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2014健康盘点·行业纵深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2014健康盘点·行业纵深

社会办医,能否盘活医改?(2)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目前,部分民营医院在体贴式医疗服务上越来越专业。图/东方IC

  (上接B03版)

  每家社会资本办医,在实际开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不一样。美中宜和医疗集团市场部总监朱志凌认为,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支持社会办医的政策都很好,但难的是,这些政策在各部门之间的把握和衔接,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缺乏细则和一致标准。

  规划和标准来自经验。

  巨大的市场需求,让社会办医的经验积少成多。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统计,2013年,北京市新增39家医院中,34家为私立医院。2013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2-2015)》发布,床位配置标准每千人口5.5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床位配置的上限标准是每千人口4.5张,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床位配置下限标准为每千人口1张。

  “按照这个规划,很多地方的公立医院已经饱和了,但社会办医,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钟东波说,对社会办医,政府已不存在规划上的压制;审批后,(社会办医)能否办得成,办得好,主要看是否经得起市场考验。“接下来,政府要做的,是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 多点执业

  现状 公立医院医生仍觉得是“愿望”

  多年来,公立医院凭借行政力量,对有优质医疗资源的绝对垄断,对患者,对医护人员,都形成巨大的虹吸作用。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指出,民营医院多数仍小、散、乱,而限制其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缺人才。“民营医院的人才是哑铃型的,多是退休医生和刚毕业的医学生,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医生少。”言下之意,聚不起阶梯形的优秀医疗团队,民营医难撑“品牌”。

  离开工作24年的宣武医院,今年年初加盟北京宝岛妇产医院的谢峰,对此深有体会。“与三甲医院相比,这里的优势,是完全以病人为中心的体贴式医疗服务;老专家多,但缺少能独立在临床处理复杂病例的年轻医生。”

  “培养一个合格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需要数年时间甚至更长,对于一家新成立的私立医院,如果没有开放的医生多点执业政策,难以在短时间内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作为宝岛妇产医院的院长,余坚忍更深感在私立医院招揽人才的困难。因为种种限制,公立医院的在职医生,能够通过申请多点执业,来宝岛工作,还比较少。目前,在宝岛定期出诊的专家,多数是从公立医院退休或退休返聘的医生,“他们受政策和医院的束缚小”。

  作为2009年新医改的重要政策突破,“医生多点执业”试点,在鼓励社会办医,发展基层医疗卫生网络上,都曾被寄予厚望。

  然而,五年过去了,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进艰难,现行《执业医师法》对医生执业地点以及注册方式的限制等等原因,“多点执业”对于多数公立医院的医生来说,仍是“愿望”。

  隐因 “没时间”和“不同意”

  吴健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外科主任,肝胆病区主任。在这家顶尖的三甲医院,吴健雄工作了29年。

  对于多点执业,吴健雄说,“知名公立医院有一定资历的医生,都有多点执业的愿望”。但他同时觉得,“像我们这种单位,估计很少(有医生去多点执业);医院还有很多优势,病人很多,医生也基本没有多点执业的时间”。

  比“没时间”更让人纠结的,是院长“不同意”。谢峰说,在宣武医院时,如果能选择多点执业,她不会辞职。吴健雄则坦言,病人总是跟着医生跑,如果多点执业放开,名医定期到其他医院出诊、“主刀”,对公立医院的门诊量、手术量,都会有较大影响。

  按照现行法规,执业医师变更或增加执业地点,必须到相应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重新申请注册。在审核时,第一执业医院的书面同意,是必备要件。

  尽管目前,浙江、北京、深圳等地,都在陆续拟定出台新的“医生多点执业”办法,绕过公立医院的人事编制桎梏和院长“一言堂”,为医生自由多点执业“铺路”。

  但多数医生认为,地方新政能否落实,还有待观察。

  “很多医生虽然对公立医院一肚子怨气,但也舍不得离开,稳定的编制,养老保障,让很多医生对公立医院仍有很强的依赖性。”上海神经外科医生宋冬雷坦言,即使愿意走出来的医生,都希望到比现有情况更好的机构去,不能否认,目前绝大多数民营医院,无法做到比公立医院更好。“这也是不少医生在体制外转了一圈,又回到体制内的原因。”

  ■ 未来布局

  政策“松绑”有章可循

  今年10月,北京市政府接连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两个政策相互补充,“大力支持社会办医”、“鼓励符合资质的个人开办诊所”与压缩公立大医院普通门诊规模,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时间薪酬”聘用合同结合在一起,让医生多点执业的渠道更加透明;医生从“单位人”变成“职业人”,有章可循。

  作为两个《意见》的参与制定者和主要落实者,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明确,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布局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与此前“放开”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医生开办私人诊所等政策一脉相承,是希望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释放医护人员活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以“倒逼”公立医院改革,进而“盘活”医改。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回忆,曾有市领导对支持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医生开私人诊所的政策心存疑虑,问他“就不怕有一天公立医院的医生都走光了?”“我说我不怕。”方来英说,从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看,上世纪80年代,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之初,国有企业职工去的很少,大家看不清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前景,宁愿守着铁饭碗。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外资的高薪吸引了一大批国企职工,特别是中高级人才。但国有企业因此完全垮掉了吗?没有。到今天,形成了充分竞争、自由流动的人才市场态势。医疗、健康领域也会走上这样的轨道。在充分竞争的人才市场机制下,医生的薪酬水平会逐渐因他们拥有的专业技术价值而提高,反过来推动公立医院的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

  声音

  在充分竞争的人才市场机制下,医生的薪酬水平会逐渐因他们拥有的专业技术价值而提高,反过来推动公立医院的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

  (下转B05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