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北京新闻·城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7:北京新闻·城事
下一篇

智障母女涉诉讼 法官助孩子入学

丈夫去世后婆婆起诉分割房产,法院断案得知母女生活困窘施援手,将长期关注女童学习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昨日,工作人员帮智障女孩小玲按手印以领补助金。
昨日,提及生活的艰辛,母亲泪流满面,智障女童小玲赶紧抱着妈妈安慰。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新京报讯 在通州法院法官的帮助下,昨日下午,10岁的智障儿童小玲(化名)拿到了8000元救助款并走进了通州区培智学校上学。小玲的父母都有智力残疾,父亲去世后,奶奶将母女俩告上法庭分割房产,虽然小玲和母亲分到两间平房,但生活仍然困窘,通州法院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帮母女申领救助金,一方面为孩子入学培智学校。

  智障母女被起诉分房

  “是残疾人那家吧?”小玲一家住在通州区漷县南丁庄村,村里几乎都知道她家的窘境,村民说前天还有个陌生的小伙子找到她家送了100元捐助款。

  据介绍,小玲的母亲从小有智力障碍,经人介绍,嫁给了南丁庄村患有抑郁症的男方。小玲降生后,也有轻微智障,如今10岁的孩子只能数到10以内的数字。

  小玲的舅舅张先生说,2009年,小玲的爷爷去世,留下了两处平房院,小玲一家三口住其中一个。但2013年,小玲的父亲又因病去世,小玲家只能靠低保和小玲母亲打扫垃圾的每个月300元度日。据法官介绍,小玲父亲葬礼刚办完,小玲母女就被奶奶告上了法院,要求分割房产。

  法官带孩子去学校面试

  “经我们调解,小玲母女没有被赶出来,分到了一个平房院中的两间房,但是仍然改变不了他们困难的现状。”通州法院少年庭法官于俊平介绍,小玲有智力残疾,无法跟上小学的学习进度,这家又难以承受特殊教育学校的经济压力,如果不能改变孩子的将来,给她一技之长,这个家庭将越发困窘。

  于是,在房产纠纷结案后,法官决定帮助母女俩申请救助。少年庭法官一方面通知小玲舅舅准备救助申请材料,一方面申报救助金,并向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申领到了8000元救助款。其间,少年庭庭长孙晓东和于俊平三次到通州区培智学校了解招生情况,协调小玲就学安置情况,并带领小玲通过了面试。

  昨天,小玲在法官的带领下领到了8000元救助款,并于下午赶到培智学校办理了入学手续。该校表示,小玲办理转学籍手续后可享受政府补贴,减轻家庭负担。通州法院表示将持续关注小玲家的情况,直到她16岁毕业顺利取得工作。

  ■ 探访

  房屋漏雨 姥爷用塑料布糊房顶

  在四周都是白墙、高院门的大瓦房间,小玲家的这处院子显得格外破旧,院里四处堆着垃圾,堂屋的灶台上也是黑黑的一层土,家里连个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只有漆黑的墙壁,而且每堵墙都掉了大半扇墙皮。除了放灶台的堂屋,这个大院里西处一间透风的屋子就是小玲母女的卧室。

  “屋顶漏雨,没钱,我只能爬上去拿塑料布糊上,我还有糖尿病,真是双腿抖着糊上去的。”提起女儿的窘境,小玲的姥爷满眼泪水。他说,女婿走后,婆家就再也没有管过这对母女,于是他和老伴几乎每天要从牛堡屯骑着自行车赶到南丁庄村来照顾。小玲母亲每个月拿600元低保并不能满足娘俩的生活开销,所以村里给小玲母亲安排了扫垃圾的活,每个月能多挣300元钱。

  虽有智力残疾,但小玲明白生活的不易,常帮着收拾屋子。提到生活,母亲哭得泣不成声,小玲在身边抱住母亲,给她擦眼泪。面对法官对学习上的提问,小玲很努力地想回答,但说不明白,想了很久,她说,“我学习不好,我想好好学习,养活我妈。”

  本组稿件采写 新京报记者 刘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