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贝松执导《超体》票房登顶,内地转3D版本遭质疑;国产文艺片普遍低迷
|
2014年第43周,根据中国电影报数据,观影人次约1200万,票房4.3亿。《超体》以首周1.22亿夺得本周票房榜首;1.09亿的《银河护卫队》以微小差距退居亚军,累计票房5.37亿;第三名是同样首周上映的《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收获6600万;打破多项年度纪录的《心花路放》依旧票房坚挺,揽获6400多万,累计11.28亿;上映32天的《亲爱的》报收1100多万,累计3.38亿。
《超体》
转3D版只为捞金引争议
10月24日上映的《超体》,由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执导,他早期的作品《第五元素》、《这个杀手不太冷》、《碧海蓝天》等被国内观众熟知,具有较高知名度。这部联手在《复仇者联盟》中饰演“黑寡妇”的斯嘉丽·约翰逊打造的科幻电影,讲述的是居住在台北的年轻女子露西,在被植入化学品后产生身体机能变异,拥有了心灵感应、隔空移物、时空穿梭等特异功能,化身女超人复仇的故事。影片上映首周排片始终保持30%以上,首周三天票房分别为3580万、4520万及4100万,均为当天的单日票房冠军,目前全球吸金超4亿美元,成为吕克·贝松名下最卖座影片。据百老汇电影中心经理富伟建透露,自上映以来该片上座率超过70%,除了口碑良好的主创组合外,89分钟的片长使其极具排片优势,而票价方面,相较于普通好莱坞影片2D版的80元,3D版影片至少120元,高出近60%,预估“最终票房达到3亿肯定没问题”。
影片在全球范围内(含港台地区)公映均为2D格式,唯有中国内地是经过转制的3D版,算上今年早先上映的《超验骇客》、《极品飞车》和新版《机械战警》,“中国特供”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主任吴冠平教授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这完全是出于片方的商业收益考量,原因有两点:其一,现在的3D厅越来越多,2D、3D同时发行可以占领更多的票房空间;其二,转制3D成本较低,但3D票价比2D贵,从最后创造的票房来讲利润更高。但从观众角度来说,这些影片并没有“像《阿凡达》那样将3D技术和叙事有效结合,达到影片本体的突破。”
观察
国产文艺片遇冷也要乐观
周票房榜的前三名均被好莱坞影片占据,五名开外的是10月24日上映1050万的《不能说的夏天》、10月23日上映750万的《深夜前的五分钟》,以及同样上映以来十天分别报收392万和1017万的《蓝色骨头》、《等一个人咖啡》。文艺影片在内地的票房表现较为勉强,不复《白日焰火》、《归来》上映时1.02亿、2.91亿的风光情境。富伟建认为前者有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护身,后者有张艺谋的知名度保驾,对票房形成有利影响,而当前上映的文艺影片宣传力度较小,演员号召力不大,题材娱乐度不高,皆是导致票房失利的因素。
但吴冠平教授却对此现状相当乐观,因为随着近年银幕数的增多,以前只能在艺术院线放映的影片现在可以进入商业院线,“像《蓝色骨头》这样的片子,刚上映时排片率能达到6.4%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对于未来文艺影片的发展趋势,他提出两方面建议:首先,在创作上,内容应该更符合电影这种大众艺术的本身规律,跟观众建立更多情感共鸣;其次,在结束商业院线的放映后,可以进入艺术院线继续放映,“让愿意看这些电影的观众还能找到他们看电影的地方,不应该因为票房低而忽视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新京报记者 田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