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健康生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1:健康生活
下一篇

年底减压催眠有术

●催眠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但并非人人适合 ●神经症、应激性障碍等适合催眠治疗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为保证良好的疗效,催眠治疗频率要比其他心理治疗更密集。
图/CFP
图/东方IC

  年底将至,各种年终考核指标让职场人“压力山大”,催眠疗法也在一些职场人群中悄然流行,一些催眠治疗声称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改善睡眠及调节情绪、缓解亚健康症状等,事实如何?精神科专家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催眠治疗其实是心理治疗方法的一种,正规的催眠治疗的确具有释放压力、改善睡眠的功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催眠治疗也有一系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而且从临床来看,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

  ■ 概念厘清

  催眠治疗是种心理疗法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潘成英介绍,催眠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即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将病人导入到一种特殊意识状态,即催眠状态。在此状态下,病人的暗示性增强,催眠治疗师将不断地暗示,让病人体验到一系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涉及感知觉、认知和行为等方面,通过这些变化可使病人达到减轻或消除症状的作用,医学术语称之为“催眠术”,“举例来说,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催眠在治疗强迫症及患者在并未发生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总感觉某些部位的疼痛时,通过暗示消除症状是比较简单的,但就消除产生这些症状的心理动力来说,这完全是一个心理治疗的过程。”但催眠术将人催眠并非一定是为了心理治疗,也有一些催眠术被用作舞台表演等,这样的催眠术与临床中的催眠治疗在方法、途径等方面均存在区别。

  对于有些机构宣称的催眠可以寻找前世今生的说法,潘成英表示,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国内,这种说法都属于非主流观点。

  催眠成部分人“秘密武器”

  根据福布斯中文网报道,催眠已经成为很多富有人群的秘密武器,有很多名人——首席执行官和生产企业主管都使用催眠法。“佐治亚州萨瓦纳的催眠大师steve G.Jone博士介绍说,他对高管、演员、董事和企业家的收费为每两小时疗程25,000美元,”“这是很多非常成功、非常富有的人物的秘密武器。”

  其实不仅仅是在富有人群中,催眠离普通人群也并不遥远,网络中各种催眠音乐、催眠软件、所谓的自我催眠教程等多种多样,一般都宣称可以帮助改善睡眠及治疗某些疾病等,更有甚者宣称可以寻找前世今生。

  并非每个人都能被催眠,需进行感受性测试

  至于是否所有人都能够被催眠,潘成英解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能否容易被催眠,与个人接受暗示的敏感度有关。患者进行催眠前需进行催眠感受性测试,其中包括十项内容的测试,根据患者的表现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可以作为一种提示,如果得分低于4分,意味着催眠感受度低,不易进入催眠状态,5-7分为中度感受,8分以上为高暗示性,得分越高,意味着人们相对更容易接受暗示从而被催眠。“但这个评分结果也不是绝对性的,我也碰到过评分低于4分的患者被成功催眠的情况。”另外,即便患者曾经接受过催眠治疗,再次接受治疗前,也应进行感受度评估。

  偏执型人格障碍等不适合催眠治疗

  潘成英告诉新京报记者,催眠治疗本身也有适应症与禁忌症,其中,催眠治疗对成人适应症主要包括癔症、各种神经症(焦虑障碍、恐怖障碍、强迫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恶劣心境、应激性障碍、睡眠障碍及进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某些心身疾病等,对儿童青少年适应症主要包括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如焦虑、抑郁、厌学、咬指甲、遗尿、学习困难、遗忘等)。有些情况并不适合催眠治疗,包括精神病急性期、偏执性人格障碍、具有明显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严重抑郁症、脑器质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等)、过度兴奋、不合作的患者等。潘成英告诉记者,目前催眠治疗对象多为疑难杂症及患病时间长、经药物和其他心理治疗效果差的患者。

  可缓解压力、改善睡眠

  对于一些人通过催眠释放压力、改善睡眠等的诉求,潘成英介绍,这是催眠治疗中比较简单的部分,通过催眠的确可以起到释放压力、改善睡眠的作用,催眠治疗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探讨失眠的心理动力并帮助患者培养健康的行为方式及人格等。为保证良好的疗效,催眠治疗频率要比其他心理治疗更密集,有的患者需要每周1-3次治疗。

  对于改善睡眠的功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睡眠门诊医生表示,其实很多方法都有助于改善睡眠,催眠疗法对于比较严重的睡眠不良有一定效果,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很多其他方法也有一定效果,如尽量营造适合睡眠的卧室环境,仅将卧室视作睡觉的地方,一些无关的事物尽量不要放在卧室,另外,调节好卧室温度及睡眠时关窗、拉窗帘等都有助于改善睡眠情况。

  ■ 热点问答

  催眠过程中不会完全失去意识

  Q:患者在被催眠的过程中是否如影视作品中所表现,完全听从医生暗示,失去自主意识?

  潘成英:真正的催眠没有那么神,很多影视作品、舞台表演中会出现类似的场景,但都有夸张的成分,催眠状态下,病人的确能自动遵循催眠者的一些暗示,如暗示患者做抬手等动作,这些无害的行为患者一般都会听从引导,但并非完全失去意识,而且人在催眠状态下,潜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非常强的,一旦有人要求你做违背个人意愿的事情,很快就能从催眠状态下清醒过来。

  另一方面,催眠过程中包括浅睡眠与深睡眠期,医生在现实中催眠治疗患者时,往往只将患者导入浅催眠状态,此时患者暗示性增高,但并非完全失去意识,在此基础上医生借助各种心理治疗手段,可以达到消除症状、完善人格的目的。

  对于催眠过程中的感受,人们的自身感受差别也非常大,根据国外网站的报道,有些人在接受催眠治疗的过程中非常放松、舒适,有些人则感觉与平时睡觉没有太大差别。

  建议由精神科医生操作

  Q:实施催眠的人应该有何资质吗?

  潘成英:鉴于要对患者的催眠感受度进行评估,我认为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医学背景,临床中催眠治疗一般建议由精神科医生进行操作。另外,催眠并不是简单地说几句话去引导患者,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过程,医生的语气、节奏、语态及周围的环境、光线等都会影响催眠治疗。就治疗环境而言,催眠室要求在10平方米左右,一般治疗过程中会关窗、拉窗帘,保持环境相对安静,我们认为相对暗一些的光线能够让患者更快进入催眠状态,光线过于明亮或环境嘈杂有时会引起患者紧张,产生不安全感。我个人认为《催眠大师》中特别宽敞的环境并不合适,空间有些过大,而且催眠过程中能够听到女主角高跟鞋的“嗒嗒”的声音,这些场景都不特别合适。

  ■ 国外视野

  催眠可能有助戒烟

  据FOX 6 news 报道,对于那些有瘦身或戒烟需求的人来说,催眠是否有效?

  一位名为Ed Martin的心理治疗师表示,他曾一天吸3包烟,为戒烟接受了心理学家的建议进行催眠治疗,在治疗第一阶段便成功戒烟。至于其中的原理,Ed Martin认为,“生活中的习惯、行为等,都是习得的,我们会从自身所经历的事情中习得经验,下意识地学习并将其作为一种自觉行为。”Ed Martin认为,通过催眠可以接触到人的下意识并做出改变,他认为,关键在于找出患者行为的心理动力,并破坏两者之间的联系。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