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地产之公司篇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56:地产之公司篇

碧桂园 千亿之后 变与不变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碧桂园发轫于广东,伴随中国房地产快速发展,碧桂园也迅速走向全国,目前进驻超过100个城市。图为碧桂园位于广东顺德的新总部大楼。资料图片
一直以来,碧桂园重点布局二三线城市,擅长操盘郊区大盘,未来“二三四线城市仍然是碧桂园的主战场”。图/CFP

  这些年,规模扩张之后,万科、绿地等房企开始谋划转型,去年达到千亿销售额的碧桂园则强调“坚持主业不变,将住宅市场和刚需市场做到极致”。

  与房企投资方向转型相比,碧桂园近几年最大的变化则是公司内部。这一家家族化很浓的民营房企,正在淡化家族概念,引入房地产职业经理人,而这也正是碧桂园经过高速发展后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小城市大盘开发】

  碧桂园发轫于广东并迅速走向全国,目前进驻超过100个城市。2013年,碧桂园实现全年合约销售额106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上市房地产企业四强。

  一直以来,碧桂园重点布局二三线城市,擅长操盘郊区大盘。在碧桂园官网显示,碧桂园以“快速开发、快速销售”的营运模式著称。碧桂园一旦拿到土地使用权证,全部项目立即投入开发建设,并在3年内基本完成,实现薄利多销。

  这一模式背后依靠的是低价拿地,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大盘模式也面临挑战。

  2014年上半年,碧桂园毛利率为28.6%,同比下降5.3%。“在商业模式上,碧桂园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高周转、快开发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最多还能再有两三年的生命力,转型势在必行。”一位券商如此评价碧桂园大盘开发模式。

  实际上,土地价格上升,财务成本上升,毛利率下滑是房地产全行业面临的问题,房企转型也成为全行业问题。

  房企千亿规模之后,面对市场的调整,房企都在转型,有的在回归市场风险更小的一二线城市,有的在进行多元化发展,有的走轻资产模式。在谈及房企转型话题时,碧桂园战略发展部品牌总监林伟营对记者表示:“我们以后还是以房地产为主业”。

  而在今年业绩中期会议上,碧桂园总裁莫斌坦言:“主席和董事会商量后,大家的意见还是坚持主业不变。”他指出,碧桂园追求的目标是将住宅市场和刚需市场做到极致,因此没有再与主业无关的多元化方面做出安排。而对于未来的安排,碧桂园可能涉及产业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等多元化地产的转型。

  692亿

  2007年,碧桂园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持有70%股权的最大股东杨惠妍一跃成为内地新一代首富,身价约为692亿港元。

  【引进职业经理人】

  碧桂园由杨国强在1992年创办,发展到2007年,碧桂园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持有70%股权的最大股东杨惠妍一跃成为内地新一代首富,身价约为692亿港元。财富暴增的同时,也将碧桂园家族化运作的企业曝光在镁光灯下。

  上市后的两年,恰好遇上全球金融风暴,碧桂园遭遇业绩增长放缓、工程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年轻的女儿尚需历练,为了解决企业困局,2010年杨国强将中建五局的莫斌引入公司任总裁。短短一两年,强悍的莫斌已带领碧桂园走出困局。

  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房地产行业大幅增长的时期,碧桂园仅取得232亿合同销售额,但到2013年,该集团合同销售额以黑马姿态跳跃到1060亿元,实现了翻倍增长。

  家族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2013年碧桂园经历了全方位的调整。2013年5月,朱荣斌被委任为碧桂园联席总裁和执行董事,掌管拿地大权,吴建斌则于2014年4月加盟任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再加上在2010年从中建五局加入碧桂园任总裁的莫斌,“三斌”一起撑起调整之后的碧桂园。

  伴随着职业化进程,碧桂园内部的家族色彩逐渐淡化。目前,碧桂园的执行董事共有14人,元老席位下降,职业经理人席位明显上升。

  在一次公开场合,朱荣斌表示,这两年公司的变化很大,不光是规模上,还包括产品品质的改进、职业经理人的加入、营销方式的变革等改变了碧桂园。

  100个 

  碧桂园发轫于广东并迅速走向全国,目前进驻超过100个城市。2013年,碧桂园实现全年合约销售额1060亿元人民币。

  【海外扩张放缓】

  坚定住宅主业开发,将毛利润做上去,碧桂园也在苦练内功,对于布局也在进行调整。

  一直布局三四线城市的碧桂园终于进京,虽然是涞水九龙湾项目距离北京辖区数公里之遥。而在继续深耕刚需住宅市场的同时,碧桂园也在做减法,调整海外战略,将海外投资总投资额设定在10%的限额。

  面对不利的市场形势,与去年提出海外业务“五年内三分天下、十年内占半壁江山”的高姿态不同,今年以来,碧桂园主动调整海外战略。虽然去年超过千亿销售额,海外项目功不可没,然而受马航事件影响,马来西亚项目受到波及,海外投资风险也逐步显现出来。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没有新增一个海外项目。虽然去年销售70多亿元,但今年上半年马来西亚项目只取得了12.5亿元的销售业绩,澳大利亚悉尼项目销售9.8亿元。

  吴建斌坦言,虽然海外业务的毛利率预计能达到35%,高于国内,但由于地域问题,碧桂园的全产业链模式无法在海外复制,优势难以体现。出于财务安全和审慎发展的考虑,公司放慢了海外发展步伐。与万达、绿地高歌猛进海外地产不同,碧桂园做出尝试后,又将眼光重点关注国内市场的三四线城市。相比海外市场的蓝海,国内细分后的市场,碧桂园大盘开发的模式在三四线更具有竞争力。就如莫斌所说,碧桂园在三四线有品牌优势,有成熟的开发模式和丰富的开发经验,“二三四线城市仍然是碧桂园的主战场”。

  10%

  在继续深耕刚需住宅市场的同时,碧桂园也在做减法,调整海外战略,将海外投资总投资额设定在10%的限额。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袁晓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