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稍稍不同,气质却相通。此书以西班牙语世界的作家、诗人、艺术家、学者为对象,对阿索林,毕加索,鲁文·达里奥等人进行文字素描——作者本人称之为抒情漫画。 |
|
|
【文学】 《老生》 贾平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 贾平凹的新长篇,以解读《山海经》的方式来推进历史。老作家写“老生”,面向的是生死,更是历史。书中的灵魂人物老生,是一个在葬礼上唱丧歌的职业歌者,他身在两界、长生不死,他超越了现世人生的局限,见证、记录了几代人的命运辗转和时代变迁。 |
|
|
《阅读ABC》 埃兹拉·庞德 译林出版社 2014年9月 何谓文学,如何读书?诗人陈东飙翻译了诗人庞德的这本导读式小书,但一句“文学是在可能的极致程度上充注了意义的语言”,又让这本小书不可避免地变得厚重起来。顺便推荐一下这整套“名家文学讲坛”丛书,庞德是这套书的第17本,这套小书在作家、诗人和批评家不同的言说中,让读者与文学的多样性相遇,也让读者思考文学价值的恒定特质。 |
|
|
【生活】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是生离死别还是不告而别,还是有预谋的离别?前卫艺术家苏菲·卡尔以亲身生活为样本,创作了这一关于痛苦的艺术作品。她在旅途中被男友抛弃,以此为节点,用244张照片和8万文字记录了分手前的92天与分手后的99天生活影像。最终,让疼痛结成了伤疤。 《痛》 苏菲·卡尔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 |
|
|
最近几年,提起新疆,人们很容易想到的不是她的美丽与好客,而是一桩桩的暴力事件,还有因此镌刻于人心的恐惧与危险感。但事实上,新疆又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那遍布北京的新疆小馆,就是最好的证明。很有可能,发展中的内地和相对欠发达的新疆,互相之间是缺少了一点点理解与沟通的,这本《我从新疆来》便可以为这沟通打开一扇小窗:它告诉读者的,不仅仅是新疆的美,还有新疆人的美与善。 《我从新疆来》 库尔班江·赛买提 著 中信出版社 2014年10月 |
|
|
【历史】 蒙森,历史学家,却是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大概是在中国读者最少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一了。读者少的原因之一,有可能是时间,《罗马史》第一卷是在1994年才翻译出版的,而现在的四五两卷又让读者等了20年——这时候离蒙森得奖都过去112年了……不过由此,也可以让读者对《罗马史》的散文风格,稍稍有所期待。 《罗马史》 蒙森 著 商务印书馆 2014年9月 |
|
|
在四卷本的《战后欧洲史》之外,托尼·朱特还有这本关于欧洲的小书,作者自称“本书既非随性之作,也远称不上历史著作”,但它要处理的问题却是巨大而现实的:欧盟的未来与欧洲统一的可能性。朱特自称非常希望欧洲能实现统一,但他同时认为,“真正统一的欧洲完全是不可能的”,作者最后呼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或重新认可民族国家。 《论欧洲》 托尼·朱特 著 中信出版社 2014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