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书评周刊·海外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4:书评周刊·海外

莱温斯基高调“复出”,向网络暴力宣战

回眸:莱温斯基事件对美国政治的颠覆

2014年11月0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傲骨贤妻》被认为是对克林顿夫妇的映射。

  莱温斯基又回来了!2014年10月20日,41岁的她动作频频,先是开设推特账号,随后又在《福布斯》年会上发表演讲,说自己22岁时爱上克林顿,是被网络完全摧毁名誉的“零号病人”。此番举动自然引发美国各大媒体的关注。

  《华盛顿邮报》称最新获得的一份报告显示莱温斯基在斯塔尔调查中受到虐待,并刊发评论审视莱温斯基事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而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电视报道中现身的嘉宾是其高级法律分析师杰弗里·图宾,他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是莱温斯基事件的专家,曾在2000年出版畅销书《大阴谋:克林顿弹劾案真相》。这本书的中译本目前正在翻译中,本报约请了本书的译者王笑红根据书中的内容对莱温斯基进行重新解读。

  莱温斯基 只记得自己匮乏的幸运女孩

  图宾的另一重身份是《纽约客》专职作家,他总有能力把非虚构题材写成一个个精彩缜密的故事,凭借《誓言:奥巴马与最高法院》和《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而为中国读者熟知。在他看来,莱温斯基曾是个运气不错的姑娘。她在贝弗利山长大成人,父亲是小有成就的肿瘤学家,母亲则热衷于社交。按大多数美国人的标准来看,她过得相当不错:上昂贵的学校、读私人课程、拥有有影响力的朋友,还有足够多的钱可供买衣服和度假。但成名之后的莱温斯基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匮乏:父母离婚,一个坏男孩曾叫她“巨无霸”,她缺少“自信”。但在迷恋上美国总统之前,她唯一认真对待的兴趣就是减肥。

  在1995年11月15日前,克林顿和莱温斯基从来没有真正聊过,但她后来声称他们通过目光接触而“热烈地谈情说爱”。在政府停摆期间,490名白宫雇员中的90人休无薪假,于是不领薪水的实习生填补空缺。莱温斯基被分配到了幕僚长莱昂·帕内塔的办公室,与椭圆办公室仅隔一条走廊。她找准一个独处的机会,主动诱惑了总统。他们的亲密关系持续了一年多,这种关系不仅是欲望上的,也有情感的成分,他们交换着礼物和信件,克林顿曾送给她一本《草叶集》。

  但她与总统走得太近被白宫的同事觉察到,1996年4月,负责监督雇员行为的副幕僚长伊芙琳·利伯曼将莱温斯基调到了五角大楼公共关系办公室。伊芙琳的所作所为与《傲骨贤妻》中一直生怕州长犯生活作风错误的伊莱·戈德何其相像,当然,该剧被认为正是影射克林顿夫妇的。

  克林顿弹劾案 几乎每个人都想从出书上捞一笔

  恋爱中的莱温斯基将自己的秘密告诉了母亲、姨妈,还有包括新同事琳达·特里普在内的一帮闺蜜。她倾诉的对象特里普也曾是白宫雇员,热衷于打听和克林顿有绯闻的女人的私生活,筹划着写书揭发总统的丑闻。特里普给莱温斯基出谋划策,教她如何维持与克林顿的关系,甚至让她就与克林顿的见面做一个统计,分析其中的规律。但另一方面,特里普处心积虑地对两人的通话做了录音。

  在莱温斯基与克林顿交往之前及期间,总统被宝拉·琼斯案困扰。琼斯是阿肯色州工业发展委员会的雇员,在小石城的一次会议上负责做登记工作,据她说,1991年,时任州长的克林顿让州警把她带到酒店的一个房间,对她说:亲那儿。后来,州警将此事告诉了右翼杂志《美国观察者》。

  莱温斯基和琼斯都是在克林顿取得辉煌政治成就的时刻进入他的生活的,除此之外,她们身上还有很多共同点。她们是在差不多的年纪结识克林顿的(莫妮卡在22岁,宝拉在24岁),她们的性格也很像,都是有活力、外向、友好之人。她们都缺少天赋、学识、智慧、惊人的美貌、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及对政治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她们是那种容易到手的女孩。

  如果用克林顿丑闻这个词界定导致他被弹劾的事件,它包括三个相互交织的叙事。故事之一是琼斯案,主要发生在公众场合;第二个是肯尼思·斯塔尔的调查,主要发生在私人领域;第三个是总统与莫妮卡·莱温斯基的关系,完全是隐秘的。在正在发生之时,没有一个人了解全部三个叙事的细节,而它们是同时展开的。特里普主动联系了琼斯的律师,要求在琼斯案中作证,这导致总统与莱温斯基的关系在1998年1月曝光,三个叙事就此汇成一个惊天动地的戏剧。

  尽管克林顿弹劾案的确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但它起源于意外、巧合、命运加上离奇的性格,所涉及的人物在意识形态和气质上相距甚远,但都狭隘地追求自我利益。推动事件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法律体系对政治体系的颠覆和取代。19世纪30年代,托克维尔曾指出:“美国发生的所有政治问题,或早或晚,终将转化为法律问题。”事实上,迟至一个世纪后,这才变为现实。

  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媒体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和繁荣。记者和新闻业面对一个竞争性与日俱增的市场,给报道名人性生活找一个高尚的理由是可以理解的。不仅仅是给报纸、杂志和电视做报道的记者热衷于追逐丑闻,图书行业也滋养和利用了这种趋势。在《大阴谋》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从州警到特里普,几乎人人都想出书捞上一笔。

  ■ 链接

  希拉里的疑似回应

  在莫妮卡·莱温斯基复出一天后,美国前国务卿、下一届总统热门人选希拉里·克林顿在一次民主党的集会上呼吁,“不要给执迷不悟的共和党人投票”,并称共和党人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打压女性权利”。人们把她的这次发言看成是她对莱温斯基言论的回应。“如果女性权利被忽视、被人为地拉后腿,这对所有人的权利都是威胁”。希拉里说道。

  希拉里竞选 

  昔日表现为其加分

  十几年过去了,除了克林顿夫妇以外,弹劾案所涉及的人物都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图宾在接受政网(Politico)采访时说,莱温斯基应该过上自己的生活,一种相对正常的生活。她当初最大的心愿是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这是一种很合理的期望,但未能实现,非常可悲,当然也与她本人并未走出事件的阴影有关。他认为,相比政界人士,公众对整件事有更健全的理解,公众认为其中涉及许多糟糕的行为,但本质上仍是私人行为,而希拉里昔日的表现是给她加分的,因此,即便莱温斯基的复出再掀波澜,也只会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背景事实,而不会对希拉里的竞选之路有太大影响。

  和《誓言》、《九人》一样,《大阴谋》是一本兼具趣味和学识的书,在对克林顿弹劾案庖丁解牛的同时,旁逸斜出地交代了独立顾问法、反性骚扰法等法律的演化,而我们也不无惊奇地看到,书中少有的正面人物、琼斯案的主审法官苏珊·韦伯·怀特曾是克林顿在阿肯色州大学法学院教过的学生,女权主义者麦金农的事业也有法官父亲的助力。

  图宾把克林顿弹劾案称为戏剧,剧中人特里普就曾与莱温斯基说:“我觉得我们好像生活在约翰·格雷厄姆的小说中。”而在为本文找资料的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莱温斯基与扮演伊莱·戈德的苏格兰演员阿兰·卡明是相识多年的好朋友,想到他在《傲骨贤妻》第六季中终于获准解雇实习生劳伦时露出的那抹胜利微笑,那一刻,戏剧和现实奇特地交织在一起。

  本版撰文 新京报特约作者 王笑红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