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先生对谈果壳网
| ||
|
主题词
科学祛魅 鲁白和饶毅、谢宇联合打造微信公众号《赛先生》,姬十三则创办果壳网,他们都致力于借助新媒体这种形式传递科学态度,宣传科普知识,阻止谣言传播,为公众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不同的平台,他们在努力使科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科学传媒
像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
果壳网创办至今已有四年,赛先生也已经办了好几个月,最初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要做这样的尝试?他们又如何看待科学传媒的现状?
鲁白:之前我被求是基金会邀请主持一场论坛,谈到科学共同体。转基因被妖魔化,导致很多科学家不愿站出来讲话,一说什么话就群起而攻之。但如果以科学共同体的名义,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科学问题,比如雾霾、食品安全、转基因,发出有共识的声音,就要比个人出来说话好得多。而科学共同体需要有个平台,就做了赛先生。
姬十三:果壳网都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大家可能有各自的科研背景,但又不想去做研究。国外有很好的科学媒体,但中国没有,我们就想能不能自己来做,新媒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式,让我们发现在科学和媒体之间,我们还能做很多的事情。
鲁白:整个科学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enterprise,这里面的核心是科学家,但还需要其他的东西,要有做科学支持的人,包括政府、基金会、社会组织,也包括科学传媒,赛先生和果壳网一样,填补了科学生态里比较薄弱的环节。
我曾经读罗宾库克的书,他做过医生,写过20多本science fiction(科幻小说)的书,美国很多这类高手作家在书中不会把科学知识写成科普、写成《十万个为什么》,而是写成了引人入胜的故事。
姬十三:已经进入文学范畴了。
鲁白:侦探小说可以引人入胜,科学也是一种探索,在科学的生态系统中,我们缺少用引人入胜的方式来传播科学知识的手段,所以做赛先生不是简单的科普,而是希望做一个科学传媒。
姬十三:纯科普或科学新闻报道这一块,果壳网已经做四年了,但这一块其实离商业还比较远,对我们来说更多是一个兴趣点,很多人问我怎么把科普当做商业去做,对我来说还没找到一个盈利的方式,科普产业化对我来说还太远,它将来应该成为一个产业吗?对我来说还是个问号。
鲁白:在国外有现成的模式吗?
姬十三:没有现成的模式。
鲁白:比如说Discovery Channel(探索频道)。
姬十三:它主要是靠版权,在全球范围卖,这在中国是蛮难的,并且在中国是否能拍出那样的东西?我觉得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纯文字类的科学媒体,在全球还没有一个成型的案例。
抵御谣言
放大专业的声音
两位都说了,赛先生和果壳网都希望借助新媒体这种新的形式更好地传播科学,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普及科学常识,或者提高公众抵抗谣言的能力?
姬十三:现在想通过一些文章就影响海量受众不太可能。比如赛先生现在做的是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人,果壳网可能做了很多工作去影响媒体,通过媒体把这些声音放大出去。在美国,谣言传播得就会比较少,因为所有的媒体人看到一件事情要做判断的时候,他会去征询科学共同体的声音,或者去征询专业科学记者的声音。
鲁白:你讲了一个很好的点。我们说媒体在报道和解读诺贝尔奖的时候,不会去找王石,也不会叫马云,而是一定去找领域内的人,但做转基因的报道时,有的媒体就会去找崔永元,或者找别人。
姬十三:或者找农民。
鲁白:这就不对了,而是要找比如做植物的,做农业的,找懂转基因的专业人士。我不是批评媒体,而是说媒体还没做到足够专业。一个科学问题比如埃博拉,美国的媒体不会去盯着哪里又死人了,不会单纯追求点击率,而是会找病毒专家、传染病专家、医生,了解他们怎么看,国内的媒体做法还不太一样。
姬十三:国内媒体有个习惯,就是要讲求平衡报道。比如转基因,国内的媒体也会去找科学家,或者也会采访农民,或者采访知名人士,然后在版面上把三方的声音放得同样大,但我觉得在科学报道上,恰恰是应该把科学共同体的声音放大,因为他足够专业。
鲁白:这个建议非常好。对于科学报道,为什么不去放大专业人士的声音,而是要追求平衡呢?
姬十三:果壳网有个产品叫科学人,有个专门的编辑团队,报道中国科学家顶级的科研成就,尽量采访到科学家本人,让他的想法原原本本地传递出来,另外我们还组建科学媒介中心,找一些对科学报道有共识的媒体,在热点事件出现的时候,让科学家的声音不失真地传递出去。我们有一套机制,替科学家对成稿中的表述或措辞去把关。
鲁白:这个太好了。清华的颜宁教授,解析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这在世界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当时采访的记者关注的是这个有什么用,比如治疗癌症,颜宁说也有关系,如果阻断这个结构,不让葡萄糖进去,就能把癌细胞饿死。当天晚上媒体报道一边倒,“饿死癌细胞”。可能她说的另外100句话都比这一句话精彩,但别人都在盯着这一句。颜宁教授很沮丧,她当天晚上在博客上澄清,因为科学界看到了这个会觉得她不严谨。
转基因论战
先影响网络大V
科学本身具有极为严谨的性质,但却总有一些争论延续到后来变得越来越不理性,比如这两年关于转基因的讨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姬十三:转基因的话题,在微博上也好,社交媒体上也好,我觉得已经无解了,鲁老师觉得应该怎么去解这个铃呢?
鲁白:转基因的问题演变到今天已经积重难返了。争论早期,首先科学家没有引起重视,另外没有一个科学共同体敢于站出来说话。政府也有责任,其实政府投了很多钱在做转基因水稻,现在钱投了,东西也做出来了,并且比别人做得好,但在现在的舆论压力下推不出来。
姬十三:这场争论如果刚发生,能有科学共同体出来就比较好办,但今天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就不仅是科学共同体了,需要更多人加入这个共同体来解决。
鲁白:所以现在我们想要做一个事情,通过求是基金会这样的组织或者科学界里比较有影响力的人,来影响一些公众人物,通过科学论证让这些有影响力的人起码不把转基因妖魔化,再通过他们做一些传播的工作。只是现在这个群体也不相信。
姬十三:让这个群体相信,现在也蛮难的。
鲁白:对,我有做企业老总的朋友送我吃的,都是先说没有转基因。
姬十三:其实之前针对转基因问题的解释做了很多。培养科学思考的能力应该是个很慢的过程,也许需要一代人接受系统的训练,接受科学思维的改变,再去慢慢影响更多人。
鲁白:现在已经不理性了。
姬十三:观察挺转反转两个阵营也会发现,挺转的基本是科学圈的人,反转的基本是科学圈以外的人,没法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所以通过影响偶像、网络大V这些有影响力的人,让他们站到科学共同体一边,可能还是个解决的办法。
科学氛围
“用投票代替说话”很可怕
鲁白曾在美国生活工作了20多年,姬十三曾做过科普作家,对国内科学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们眼中,美国的科学界和国内的科学界,在对待科学的问题上有什么区别?
鲁白:美国的很多科学家首先是为了兴趣,才选择做科学;国内的科学家,有不少是在追求科学带来的利益,有的科学家把影响因子的分数倒背如流,某某杂志多少分,分数够了就能评职称,所以在做文章的时候就想着发表了能得多少分。这种现象和我们国内科研领域的评价体系是有关系的。
姬十三:鲁老师你说过,科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看你也经常拿科学来和体育比较,但体育的好处是它很容易让公众体验得到,科学如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怎么能让公众快速地接触到呢?
鲁白:科学和体育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比如说有竞争性,但也有不同,比如说足球,球员倒勾把球踢进了,全场都会“啊”地惊叹,但科学只有在实验室里有了新发现,才只会有少数几个在场的人激动,公众没法体会到。所以我也期待一个大师的出现,像金庸那样,如果科学界的故事能像武侠小说那样去讲,那一定会引起公众的兴趣。
姬十三:前些年一个作者写了本书叫《量子物理史话》,他就把量子力学的历史完全用武侠小说的风格写了一遍,当时卖得非常好。
鲁白:国内科学家和西方科学家有一点不同,这和我们国家传统的“中庸文化”有关系。我在美国参加过很多次评审,我不会顾忌去批评谁的文章写得不好,因为大家都对事不对人。但在中国不一样,参加评审让大家来讨论这个人,没人讨论,要讨论都说这个人好,但一投票半数人的票都没过,他们用投票代替说话,这个文化很可怕。
关注诺奖
讲述背后的故事
前不久,2014年诺贝尔奖陆续揭晓,赛先生和果壳网都在持续关注,你们希望通过这种关注传达什么信息?
姬十三:对于公众来说,诺贝尔奖就像科学领域的奥运会,它是科学界展示给外界最大的品牌,这个时候我们去报道,有助于牵动公众关注科研领域的一些事。
鲁白:我觉得关注诺奖对公众来说有几个层次。其一,科学应该成为一种国家竞争力,就像足球一样,这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形象,老百姓需要看到;其二,我们希望用诺奖推动整个社会对科学的关心,所以赛先生在关注诺奖时,除了抢时效,更注重幕后的故事,比如化学奖得主之一的Betzig(埃里克·白兹格,美国科学家),他曾经是失业没有收入的一个人,他得奖的幕后故事就会引起大家的兴趣。不过,赛先生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也担心,会把崇尚科学变成“应试文化”,好像科学就是为了要得诺奖。
姬十三:就像我们在体育上是竞技强国,但在国民体育的层面还不行。
鲁白:对。在国内,任何事情能用分数衡量的时候,人们就特别在行。
姬十三:其实我有个疑问,自然科学类的奖项得到的关注可能不是很多。容易被大家理解的奖项,才更会被关注。
鲁白:在接收科学信息上,可能现代人从媒体上寻找更多的是一种“乐趣”,首先要有故事性,要有人物,所以赛先生在这一点上很重视诺奖背后的故事。科学发现经历了什么过程,背后的竞争是什么样的,有些东西是不是靠运气,这里面就有了娱乐性,会让老百姓(产生兴趣)。
★互评
鲁白老师是一位有趣而丰满的人,除了《赛先生》,希望鲁白老师能玩出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给大家。——姬十三
姬十三做果壳网,投身科学传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必须要有人对科学有激情,把科学传播当成事业来做,姬十三恰恰做了这件事,在新媒体时代探索了一个新的领域。——鲁白
新京报记者 贾鹏 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铁流
同题问答
1
2014年,你个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鲁白:我个人的最大变化是我现在大多数时间是在做自己喜欢而对社会有贡献的事,而不是别人要我做,或者我不得不做的事。
姬十三:越来越像个企业家了。
2
2014年,国家和社会层面你感受到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鲁白:1)改革向纵深发展;2)科学创新,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
姬十三:反腐。跟官员吃饭简单了。
3
你对国家未来最迫切的期待是什么,在你看来这种期待大概需要多久能实现?
鲁白:1)医疗改革取得实质性的成功;2)高科技产业得到大规模的发展;3)科学文化的振兴;社会文明的进步。
姬十三:希望出台政策,鼓励科研基金更多比例用于科普。实现可能需要5年左右吧。
4
如果幸福指数从一到十,你给现在的自己打几分,为什么?
鲁白:我现在生活得很有意义,很开心。我想我的幸福指数可以是8或9。
姬十三:7分。因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还可以做得更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