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助梦空间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2:助梦空间

地方戏进京“梨园奶奶”梦圆

安徽泗州戏81岁老戏骨李宝凤携剧团成功义演,数百观众为老人善举叫好,迟迟不愿离场

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10月31日,安徽81岁梨园奶奶李宝凤与弟子在台上演出泗州戏《贫女泪》。当天,李宝凤带着自己的16名弟子登上了东城区第一文化馆的舞台。
10月31日,东城区第一文化馆,李宝凤上台领证书情绪激动。
10月31日,东城区第一文化馆,在后台化装准备上场表演的演员。

  梨园奶奶李宝凤来北京唱戏的梦想,实现了!在新京报及公益组织的努力下,10月31日及11月1日,李宝凤带着他的公益剧团人员,圆梦北京舞台。

  57年前,李宝凤曾作为安徽戏曲代表团代表,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接见。如今,地方戏风光不再,老人希望通过进京义演来呼吁社会对地方戏曲的传承和保护。

  新京报今年8月号新公益月刊刊发了梨园奶奶想进京唱台泗州戏的心愿。为促成老人心愿实现,新京报进行了持续报道,并联合公益组织在网上筹款,仅4天就筹足项目款3万元。

  两场义演

  梨园奶奶亮嗓道谢

  婉转悠扬的拉魂腔,从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嗓子里传出,掌声雷动。10月31日,在北京东城区第一文化馆舞台上,81岁的泗州戏“四大名旦”李宝凤一亮嗓,便征服了全场近300名观众。

  这是时隔57年,李宝凤来北京的第二场演出。

  “感谢所有捐款人,圆了我这个老太太的梦,谢谢大家”,东城区第一文化馆舞台上,李宝凤眼眶湿润,向观众讲述这次进京的不易。之后,她除了唱一段选段来答谢北京观众外,还组织她的十多名剧团演员演了一场泗州戏《贫女泪》。

  首场演出后,剧团的两名泗州戏演员在全场观众的见证下,认李宝凤为恩师。“我一辈子不收徒弟,但地方戏需要传承,这俩孩子,我收下了。”

  11月1日下午,朝阳区垡头地区文化中心,泗州戏《三女拜寿》感动全场,经不住主持人简单的介绍,老人再次泪洒舞台,“我没有别的回报,我只有演好泗州戏,谢谢大家了,泗州戏需要传承,需要大家关注”。

  演出结束

  观众迟迟不离席

  10月31日下午5时30分,东城区第一文化馆,李宝凤一行的首场泗州戏公益演出虽已结束,观众们却迟迟不愿离场。11月1日下午,第二场演出谢幕,20多分钟里,仍无观众离场。

  现场,梨园奶奶如同“大明星”,被观众簇拥着,纷纷合影留念。李宝凤始终保持微笑,一一满足观众的需求。

  北京一文化公司担任总监的杨珏女士带母亲去垡头地区文化中心看演出,杨珏称,她从新京报报道中得知安徽李奶奶来京圆梦的消息,特别激动,带着母亲来听戏。“老人家说话朴实,很有精气神,我和母亲被感动得稀里哗啦,散场后,我和母亲走上台,想向老奶奶塞200元‘门票钱’,老奶奶不要,说这是公益义演,一分钱不能收。”

  爱好地方戏曲文化的康先生连连感叹称,这是他在北京看到的最温情的一次地方戏演出,“舞台虽然简陋,但老奶奶对艺术的热爱感染着每一个人……连81岁的老人都能实现梦想,我们也不能轻言放弃。”

  影响持续

  多地发出巡演邀请

  李宝凤老奶奶圆梦行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北京、上海等多地期望老奶奶能够巡演。

  11月1日,朝阳区文化馆副馆长张馨元称,期望老奶奶能再次为朝阳区所辖社区居民献上一台泗州戏,“很为老人家对‘非遗’的热爱感动,期望她对地方文化的热爱能感染更多人,大家一起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

  上海一家剧团则致电新京报记者,“在老奶奶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希望能促成梨园奶奶在上海的义演。”宁波大学一靳姓管理人员则期望梨园奶奶能为大学生做一次泗州戏演出。

  针对北京、上海等多地的邀请,梨园奶奶李宝凤的孙子吕咸蔚称,感谢大家对奶奶及泗州戏的关注,“奶奶北京演出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作为晚辈,我们只期望她能安度晚年。”

  但梨园奶奶对新京报记者称,北京的梦想圆了,她又有新的梦想,“期望这次演出能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关注……很想拥有一台大篷车,和演员们一起开开心心下乡演戏。”

  ■ 回顾

  ●8月12日

  新京报以《我梦想来北京唱台地方戏》为题,率先报道安徽81岁老太李宝凤的心愿。

  ●8月13日-10月14日

  新京报联合公益组织和公益、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及志愿者一起,在腾讯募款平台为老人募款3万元(含路费住宿费),以保障老人及其公益剧团来京演出开支。

  ●10月14日-10月29日

  新京报联合公益组织及志愿者为梨园奶奶找到免费演出场地——东城区第一文化馆和朝阳区垡头地区文化中心。

  ●10月30日

  李宝凤及其公益团队抵京。

  ●10月31日-11月1日

  梨园奶奶演出团队演出泗州戏《贫女泪》和《三女拜寿》。

  ●11月3日

  梨园奶奶带剧团回安徽。

  ■ 微评

  面对她(李宝凤),我一方面是感动,而另一方面是感慨,感动,能拯救一个地方戏吗?

  众人帮忙,老人可以到北京演一次(地方戏),但是这更像是一次帮老人实现心愿的爱心行为,她所代表的地方戏能否起死回生,我一点都不乐观,这样境遇的地方艺术多着呢,有的快消失了,但是其中有太多的又不该让它消失,但该如何挽留它们呢,恐怕不是一次两次众筹能解决的。

  ——白岩松点评(央视新闻周刊)

  李宝凤女士为振兴地方戏执着地追求,他(她)们耄耋之年,不图名利,在我们感到无比尊敬的同时,期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做些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网友桃花潭

  3万块钱挽救不了地方戏,显然是杯水车薪,这杯水灌溉不了干涸的大地,但至少可以灌溉一株小苗,这株“小苗”可能被孩子、年轻人、老人发现,有关注就有力量,就可能引来更多的水源……地方戏也是一样,每一个人的微小努力会凝聚成强大的力量,让我们一起支持梨园奶奶吧,为地方戏的传承和保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网友笨笨人

  一群八零后的年轻人,努力帮另一个“资深八零后”(81岁老奶奶),这让我感到无比温情,他们圆了老奶奶的梦想,相信整个过程是快乐的,这种快乐会传递给更多的人。

  ——杨珏

  采写/新京报记者 申志民 摄影/新京报记者高玮 周岗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