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地产之扉页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106:地产之扉页
下一篇

楼市重筑,善谋者成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2007年,手机霸主诺基亚CEO康培凯在谈到苹果的挑战时说,iPhone只是一款小众产品,成不了气候。谁料没几年,轰然倒下的却是诺基亚。

  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原本的行业巨人可能因为一步踏不上时代节拍就万劫不复。否则,拥有强大帝国的马化腾也不会后怕地说,如果没有微信,腾讯根本顶不住。

  身处时代浪潮中的楼市,不但无可避免,而且是大海风涛中最汹涌的一朵巨浪。因为,历史上再没有哪一个时点,像2014年这样,让楼市涌动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革新意愿。

  “教父”王石开始担心,下一个倒下的可能是万科。于是万科取经互联网、缔造合伙人制度,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变革之路;国资背景的绿地不再满足原有的方式,于是成功借壳,用混合所有制造就一场财富盛宴。

  王健林和马云在线上线下之争的赌约之后,一反之前的态度,牵手腾讯和百度大手笔玩起了电商,并将之视为日后核心板块之一。恒大疯狂地玩起了跨界模式,从矿泉水到农牧业,引起了剧烈的多空之辩……这样的例子,在2014年还有很多。

  楼市经过十多年野蛮生长之后,从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尤其在2014年,到了一个明显的分界点。

  这一年,楼市进入深度调整,多数二三四线城市库存过剩,一线城市陷入观望,于是,限购几乎土崩瓦解,信贷政策放松,弱市中一大批中小房企倒下,一切似乎都变了。

  这一年,购房者在观望中纠结,格局悄然生变。因为北京的购房者不但有公租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可供选择,还有大规模的自住型商品房可挑选。面对楼市周期与可供选择范围的增多,购房者们需要的不只是资金,还有敏锐的眼光与见识。

  如果说这之前,楼市是单线思维,住宅几乎是唯一的掘金利器;那么,楼市的下半场,就是多元思维、放射性思维,甚至需要爆炸性思维。仅仅做好本职的住宅是不够的,仅仅有速度和规模也是不够的。“枝叶”越伸越远的地产企业们,仅凭借住宅开发的思维惯性已经显得捉襟见肘。

  当行业巨头交叉竞争,身处传统行业的开发商们,还担心搅局者突如其来的出现,无论是开玩笑说“小米也做房地产”,还是真枪实弹杀入的险资,如安邦和生命人寿。“野蛮人”凭借天量的资金和实力,甚至可能以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重写游戏规则。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身处转型节点,唯有寻求突破与创新,才能保持发展的动力。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创新更多的是颠覆性的变革。

  眼光长远的领头房企们开始深度思考:如何从单一的住宅开发商,成为一个优秀的城市平配套服务商,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万科致力于构建“生态圈”,万达也渴望做商业伙伴的平台,而金融成为黏合剂,大数据和云服务等互联网手段共同交融,成就一个个新的平台。

  多元化发展,无可避免却又风险重重。面对隐隐而来的“天花板”,不管跨界跨行业甚至跨国并购,在群雄逐鹿的时代,无论是“斑马”还是“熊猫”,能成功觅食者即为强手。

  中国楼市这座高速发展的列车,仍旧搭乘着城镇化的快轨高速向前驶去。只不过,面对楼市巨变,面对岔路口,所有裹挟其中的因素与分子都要迎来变革,而唯有善谋者,才能谋定而后动,并判断如何转型,才会在波澜起伏的楼市大潮中屹立不倒。 □张学冬

  时局篇

  A特28 2003-2004年 启幕时代

  A特30 2005-2007年 飞涨时代

  A特32 2008-2009年 起伏时代

  A特34 2010-2013年 限购时代

  公司篇

  A特36 房企转型“变身”

  A特38 房企多元化触角

  A特40 万科

  A特42 万达

  A特44 恒大

  A特46 绿地

  A特48 融创

  A特50 世茂

  A特52 泰禾

  A特54 中信

  A特56 碧桂园

  A特58-A特70 区域篇

  A特72-A特104 项目篇

  出品:新京报房产事业部

  监制:张学冬

  主编:李欣悦

  编辑:陈哲婉 杨娟娟 袁秀丽 曾慧娟

  记者:张旭 袁晓澜 自曾晖 李捷 方王洋 陈禹铭 龚小锋

  美术编辑:鲁嘉

  制图:高俊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