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4:2014教育盘点·行业引领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4:2014教育盘点·行业引领

刘煜炎 最优质教育一定会在私立教育中涌现

2014年11月03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刘煜炎,康福外国语学校校长

刘煜炎认为,私立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均衡之后的一个有力补充。

  2008年,剑桥大学博士刘煜炎投资创立了康福外国语学校并担任校长,经过七年发展,如今的康福已经成为北京国际学校中的佼佼者,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而特色办学、优质办学,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国际化发展的人才,则是康福一直追求的目标。“教育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在于价值观的教育,我们要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学生。”在刘煜炎看来,教育改变了他的人生,而康福的教育也在改变着每一个学生的人生。

  “今年8月,康福外国语学校从原来的海淀校区搬到了现在的昌平校区,占地面积、校园环境、硬件设施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学校面积只有一万平米,只能容纳500多人,现在有六万平米,可以容纳2600多人。”谈到康福外国语学校今年的变化,校长刘煜炎首先提到了学校的搬迁,新的校园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今年开始,我们还开设了小学部,从而可以实现十二年一贯制的研究和探索。”

  今年,中国教育发生了很多引人注目的改革,如高考改革、实行就近入学等等,刘煜炎认为这些改革将产生积极影响。“新的高考制度有助于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优势发展,有利于他们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就近入学、学区制将有利于我国教育实现公平化、均衡化发展。私立教育则应该成为教育均衡之后的一个有力补充,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最优质教育一定会在私立教育中涌现,这对于中国的私立教育来讲是一个机会。”

  刘煜炎坦言,以前过多相信教师教学的作用,以为老师优秀、方法适当就能培养出优秀学生,现在发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本身就具有创造性,学生自发开展讨论、探究、批判就能找到正确答案,老师起到导演、组织者的作用即可。“过去想的是怎么把学生变得更聪明,现在想的是怎么让学生变得更智慧。而有德才能智慧,所以学生不仅要聪明,人格也要更优秀。”

  ■ 对话

  公办教育均衡发展为私立教育提供机会

  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新京报:今年9月,教育部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次高考改革取消了文理分科,你对此怎么评价?

  刘煜炎:21世纪中国的发展需要产业转型和升级换代,形成以创意、创新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而当前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我认为这次高考改革方案如果能够快速落实,将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有力促进我们的经济产业转型。这次取消文理科,推行语数外加三门自选科目的考试模式,我觉得是对美国和英国考试模式的借鉴,它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优势发展、专业发展和交叉发展,交叉发展最容易产生创新型人才。这次高考改革提倡学生按照兴趣、特长来进行个性化发展,这不应只是表象的追求,个性发展的背后应该有个人规划。在欧美国家,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个人成长规划。高考改革方案实行之后,学生应注意规划自我成长路径,达到规划目标。

  新京报:这次高考改革还提出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你认为是否合理?

  刘煜炎:我认为外语科目还可以提供更多考试机会,如四到六次,其他学科也可以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此外,外语考试不应当只是提供多次考试机会,还要注意考试内容可以多考察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而不要过多涉及语法等内容。

  私立教育要以特色立校

  新京报:今年国家还出台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就近免试入学,实行学区制,你怎么看这些政策?

  刘煜炎:我很赞同这项政策,2005年,我给时任总理温家宝写信就提到基础教育要均衡发展,现在实行这项政策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化、均衡化发展。这项政策出台后,有些家长不理解,认为这是限制人权。其实这并非限制人权,而恰恰是保障人权的制度,防止了资源无序流动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划分学区之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应该做到公平、有教无类。

  教育均衡的关键还在于校长和教师的流动,有了好的校长和老师,学校很快就能发展起来,关键是政府要创造条件吸引校长、教师去轮岗。

  新京报:这些政策对私立学校有何影响?

  刘煜炎: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政府提供的是公平教育、保障性教育,最优质的学校应该是私立学校。但由于政府政策倾向于公办教育等原因,目前私立学校的发展并不理想。现在公办教育均衡发展,对私立教育来说是机会,私立教育要以特色立校,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我们也希望政府有理念和决心,让市场来决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新京报:近两年国内低龄化留学的趋势日益明显,尤其出国读高中的人数有了大幅增加,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刘煜炎:我个人不赞成学生18岁以前去留学,因为18岁以前是学生民族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过早去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民族价值认同的根基得到错误的建构。而且学生过早出国留学,失去了和父母的良性互动,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长的过程就没有了。据我所知,一些孩子中学出国留学后并不快乐,且最终升学也没有比国内国际学校的学生好。

  思变

  今年在教育领域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变化就是高考制度的改革,这种改革是与我国的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我认为今年的高考改革将给中国教育带来非常深刻而积极的影响,人们应该体会这种变化背后的深意。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孔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