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温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温故

柏林墙 代价昂贵的“练习”

2014年11月0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柏林墙遗迹
《柏林1961:肯尼迪、赫鲁晓夫和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作者:〔美〕弗雷德里克·肯普 著
武凤君、汪小英 译
版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4年1月

  【史事】

  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1961年由前东德政府修建,一度隔断分属两德的东西柏林,使双方人员无法自由往来。柏林墙修建以来,不断有东德人试图翻墙进入西德,东德方面于是不断加固加宽墙体及附属地带,并重兵把守,对翻墙者实施包括枪击在内的各种拦阻,因此,柏林墙被视为德国分裂的象征,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数万东柏林市民涌入西德,柏林墙的多段墙体也在此过程中被拆毁,次年,东德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

  明天,是柏林墙开放25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柏林1961》这本讲述柏林墙修建的书,将带读者返回冷战时代的历史现场。

  对《柏林1961》的读者来说,本书开篇发生在东西柏林交界线上的坦克对峙俨然是一出大戏的序幕,一切刺激肾上腺素的因子都已齐备:富于战斗精神的年老指挥官,赌气般徐渐增加的坦克,盘旋的直升机,冒着夜雨围观的民众,乃至来自CBS的现场直播。但弗雷德里克·肯普的叙述恰恰把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当做了终点——危机并不创造其自身,它是一种结果;使危机获得整个舞台和触发点、乃至在未来有助于消解危机本身的一众要件,此前悉已齐备。

  而大部分参与危机制造的当事人,直到最后时刻仍陷于主观主义的“黑箱”(Black box),认定结果在自己掌握之中。

  四个疲惫不安的大人物构成了《柏林1961》的叙述主线:乌布利希专横精明,但他亲手接生和塑造的国家却是个易碎品;赫鲁晓夫时时以出位言行掩盖苏联在经济和核力量上的劣势,同时紧张于来自克里姆林宫内部的敌意;肯尼迪被他高远的目标、受限的手段和支离破碎的计划所折磨,并遭下属和敌人一同视为“弱鸡”;阿登纳拥有无可挑剔的履历,不过相对于时代似乎太老了。

  令人吃惊的是,以上缺陷非但没有削弱四巨头为危机发生推波助澜的能力,反而因为每一方都不惜以攻击性手段来达致保护弱点的防御性目标,使事态一步步演化为虚张声势的胆小鬼博弈(The game of chicken)。相对重要性最低、实力也最不济的东德,竟成为了局中行为最乖张、获益也最大者,令人大跌眼镜。

  在徐徐展开的路线图中,肯普揭露出一项残酷而荒诞的真实:尽管1961年10月27日晚发生在柏林的对峙几乎导致一场核大战,美苏领导人骨子里却都认为德国问题只是无关宏旨的插曲。赫鲁晓夫从一开始就把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当做总体的努力方向,但他面临国内权力斗争压力,对肯尼迪又怀有轻视,正好以小伙伴乌布利希喋喋不休的柏林问题为引子,开展其拉美国入局的讹诈外交。

  肯尼迪在基本假设上与赫氏并无二致,但他对莫斯科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不得要领,更视柏林问题为琐屑,一厢情愿要把话题引到自己更感兴趣的核控制和双边框架上。赫鲁晓夫的初衷是在挑衅中试探美国之于军事冲突尤其是核战争的底线以及反应机制,为一种以避免核战争为前提的两极关系定下基调,孰料对方根本不接招,莫斯科于是只能进不能退,终于触到全面冲突的边缘:这刚好是赫氏全无把握的。新手上路的肯尼迪则不甚熟悉以核力量实施威慑的套路,他单晓得核战争对双方都无好处,迟迟不肯借助核优势的后盾为苏联划出底线,加上遗忘了柏林问题之于美国对欧政策的基础地位,最终作茧自缚:美国无法再退,只好做玉石俱焚的打算。

  这场很大程度上起于相互误解的危机,当其达到高潮之际,其实已濒于收场——苏联做的是无本买卖,本来就没想过真要赤膊上阵,借柏林墙安抚完东德后,便虚晃一枪而收手。美国经过克雷将军那一番个人英雄主义示威,窥见了对手底气不足,加上肯尼迪多少认定柏林墙的筑起只是对西柏林尴尬地位的追认,而“与其要一场战争,宁可要一堵墙”,便也悄无声息地接受了现状。一年后赫鲁晓夫在古巴再度启衅,在柏林“练习”中积累了经验的肯尼迪以强硬有节的海上“隔离”作为回应,讹诈外交终于自食其果:这也是“冷战”期间两强最后一次处于核战争的边缘。

  然而1961年“练习”的代价已足够沉重,并且是由身临其境的柏林人来承担——一道有形的墙平地而起,上万家庭的命运就此急转直下;无论筑墙者、离散者与偷越者,精神上的阴影和伤害将永远无法消除。28年后又一个深夜,柏林墙轰然倒塌,但对那28年里因偷越长墙付出生命代价的200多人来说,“这美好的时光,你与我都不可能见到”(涅克拉索夫:《铁路》)。(文/刘怡)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