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今年7月,47名维吾尔族医学专业学员结束在北京两年的求学生活,回到家乡新疆和田市。9月份,他们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在和田市的镇乡级卫生院和社区卫生院,担任最基层的全科医生,阿不力克木是他们其中的一位。
23岁的阿不力克木家住和田市中心,他分配所在单位是距和田约30公里远的和田县英阿瓦提乡卫生院,他必须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出发,才能按时上班。“大家并不在意迟到会受到处罚,但是决不能让病人拖着伤痛等着你。”他说这是维吾尔族文化里最基本的“善”。
每天除了接诊和例行查房,阿不力克木会到自己管理的床位,跟病人聊天,掌握病情变化,记录病理反应。如果遇到难题,他会向当年在北京临床实习的石景山医院的专家请教。北京的专家非常重视他们的请求,会非常详细的给他做病理分析和提出治疗方案。
在医院接诊的病人中有一些长年患病的老年患者,大都在家休养。阿布力克木会和同事轮流定期到这些患者家巡诊。不管在哪个村巡诊,村民都会热情的跟他们打招呼。会请他们坐在最尊贵客人的位置,把最好吃的水果和馕拿出来招待医生。“我们这里有最好的医患关系,善良的村民们都对医生充满敬意。”分管阿不力克木的科室主任阿布来提说,在和田,医生是最受尊敬的职业,维吾尔族人有深入人心的尊老爱幼,保护弱者的传统,医生不会忽略任何病人,医患之间异常融洽,极其信任。
阿不力克木现在的工资还是按补助发放,大概一个月一千多元。虽然当地房价只有一千多元每平米,但其日常消费水平与其他省市差不多,生活还是有些压力,“到明年3月我们这批学员编制才下来,到时按正常工资发放,一个月可以领到3000多元。”他说。阿不力克木现在很开心,能不断学到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阿不力克木以前在和田地区医院实习的时候,经常夜不归宿。父亲阿不来提不放心,几次悄悄到医院看他,每次都看儿子在手术台给主刀医生做助理。阿不力克木一直想做一名医术精湛的医生,当他如愿学医并有望开始自己的事业之后,不放过任何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经常工作起来就忘记了时间。
英阿瓦提乡卫生院现在的条件还十分艰苦,阿不力克木说,这里的一些基本医疗设施都很落后,X线机是用了多年的老式设备,特别不清楚,床位不足,连床单都紧缺。卫生院院长买图送告诉记者,和田地区为卫生院先后输送了多名经过京疆学院培训的年轻医生,他们对用药、设备使用非常规范,临床经验也比较丰富,而且视野开阔,通晓汉语,对外界知识的吸纳比较强,他们的到来给卫生院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现在阿不力克木跟父母、奶奶吐送古丽汗住在一起,80多岁的奶奶身体不好,一有不适,阿不力克木就会守在她身边,细致检查、开处方调理。最让他担心的是身患重病的父亲,阿不力克木说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将其治愈,他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他希望还有机会继续到北京学习,为父亲治病,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病痛,是他最大的心愿。
■ 新闻背景
2011年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了《新疆普通高校未就业本科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计划》。该计划将新疆2002-2011年沉积下来的大学毕业但仍未就业的人员送到19个对口支援省市属高校进行再培养。培养专业涉及教师、医生、社区管理等多个领域。北京的对口支援地州为和田,北京市六所院校共接收学员1500多名。其中824名学员在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接受培养。
□新京报首席记者 陈杰 摄影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