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5:封面报道

资深外交官吴建民谈“中国与APEC”,讲述中美关系“APEC缘”

吴建民:推动亚太发展中国更有发言权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10月31日,建国门外交公寓,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时隔13年,中国再次承办APEC会议,在资深外交官吴建民看来,13年间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从世界“边缘”走到世界中心。

  吴建民从事外交工作已近半个世纪,历任周恩来总理的翻译,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特命全权大使,以及中国驻法国大使等职,是中国最知名的外交官之一。如今,已经退休的吴建民仍在努力为中国外交发挥余热,中国与APEC,也一直没有离开他的视野。他日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东道主,中方为本次会议提出“三大突破”,这将很大程度上促进亚太地区的发展。

  中国为APEC带来什么?

  两“自贸区”是中国最大贡献

  新京报:作为资深外交官,时隔13年中国再次承办APEC,你觉得这期间中国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吴建民:2001年APEC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承办的最重要外交活动,我当时在法国,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访问法国,法国参议院议长彭斯莱见到胡锦涛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在上海举办的是21世纪的雅尔塔会议”,这个例子能很好说明2001年APEC会议有多重要。

  时隔13年再次举办APEC会议,在我看来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从世界的“边缘”走到了世界的中心,这13年之间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2001年中国GDP为1.32万亿美元,去年是9.24万亿美元。这样的变化除了我们自身的改革开放政策,还得益于我们身处亚洲,亚洲经过5个浪潮在崛起,一浪接一浪向前走,而中国也身处浪潮之间,这是亚洲国家相互促进的结果。

  新京报:作为东道主,中国为此次APEC会议贡献超过一半以上倡议,这是否体现出中国话语权在增强?

  吴建民:2001年,中国还处于逐步参与世界事务阶段,那时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比现在少多了。之后,我们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增多了,经济总量也在增加,如今我们才能提出这么多的倡议。

  新京报:你觉得中国为APEC发展做出的最突出贡献是什么?

  吴建民:有两个突出的例子,第一就是“10+1(东盟10国+中国)自贸区”,这是2000年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的10+1会议上提出的。经过一系列谈判准备,2010年“10+1自贸区”生效。这个自贸区带来巨大变化,2009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额为1782亿美元,2013年达到4436亿美元。

  第二个就是中日韩自贸区,年内要进行第6轮谈判,这个自贸区若谈成影响巨大,因为中日韩经济体量约为15万亿美元,人口超过15亿,虽然谈判过程受地区局势影响,但目前呈加速推进趋势。

  亚太经济合作现状如何?

  亚太经济发展不能搞排他集团

  新京报:亚太经济一体化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你如何看待TPP与APEC的关系?

  吴建民:TPP是在一定环境下形成的,美国2001年后忙于反恐,与此同时,亚太经济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美国这时发现中国与亚太关系发展很深,而它完全不在其中,美方TPP项目参与者曾对我表示,这对美国刺激很深,正因如此美国接手TPP。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是大势所趋,若搞一个排他性集团,特别是不包括中国的经济合作机制,这恐怕不能称其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另外,此次APEC会议有望实现的突破之一就是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这能使亚太地区各种贸易集团相互包容、相互开放,而非相互封闭。如果搞两个相互对立的经济集团,就会使双方受损。

  新京报:此次APEC会议,你认为中国作为东道主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吴建民:作为东道主,中国看到全球经济需要亚太地区的增长,所以将大家聚合在一起。再加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建议由中国来推动更有发言权。

  中方提出的建议若落实,将对地区发展带来很大促进,以带动基础设施发展的互联互通为例,我今年去印尼时,印尼人民协商会议主席对我说,中国有10万公里高速公路,印尼只有700公里。基础设施若是发展了,经济增长可想而知,我们作为东道主提出的这三条抓到点子上了。

  中美元首会晤意义何在?

  不仅中美需要,也是世界需要

  新京报:本届APEC会议另外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就是中美领导人的双边会晤,你如何看待这次会晤?

  吴建民:2013年“习奥会”达成重要共识,即不走两个大国一定走上对抗的老路,这个政治意愿很重要。我前不久刚去美国,一位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不赞同中美关系落入低点的说法,他认为美中关系基本上是好的,这和中方的意见一致。中美关系总体上的确在向前走,我1971年就赴美工作,那时中美贸易额是500万美元,去年则超过5200亿美元,这些增长的倍数就是共同利益的发展。

  向前走的同时,中美的确出现一些分歧,特别是美国重返亚太使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双方因南海、钓鱼岛等问题摩擦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总统访华有重要意义,这会对两国关系起到促进作用。中美都很重视这次访问,为这次访问做了很多准备,例如,双方高级官员频繁互访,这是不多见的。

  再加上目前国际形势出现很多问题:乌克兰危机、“伊斯兰国”等,中美如何合作应对是世界和平发展关键。我不久前会见了基辛格博士,他送我新书《世界秩序》,基辛格认为世界秩序美中是关键,两国要坐下来谈,以前谁会和中国谈世界秩序。因此,一次成功的访问不仅是中美双方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

  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发展一个亮点,首先,两国实现国防部长互访,今年美国防长哈格尔访华时,中美就建设新型两军关系达成共识。且中美之间演习也在不断增多,例如中国参加今年的环太平洋军演。过去中美一出现摩擦,首先受损的就是两军关系,但这一次不同。

  新京报:APEC期间其他一些双边会晤也引人关注,在国际会议期间的双边会晤有怎样的特点?

  吴建民:这种国际会议使很多国家领导人都聚在一起,这比安排专门访问一个国家容易和便利很多。能否在这种国际会议上安排双边会晤主要取决于双方的政治意愿,例如,1993年,当时一些情况不允许克林顿邀请江泽民主席访美,但美国是那年APEC的东道主,这就提供了便利,克林顿给江主席写了好几封信邀请他参加APEC会议并进行会晤。

  依法治国有何世界意义?

  依宪法执政符合国际惯例

  新京报:今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中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念,你如何看待未来中国的发展?

  吴建民:依法治国是中国走向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强调过,习近平主席提出“依宪法执政”符合国际惯例,在国际上反应很好。除了依法治国,中国今后的发展还要像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改革开放是关键,中国有今天离不开改革开放,中国的明天也离不开改革开放,沿着改革开放这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晓枫

  此次APEC会议有望实现的突破之一就是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这能使亚太地区各种贸易集团相互包容、相互开放,而非相互封闭。如果搞两个相互对立的经济集团,就会使双方受损。——吴建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